臺積電是我國第一的晶圓代工廠,2020年臺積電總營收1.34億新臺幣,位列行業第一。而除臺積電之外,我國還有一代工巨頭值得關注,它便是聯電。
據拓墣產業研究院在12月7日發布的排名,2020年第四季度,聯電的營收預計為15.69億美元,成功超越格芯,躋身業界第三。
而據聯電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營收超出預期,為452.96億港元(約合16億美元)。聯電成功贏得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的地位。
2020年,聯電總營收1768.21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408億元,創下了新高。
同一直在追逐最領先制程的臺積電、三星不同,在2018年7月份,便停止了對10nm及更先進制程的研究,將發展重點放在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
因為,一旦聯電新技術落后,訂單便會落入其他代工廠口袋中,其將無利可圖。而且,新技術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無疑會拖垮公司。
所以,聯電將發展目光放在了成熟制程上。不過,聯電并沒有因此而止步不前,聯電聚焦新的特殊制程工藝,不斷提高28nm產品線的內容豐富性,并增強產能利用率,增加市占比。
2020年,8英寸晶圓代工需求量大幅提升。據悉,5G手機電源管理IC用量高出30%到40%,同時筆電對MOSFET、電源管理IC的使用量也提升20%到30%。
在這樣的情況下,聯電的驅動IC、電源管理IC、RF射頻、IoT應用等代工訂單持續增長。
聯電8英寸產能持續處于滿載狀態,并且聯電還進行了漲價。同時,聯電28nm制程持續完成客戶設計訂單。最終,聯電營收實現明顯增長。
同時,聯電背靠豐富的客戶資源,推動營收增長。德州儀器、索尼等巨頭,在2020年給聯電的下單量明顯提升。
而且,聯電在1996年時還對IC設計部分進行了拆分,獨立出多家IC設計巨頭,如智原科技、聯發科等。這些企業多成為聯電的重要客戶,保證了聯電的訂單量。
并且,聯發科等IC設計廠商,在2020年也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業績持續增長。這也促進了聯電業績的增長,令人矚目。
最終,聯電實現了對美國格芯的超越,成功奪得格芯長久以來行業第三的位置。
聯電總經理簡山杰對2021年第一季度有不錯的展望,他表示,未來聯電運營將一年比一年好。
責任編輯:tzh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83瀏覽量
176224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5瀏覽量
181334 -
聯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3瀏覽量
62502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7瀏覽量
1283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季度全球芯片代工市場:臺積電第一,中芯國際營收破20億美元
![<b class='flag-5'>三</b>季度<b class='flag-5'>全球</b>芯片代工市場:臺積<b class='flag-5'>電</b>第一,中<b class='flag-5'>芯</b>國際營收破20億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C4/wKgZoWcx2QqAGHiHAAFlb6zwgPM896.jpg)
高燃回顧|第三屆OpenHarmony技術大會精彩瞬間
SK海力士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2024年Q2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格局:中芯國際穩居第三
晶圓出貨量增長!臺積電Q2營收飆漲,四大芯片代工廠財報有何亮點?
![晶圓出貨量增長!臺積<b class='flag-5'>電</b>Q2營收飆漲,四大芯片代工廠財報有何亮點?](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93/wKgZoma8gAmAZ35YAAB7mjRkn4I593.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