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低壓繼電器的動作電壓和返回電壓測試
a:選EPL-05中的DY-28C型低壓繼電器(額定電壓為30V),確定動作值并進行初步整定。本實驗整定值為24V及48V兩種工作狀態。
注意:本繼電器在出廠時已把轉動刻度盤上的指針調整到24V,學生也可以拆下玻璃罩子自行調整電壓整定值。
b:根據整定值需求求確定繼電器接線方式。
(1)低壓繼電器線圈可采用串聯或并聯接法,如右圖所示。其中并聯接法電壓動作值可由轉動刻度盤上的指針所對應的電壓值讀出,串聯接法電壓動作值則為并聯接法的2倍。
(2)串并聯接線時需注意線圈的極性,應按照要求接線,否則得不到預期的動作電壓值。c.按圖1-3接線(采用串聯接法),調壓器T位于EPL-20,220V直流電源位于EPL-18,交流電壓表位于EPL-11,量程為200V。并把調壓器旋鈕逆時針調到底。
d.順時針調節自耦變壓器,增大輸出電壓,并同時觀察交流電壓表的讀數和光示牌的動作情況。當光示牌由滅變亮后,再逆時針調節自耦變壓器逐步降低電壓,并觀察光示牌的動作情況。注意:當電壓表的讀數接近電壓整定值時,應緩慢對自耦調壓器進行調節,以免電壓變化太快。當光示牌由亮變滅時,說明繼電器舌片開始跌落。記錄此時的電壓稱為動作電壓djU。
e.再緩慢調節自耦變壓器升高電壓,當光示牌由滅變亮時,說明繼電器舌片開始被吸上。記錄此時的電壓稱為返回電壓fjU,將所取得的數值記入表1-3并計算返回系數。返回系數fk為
低壓繼電器的返回系數不大于1.2。將所得結果記入表1-3。
f.改變繼電器線圈接線方式(采用并聯接法),重復以上步驟。
附1:返回系數和動作值的調整
1.返回系數的調整
返回系數不滿足要求時應予以調整。影響返回系數的因素較多,如軸間的光潔度、軸承清潔情況、靜觸點位置等。但影響較顯著的是舌片端部與磁極間的間隙和舌片的位置。
返回系數的調整方法有:
a、調整舌片的起始角和終止角:
調節繼電器右下方起始位置限制螺桿,以改變舌片起始位置角,此時只能改變動作電流,而對返回電流幾乎沒有影響。故可用改變舌片的起始角來調整動作電流和返回系數。舌片起始位置離開磁極的距離愈大,返回系數愈小,反之,返回系數愈大。
調節繼電器右上方的舌片終止位置限制螺桿,以改變舌片終止位置角,此時只能改變返回電流而對動作電流則無影響。故可用改變舌片的終止角來調整返回電流和返回系數。舌片終止角與磁極的間隙愈大,返回系數愈大;反之,返回系數愈小。
b、不調整舌片的起始角和終止角位置,而變更舌片兩端的彎曲程度以改變舌片與磁極間的距離,也能達到調整返回系數的目的。該距離越大返回系數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數越小。
c、適當調整觸點壓力也能改變返回系數,但應注意觸點壓力不宜過小。
2.動作值的調整
a、繼電器的整定指示器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時,主要調整舌片的起始位置,以改變動作值。為此可調整右下放的舌片起始位置的限制螺桿。當動作值偏小時,調節限制螺桿使舌片起始位置遠離磁極;反之則靠近磁極。
b、繼電器的整定指示器在最小刻度附近時,主要調整彈簧,以改變動作值。c、適當調整觸點壓力也能改變動作值,但應注意觸點壓力不宜過小。
附2:DL-20C系列電流繼電器
1.規格型號
1.1繼電器額定值與整定值范圍如下:
1.2接觸系統的組合形式如下:
2.技術數據
2.1整定值的動作誤差不超過±6%。
2.2動作時間:過電流繼電器在施加1.1倍整定值電流時,動作時間不大于0.12s;在施加2倍整定值電流時,動作時間不大于0.04s。
2.3返回系數:不小于0.8。
2.4觸點斷開容量:在電壓不超過250V及電流不超過2A,時間常數為5×10-3s的直流有感負荷電路中為50W,在交流電路中為250VA。
2.5繼電器能耐受交流電壓2kV,50Hz歷時1min的介質強度試驗。2.6繼電器重量:約為0.5kg。
附3:DY-20C系列電壓繼電器
1.規格型號
1.1繼電器額定值與整定值范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