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AI是否會濫用我們的隱私和個人數據?

姚小熊27 ? 來源:人工智能實驗室 ? 作者:人工智能實驗室 ? 2021-01-12 10:49 ? 次閱讀

我們知道,AI已經在繪畫和音樂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美國認知科學家侯世達,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來討論AI的作曲,他說,“一旦音樂最終不可避免地被歸約為語法模式,那會是非常黑暗的一天?!?/p>

但這種發展是難以避免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寫出類似巴赫和肖邦的作品,而且作曲的速度比人類作曲家要快得多。以現有的趨勢來類推,也許未來有一天,內容創作領域將會被AI占據。少數幾個IT企業,會以人類遠不能及的速度生產出大量內容,占滿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

當小說、音樂之類的內容可以用AI大量生產的時候,顯然會導致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幅度降低。這會讓這些領域的創作者們難以維持生計,不得不離開這個行業。那些留在這個行業的人,也只能大量生產粗制濫造的內容,以量取勝而非精雕細琢;因為只有以這種方式,才能在和AI的競爭中勉強獲得足以糊口的報酬。這會進一步導致信息過剩,破壞創作的生態環境。

那么在法律上,將如何看待這種狀況呢?比如,AI創作的內容,知識產權應該歸誰?是這個AI的使用者嗎?還是AI的開發者?又或者,AI生產的內容不應該受知識產權保護呢?這個問題,將會決定我們未來所接觸到的精神產品,會具有怎樣的品味和質量。

上世紀70到90年代,就有一些對這個問題的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和日本都認為,如果是人類以電腦為工具生產的內容,比方說你現在聽到的這篇聽書稿,是我在電腦上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那么它就可以看成是著作,享有著作權。但如果人的作用只是按下一個按鈕,剩下的工作都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的,那么則不算著作。而英國在1998年修改了著作權法,認定后一種情況也可以屬于著作。也就是說,對計算機創作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仍然存在爭議。

這是因為,在擬訂著作權法時,沒有考慮過某個企業會壟斷數百萬種作品的情況,這是在AI出現后才會出現的新的可能性。按照目前的法律,AI生產的作品很可能不受保護。這對于我這樣的內容創作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也許你覺得知識產權問題和自己的關系不大,但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必定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那就是AI網絡化對個人隱私的掌控。比如,你將來很可能會購買一個擁有人工智能的家用機器人,它會收集你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節;當你在網上購物或者使用社交網絡時,人工智能推薦系統會分析你的偏好,并且掌握那些甚至連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個人傾向。這些隱私和個人數據本來只屬于你自己,但是在AI面前,你的一切都將無所遁形。

在上世紀末就有研究者提出,應該將隱私保護放在系統設計的各個環節,最大程度地尊重使用者的隱私。2016年,歐盟確立了一般數據保護規則,要求信息系統在設計階段和初始設定中加入數據保護,讓個人隱私僅可以被使用者個人查詢。但是總的來說,直到今天,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技術,并沒有獲得足夠重視,如果我們想保護隱私,那只能在生活中時刻注意。

而個人數據方面所面臨的問題,甚至比隱私還要大。谷歌曾經開發過一種眼鏡,會持續拍攝面前的景象,并且在網絡上查詢相關信息。這個項目最后被關閉了,但是,市場上還有各種各樣帶攝像頭的眼鏡,而且,我們還時刻處于監控攝像頭、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的攝錄畫面中。這些個人信息沒有經過我們的允許就被收集起來,而它們是否會被濫用,我們并不知道。

今天的互聯網巨頭們,都掌握了大量用戶的個人數據,并且將這些數據作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比方說,已經有電子商務企業開始嘗試新的AI定價機制,當判斷你對商品的價格不太在意時,就會給你正在瀏覽的商品顯示較高的價格。這顯然是一種歧視。這應該歸結為企業對個人數據的使用范疇,而這個領域,目前還處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日本在2013年修正了《個人信息保護法》,來應對這些不確定的問題。在修正后的法律中,制定規則來強化個人信息保護,要求企業履行盡可能消除客戶個人數據的義務,并規定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提供數據。這些規定,是為保護個人數據安全采取的措施。但是,類似的規定,要得到國際社會的統一認可,成為所有企業的行事標準,成為每個互聯網和AI用戶的基本守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YY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31536

    瀏覽量

    27035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

    文章

    47683

    瀏覽量

    24031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書籍評測活動NO.55】AI Agent應用與項目實戰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主人公早晨剛剛醒來,打開手機后,它的智能助理——AI Agent已經為他整理了今天的日程、分析了昨晚的睡眠數據,并根據他的情況推薦了早餐菜單,并且還根據他設定
    發表于 01-13 11:04

    NVIDIA推出個人AI超級計算機Project DIGITS

    NVIDIA 推出個人 AI 超級計算機 NVIDIA Project DIGITS,全球的 AI 研究員、數據科學家和學生都可獲取 NVIDIA Grace Blackwell 平臺
    的頭像 發表于 01-08 11:03 ?356次閱讀

    意大利監管機構警告Gedi勿與OpenAI共享數據

    。 具體而言,GPDP在11月29日發出的這則警告中明確表示,Gedi在與OpenAI進行數據共享時必須格外謹慎。因為一旦涉及個人數據的披露,就可能觸犯歐盟在數據保護方面的嚴格規定。這些規定旨在保護
    的頭像 發表于 12-04 11:35 ?305次閱讀

    暴露IP地址影響網絡隱私安全嗎?

    我的IP地址暴露后會影響隱私安全嗎? 互聯網飛速發展以來,短短數十年,我們的工作生活就不能夠離開互聯網。那么作為網絡連接傳遞數據的門戶——IP地址,大家都有一定的疑惑和好奇。其中關于自身安全
    的頭像 發表于 11-14 15:36 ?289次閱讀
    暴露IP地址<b class='flag-5'>會</b>影響網絡<b class='flag-5'>隱私</b>安全嗎?

    AI大模型的倫理與社會影響

    個人隱私得到保護,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 對于敏感數據的處理,如生物識別信息或健康記錄,需要遵循更嚴格的隱私和安全標準。 偏見與歧視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5:13 ?706次閱讀

    聯想與Meta合作推出AI Now個人AI智能體

    聯想集團近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辦了年度Tech World大會,會上聯想CEO楊元慶與Meta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共同宣布了一項重要合作。雙方基于Meta的Llama大模型,推出了面向PC的個人AI智能體——AI Now。
    的頭像 發表于 10-17 16:58 ?616次閱讀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的深入發展。 3. 挑戰與機遇并存 盡管AI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數據隱私、算法偏見、倫理道德等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同時,如何更好地將
    發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的物理可信度,還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5. 挑戰與未來展望 第二章也提到了AI for Science面臨的挑戰和未來展望。盡管AI技術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存在數據隱私
    發表于 10-14 09:16

    邊緣人工智能如何平衡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

    了監控設備和攝像機的部署,增強了公共安全。目前,監控較為密集的城市包括德里、首爾、莫斯科、紐約和倫敦等。然而,監控增加帶來了更高的成本:個人隱私受到侵犯。人們珍視不暴露身份、免受監控的權利,而時刻被監視的感覺則導致了安全
    的頭像 發表于 09-09 14:04 ?785次閱讀
    邊緣人工智能如何平衡<b class='flag-5'>個人隱私</b>與公共安全

    平衡創新與倫理:AI時代的隱私保護和算法公平

    權的保護必須被置于核心位置。隨著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用于訓練和運行AI系統,如何保護這些信息不被濫用成為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加強數據加密技術、實施嚴格的
    發表于 07-16 15:07

    巴西禁止Meta使用用戶數據訓練AI

    巴西數據保護局于7月2日對全球科技巨頭Meta公司發出嚴厲警告,明確要求其不得利用巴西用戶的個人數據來訓練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此禁令直接指向Meta旗下廣受歡迎的社交平臺,如“臉書”和“照片墻”,體現了巴西在保護公民數據
    的頭像 發表于 07-05 16:40 ?949次閱讀

    蘋果AI戰略運用“黑箱處理”以確保數據隱私

    值得關注的是,若蘋果把用戶數據的處理任務轉向自家服務器,無疑可能引起隱私權益保護方面的質疑;特別是在蘋果長期堅持推崇設備端處理的立場面前,此類轉型風險尤顯突出。
    的頭像 發表于 05-30 11:31 ?416次閱讀

    谷歌Chrome將于2024年下半年停用第三方Cookie,影響個人數據

    近些年月澳,無論針對個人數據采集、利用還是共享,公眾的關注度及擔憂皆日益增加,然而用戶們仍期待獲取個性化內容與廣告體驗。據谷歌聲稱,高達93%的美國家庭更青睞重視隱私問題的企業。
    的頭像 發表于 04-03 16:17 ?988次閱讀

    施工升降機AI人數識別攝像機

    監測和識別施工升降機內部的人數,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超載情況,提高了升降機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施工升降機AI人數識別攝像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圖像采集、數據處理和
    的頭像 發表于 03-19 10:17 ?574次閱讀
    施工升降機<b class='flag-5'>AI</b>數<b class='flag-5'>人數</b>識別攝像機

    Meta收到歐盟8家團體投訴違反歐盟的隱私保護規則

    Meta在收集用戶數據時沒有遵守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關于公平處理、數據最小化和目的限制的規則;用戶在使用Instagram和Facebook時只能選擇要么付費免廣告,要么被動接受基于
    的頭像 發表于 03-01 16:18 ?374次閱讀
    澳门葡京赌场出台女| 大发888-大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澳门技巧| 一起游乐棋牌下载| 武汉百家乐赌具| 百家乐官网赔率计算| 百家乐平注法到| 风水24向吉项|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10彩金| bet365 论坛| 百家乐正规站| 百家乐规则技法| 百家乐官网gamble| 堆龙德庆县| bet365充值| 多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信用哪个好| 优博国际娱乐| 大竹县| 网上赌博网址| 真人百家乐蓝盾娱乐平台| 做生意摆放什么会招财| 七胜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破解版下载| 大三巴娱乐城开户| 大发888皇家赌场| 百家乐澳门百家乐| 全讯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现金网信誉排名| 真钱百家乐赌博| 做生意必须看风水吗| 百家乐官网路子技巧| 嵊州市| 亚洲顶级赌场的微博|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 百家乐官网投注窍门| 百家乐官网投注方法| 百家乐官网官方游戏| 百家乐官网筹码样式| 网上百家乐官网真实度|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