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作為分級診療中落實基層醫療服務最重要的一環,是各方都繞不開的話題,于是從中央到地方的醫改紛紛采取“慢病先行”策略,分級診療、醫藥分開、醫保支付等相關制度,成為影響慢病診療、管理的關鍵因素。
在當前的醫療結構中,數據孤島、醫療資源不平衡等問題時時存在,基層成為覆蓋慢病人群最廣,但又是醫療資源最薄弱的部分。
成立于2014年的璽康醫療隸屬于河北循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遵循所有研發銷售類企業的邏輯,他們的商業模式最初依照研發-生產-銷售的普遍模式。隨著2014年《健康服務業“國四條”》等國家基層衛生醫療改革方案出臺,國家出資38億元人民幣,對22個省實施基層醫療設備升級。
璽康醫療依托河北循證10多年的醫療器械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供應鏈管理優勢,在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四川、湖南、陜西等省市設立辦事處。瞄準慢病中致死、致殘率最高的腦卒中和心血管類疾病,憑借擁有80多項專利軟件著作權的智能檢測設備及國內頂級慢病專家醫療團隊的資源,開啟了全新的慢病管理之路。
?
院前、院中、院后三大業務板塊,輔助醫共體模式落地
醫共體(即醫療共同體),是縣鄉鎮開展醫聯體建設的主要模式。重點探索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據璽康醫療創始人兼CEO陳立峰介紹,璽康醫療的業務發展方向是遵循院前-院中-院后的醫療生態鏈延伸出來的多條醫療服務體系,然后進行多元化的服務組合,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院前是基于智能檢測設備的健康評估與早期檢測服務;院中是科室幫扶和缺血性預適應中心的建設,幫扶醫院臨床科室并對腦卒中及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院后包括為患者提供術后的康復、訓練、理療、回訪等健康管理服務。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務體系建設打通了患者、醫院、醫生、家庭的全流程慢病管理服務環節。
慢性病病種眾多,市場中的企業最熱衷的方向是諸如糖尿病為主體的代謝性慢病,市場上以平臺化的形態進行糖尿病管理的企業數不勝數。璽康醫療選擇的是在慢病人群中患病基數較大,且致死、致殘率最高的腦卒中和心血管類疾病。
陳立峰介紹,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率和致殘率在所有的慢病中是最高的,患者的費用壓力也是最大的。因此璽康醫療專注于腦卒中及心血管慢病兩大病種,在院前進行此類疾病的早期篩查、在院中進行此類疾病的規范治療、在院后進行此類疾病的早期康復指導,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擔,解決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
璽康醫療的業務涵蓋院內、院外的不同場景。在院內承接了缺血性預適應訓練中心項目的建設,該項目依托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專家資源、以慢病防控智能終端的鋪設為入口,為醫院提供腦卒中防治篩查,慢病管理數據中心建設等服務。
在院外,璽康醫療與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合作打造“早安工程健康暖心館”公益扶貧項目。該項目是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體檢及健康指導服務的場所。通過個性化的健康服務為居民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個人健康檔案。通過對健康理念的宣講和科普,讓每個人都能夠科學地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及需要改善的情況,充分滿足社區居民以健康為主的多元化需求。
以上項目連接了國家級、省市級和區縣級三級的醫療機構,在政府倡導的醫共體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陳立峰表示,璽康醫療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橋梁,針對基層醫生在疾病診療過程中診療水平不高,醫患溝通不暢等痛點,提升基層診療水平。
通過院內院外不同場景的服務板塊,璽康醫療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以及涉及從診前、診中、診后的醫療生態體系服務閉環。同時通過公司為基層提供便攜式智能終端設備,推進了國家倡導的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基層試點實踐,打通醫院與居家慢病服務壁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與社區衛生處處長吳靜在2017年動脈網舉辦的基層醫療大會上曾提到慢病管理的“6個轉變”,其中的轉變之一是“慢病管理更強調從治療向預防轉變”。前置診療環節,將評估篩查作為重點,對于慢病防治來說是降低發病率的有效途徑。
因此,通過在基層的一系列實踐,璽康醫療解決的是慢病預防及慢病診療后期的康復治療的痛點。
2018年3月,璽康醫療參與了江蘇徐州市的“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通過“互聯網+醫療”的形式完成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預約三甲醫院名醫專家等服務。
同時聯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市中醫院實現遠程心電診斷、健康檔案數據調取、“疑難雜重急”的綠色服務通道,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居民建檔,健康查體,全科醫生培訓服務,并且建立專項慢病的患者俱樂部。
目前,璽康醫療已在徐州市鼓樓醫院、銅沛衛生服務中心、九里衛生服務中心、民馨園衛生服務站、隆泰醫院開展基層衛生服務工作。通過健康智能終端設備的鋪設,實現了老百姓田間地頭建檔檢查、數據調取查詢、線上預約名醫專家、遠程就醫指導等多種醫療服務。
一系列基層醫療機構的落地實踐,打通了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的衛生服務閉環。
對于“互聯網+醫療”的模式,陳立峰十分認同。他認為互聯網的手段應用到醫療領域是必然的趨勢,“互聯網+醫療”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模式。“互聯網+醫療”能有效的解決基層醫療資源匱乏的痛點。“傳統的醫療設備行業不轉型或者是轉型慢的話,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p>
終端已覆蓋9個省市六大場景,預計2018年營收超億元
目前璽康醫療在全國市場分六大板塊,包括華中、華北、東北、西北,以及廣東、廣西區域,并且已經在河北、江蘇、山東、河南、陜西、山西、黑龍江、云南、廣西九個省鋪設了2萬多套腦卒中慢病篩查設備終端。在各省市縣的合作伙伴超過200家,合作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100多家,擁有2000萬慢病患者。
在產品的落地場景中,陳立峰反復強調的是璽康醫療的六大終端場景,涵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私人診所、藥房。
?
在璽康醫療成立的4年以來,陳立峰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團隊,當說到自己的運營團隊時,他顯得相當自信。
在2萬多個終端覆蓋的9個省市,雖然北至黑龍江、南至廣西,遍布中國的大部分土地,但是璽康醫療的運營團隊是“形散而神不散”,地方終端的鋪設均由省一級的團隊在當地管理,以總經理為首,建立運營團隊、渠道團隊,由總部統領,在全國各地的慢病管理市場“跑馬圈地”。據陳立峰介紹,璽康醫療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建立200家院內的缺血性預適應訓練中心。
基于健康一體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等產品的鋪設,其收入來源可以分為三大板塊:
一是產品收益,以基礎檢測、康復設備、穿戴設備等為入口切入服務;同時提供醫院臨床科室能力建設需求的各類醫療設備。主要付費對象包括醫院、各終端站點以及慢病患者。
二是服務收益,通過建設缺血性預適應訓練中心的慢病管理項目建設,制定相應的服務包,通過為會員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獲取收益。
陳立峰認為:“在目前的市場中,單一產品想要獲得更優的效益,只能通過服務的疊加來完成。”
三是數據收益,在覆蓋2000萬患者的同時,聯合各醫療機構的終端資源建設,將收集到由院內到院外的完整的患者慢病大數據,通過系統挖掘建立完善的個人健康檔案,同時輔助提供更為精準的慢病管理和用藥管理。
此外,璽康醫療打造“璽康云”智能問診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和萬??滇t生集團的醫生資源,在居家場景,為患者進行精準醫療服務,提前做出干預治療方案。
陳立峰表示,在涉及到的六大場景中,璽康醫療主要以推服務為主。“公司核心盈利模式是以產品加服務的組合來塑造項目,然后最大化的挖掘產品價值。從而讓患者完美地體會到智能、便利的健康管理服務?!?/p>
對于醫療機構而言,璽康醫療的服務既能提高慢病防治的效果,又能提升醫生的個人水平;對于患者而言,則獲得了更便利、更優化的就醫體驗。
在發展方面,未來3年,璽康醫療將在全國建立200家院內的缺血性預適應訓練中心,完成15萬家基層醫療機構的腦卒中慢病篩查設備終端鋪設。
璽康醫療已經啟動Pre-A輪融資并計劃3年內提交IPO申請,登陸資本市場。
到2022年以后,陳立峰期望將璽康醫療打造成一個市值超百億的慢病健康管理公司,計劃服務覆蓋全國70%以上的人口。
雖然展現出不小的野心,但陳立峰在采訪的最后強調的是:“真正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真正解決醫療的痛點,是璽康醫療一直以來的愿景?!?/p>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