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的工作原理
所有助聽器不外由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和受話器(耳機)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傳聲器為聲電換能器,將外界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后使聲壓放大到1萬乃至幾萬倍,再經受話器輸出這個放大后的聲信號。助聽器還應包括電池能源以推動機器工作。由于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機能差異也不同,因此裝置音量調節、音調調節、最大聲輸出調節、電話拾音等設備,以及O-M-T(關斷-話筒-電話)三檔開關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聾患者絕大多數是感音神經聾,其中相當多的人具有重振陽性現象。他們對小聲聽取感到困難,但稍響的聲音又難以忍受,響度感覺的動態范圍明顯縮小。由于電子學上采用 AGC或PC線路實現壓縮和限幅功能,以使這類聾人較滿意地應用助聽器克服聽覺障礙。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性能及指標
一個合格的助聽器至少應考慮下述六項性能指標:
①頻率范圍。低檔助聽器的頻率范圍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聽器高頻應達到4000Hz,高級助聽器的頻率范圍可在80~8000Hz之間。
②最大聲輸出或飽和聲壓級(SSPL)。實際上代表了助聽器的最大功率輸出。使用助聽器時的最大聲輸出應低于患耳的不舒適閾,尤其對重振陽性的患耳,必須控制最大聲輸出以保護患耳。
③最大聲增益。主要表示助聽器的放大能力,各國生產的助聽器增益多在30~80dB之間。一般說,耳聾程度輕的要選擇增益小的,程度重的應分別選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聽器。在具體使用中助聽器上都備有使聲增益在一定范圍內變動的音量調節開關。選配適合的助聽器可依一些公式預先計算,最簡易的方法是按照純音聽力圖,對 500、1000、2000Hz三個音頻的增益補償調節,以其閾值的一半或稍多為宜,多能獲得滿意效果。
④頻率響應和音調調節。為滿足聾人聽力要求,助聽器應提供各種不同的頻率響應,頻率不同反應在聽覺上就是音調不同。為了使助聽器的頻響比較符合聾人的聽力損失特點,音調調節鈕上設置一些不同音調,通常L代表低音,N為正常,H為高音。
⑤信號噪聲比 (S/N)。助聽器耳機放大后的輸出往往是語言信號和惱人的噪聲同時存在,信號噪聲比值越大,語言信息輸出的質量也越好。優質助聽器的信噪比可達40dB左右,至少應保證30dB以上。
⑥諧波失真。為了能高地傳輸放大后的聲信號,助聽器的失真度應越小越好,按規定失真應小于10%,而小于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語言的逼真性。
[編輯本段]助聽器的選配原則
舊概念認為傳導性聾是助聽器的最佳使用者,而近三、四十年國際上助聽器的發展很快,性能多樣,質量日高,幾乎能滿足90%以上耳聾患者的需要,特別是大多數感音神經性聾得益最大。
①失聰患者需先經過醫治或手術無效的,病變已完全穩定后才考慮配用助聽器。對于新近發生的耳聾或處于活動期者可于靜止后1年再決定,而遺傳性緩慢進行的聽力障礙患者應慎用助聽器,最好應在聽力學專家指導下配用。
②雙耳嚴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膿不止、雙外耳道完全閉鎖均不用氣導助聽器,可考慮用骨導式的。其他各類耳聾患者均以氣導助聽器為宜。
③選配前應作純音聽力測試,依聽力圖選用適宜的助聽器。對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應盡可能測試閾上功能或語言測聽對判定效果有利。
④應為助聽器使用者提供2~3周試用期,有的國家已成常規。這樣可使聾人在專門人員指導下反復調整各項控制旋鈕,選用最適宜的助聽器而獲得滿意效果。
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為聽力損失90dB以下患者先選用耳級助聽器,而對90dB以上的可考慮用盒式助聽器。
⑥一般以一只耳使用助聽器皆可解除聽話困難,但在條件許可或依個人愛好使用雙耳助聽。雙耳助聽已成發展趨勢,為耳聾兒童語言康復應普遍推廣使用雙耳助聽,其優點較多。
助聽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009年12月16日 09:46 www.solar-ruike.com.cn 作者:佚名 用戶評論(0)
關鍵字: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