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嶄新的面貌,與此同時,互聯網也如一把利劍正在擊潰和瓦解整個傳統行業的產品結構。傳統產業正在這場變革中慢慢地蛻變成長,未來的經濟格局必將會有一番新變化。
揭示“互聯網+”的真面目
縱觀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社交、門戶和搜索等技術革命的出現,是第一代互聯網的典型代表。在這個時代,誰能掌握流量,誰就能掌控擁有萬億元規模的線上市場。隨著時代的演進,單純靠流量取勝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一次次革命的沖擊下,我國開始走向第二代互聯網?;ヂ摼W為社會和各個產品的發展帶來了一種信息能量,現實中的供需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商業模式也從流量為王開始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發展為云和大數據,另一個是線上與線下結合的O2O。
“互聯網+”正是在第二代互聯網下發展出來的一種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發生的互聯網演進?!盎ヂ摼W+”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和功能,實現生產資料的優化配置和集成,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在互聯網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滲透引起了一場跨界融合的狂潮,作為最受關注的醫療領域,自然也被卷入了這場狂潮之中。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使得移動醫療領域呈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涌現了更多的新興醫療產業,比如可穿戴醫療檢測設備、遠程治療、遠程診病等。許多上市公司也開始躍躍欲試,紛紛跨進移動醫療領域,意圖從中分一杯羹。
根據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見圖2),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9.8億元,同比增長50.0%。預計到2017年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9億元,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8.5%。國家在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醫改,為“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也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發展浪潮已經涌向了醫療領域,在新醫改即將啟動的背景之下,醫療、醫保、醫藥電商等涉及互聯網的產業發展,都是在為新醫改的開展探索新的道路。
2015年既是衛生健康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盡管2014年國家出臺了多項涉及衛生健康領域的頂層文件,內容包括基層公立醫院的改革、生育政策的調整、醫患關系的改善、遠程治療的規范等,這些文件的出臺都不斷激化著衛生健康領域內部的深層矛盾,但是衛生健康領域的局面不可能在一年的時間里就全部整理清楚,深層的體制機制改革要到“十三五”規劃中繼續進行。
因此,2015年對互聯網醫療領域來說必將是各方利益激烈相爭、劃分領土范圍的一年,但是衛生健康領域深層改革的方向不會發生變化?;ヂ摼W醫療領域的企業應該在這一年做好布局,從而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互聯網+醫療”為傳統醫療產業帶來的變化
在傳統的醫療服務鏈中有三個主要的環節,分別是醫院、醫生和患者。每個環節中都有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互聯網+醫療”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這三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并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在傳統的醫患模式中,患者置于被動的地位,而醫生處于主導地位,患者普遍缺乏事前預防的意識。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雙方形成的不平等關系導致患者體驗差。在診治完成后沒有后續的服務,不能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跟蹤。
而互聯網醫療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用戶通過移動醫療手段可以對自身的健康數據進行檢測,從而及時發現自己身體的異常情況,做好防范;在診療的過程中,患者可以使用移動醫療設備進行網上預約掛號、咨詢、詢診、支付等流程,既節省了時間,也省去了排隊等候的麻煩,從而提升患者的體驗;在診療完成之后,醫生還可以與患者進行在線交流,隨時掌握疾病的治療狀況和效果,以便及時調整用藥,提高治療效果。
具體來看,“互聯網+醫療”給傳統醫療產業帶來了什么變化呢?
(1)從資本市場的層面上來看,互聯網巨頭跨進醫療健康領域,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而傳統的醫療產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也開始擁抱大數據。
(2)從業態模式上來看,互聯網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跨界融合使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從根本上改變,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
(3)從用戶體驗上來看,互聯網與醫療行業的跨界融合,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了醫院系統的工作效率。患者利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預約掛號、詢診、重復配藥等流程,既省時又省力,提高了用戶的體驗。移動醫療平臺還擁有一系列的評價系統,用戶可以參考平臺上其他用戶的評價選擇最合適的醫生,并與之建立長期的關系,就相當于為自己找了一個私人醫生,等日后再有類似的病癥就可以直接與醫生進行溝通。醫生也因為先前治療行為的積淀,可以迅速為用戶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4)從資源配置的方面來看,在互聯網醫療的協助下,醫生可以實現自由流通,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緩解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提高醫生個人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從而為更多的患者造福。
移動醫療并不是簡單的利用移動設備為用戶提供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將成為推動現有醫療理念和模式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未來醫生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雖然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前景光明,但是也應看到,互聯網醫療在發展過程依然會面臨政策模糊以及商業模式不成熟的狀況,當前醫院體制變革難的現狀也將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主要障礙。
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另一個視角
互聯網醫療在實際的發展中將戰略重點放在了健康咨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領域,在浙江、廣東和上海等地也開始以社區醫院為中心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并以家庭為個體開展健康醫療監測服務。但是廣大的醫院以及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然沒有成為互聯網醫療的服務對象?;ヂ摼W醫療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具有發散性的思維,將目光放在更廣的范圍內。
(1)構建完善的醫院和醫生評估系統
醫療服務的專業性造成了部分優質醫療資源的閑置,因此互聯網公司可以與這些擁有閑置醫療資源的醫院進行深度合作,將重點放在對醫院擅長的領域進行全行業評估、構建醫院醫療信息服務發布平臺、在平臺上為患者展示更多的醫療服務信息等方面,從而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醫院?;ヂ摼W公司還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思考,對不同醫院的資源配比、服務能力、治理結構等進行綜合評估,從而提升醫院在某一領域或者科室的行業地位,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2)衛生資源效率評價和資源配置系統
醫療衛生資源是有限的,怎樣將這些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是衛生監管部門在制定衛生政策時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同樣也是醫院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參考的一個重要方面。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數據搜集分析系統,可以對醫院的服務總量和服務質量、政府和醫院的預算管理水平、居民身體健康素質、孕產婦以及嬰兒的死亡率等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從而為衛生監管部門和醫院的工作提供一個權威的數據統計和參考。同時,也可以構建一個溝通協商平臺,了解醫院、藥品渠道商等利益相關者的角色和偏好,共同推動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