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芝成功開發出使用單反相機拍攝一次即可同時獲取彩色圖像和距離圖像的攝影技術,通過全新鏡頭設計與圖像處理技術的結合,實現了可與立體相機媲美的高精度距離檢測。該技術已于2016年6月8日在日本橫濱舉辦的第22屆“SSII2016圖像傳感交流會”上正式發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機動車開始在車頭、車尾以及側面搭載多個攝像機或傳感器,在自動駕駛等駕駛輔助技術領域取得了迅猛發展,同時,基于無人機和機器人遠程操控的基礎設施維護日益盛行,這些設備搭載的影像感應器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拍攝普通的二維影像以外,有時還需要掌握對象物體的形狀、動作、距離等動態三維空間的情況。
截至目前,人們已經開發出立體相機注1、紅外深度傳感器注2、超聲波傳感器注3、毫米波雷達注4、LiDAR注5、SfM技術注6等各種各樣的距離測量技術。但以立體相機為例,為了獲得高精度的測量結果,需要將兩臺相機的間距設定在30cm左右,這不利于實現設備小型化。另外,紅外深度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分別需要向對象物體照射紅外圖案和超聲波,無法測定距離數十米以外的物體。而毫米波雷達和LiDAR不僅成本偏高,也難以實現小型化。此外,SfM技術,由于需要移動相機進行拍攝,再通過多張圖像進行距離測量,對于運動中的物體而言,難以確保距離檢測的精度。
綜上所述,現有的各種距離傳感器各有優劣,難以在小型化、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高精度的距離檢測。
為此,東芝采用獨自研發的彩色濾鏡與圖像處理相結合的方式,開發出可從一張單反相機拍攝圖像中獲取彩色圖像與高精度距離圖像的攝影技術。具體而言,即在鏡頭前端的開口部位安裝由藍色與黃色鏡片構成的東芝獨有的彩色開放式濾鏡,根據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形成虛化和顏色偏移,再通過分析從一張攝影圖像中獲得的虛化與顏色偏移,即可對每一個像素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進行檢測。這種彩色濾鏡可透過有利于提高亮度的綠色光,有效抑制了圖像畫質的劣化。使用市售相機進行測試后的結果表明,通過單反相機拍攝的圖像,即可獲得與相機間距35cm的立體相機相媲美的距離精度。這項技術采用鏡頭與圖像處理相結合的方式,用戶即便使用普通的影像感應器也可完成。
未來東芝將繼續推進相機小型化和圖像處理高速化研發,力爭早日實現新技術實用化。
(注1)使用兩臺相機進行拍攝,利用三角測量法檢測距離。
(注2)照射紅外圖案,使用紅外相機進行拍攝,根據紅外圖案的偏移檢測距離。
(注3)發射超聲波,根據反射波的接收時間檢測距離。
(注4)發射毫米波,根據反射波的接收時間檢測距離。
(注5)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照射激光,根據反射波的接收時間檢測距離。
(注6)Structure from Motion 移動相機進行拍攝,根據多個角度的圖像計算距離。
東芝在中國
東芝是全球領先的多元化廠商,自1875年創立以來,推出了許多世界首創的商品和服務。近年來,東芝不斷加強優勢產業,推動能源、社會基礎設施、半導體存儲三大業務領域的發展,東芝自197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利用百余年所積累的經驗及技術,不斷地為市場推出了能夠滿足廣大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未來,東芝將繼續通過企業服務來間接改善人類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產品和服務,以實現安心、安全、舒適的社會為目標。東芝將繼續積極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各地開展公益活動,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東芝中國官方網站:http://www.toshiba.com.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