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保材料定義
環保材料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產品開發、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是一個跨產業、跨領域、跨地域,與其他經濟部[]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新興產業。
二、我國環保材料現狀
2.1環保材料結構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環保材料已經初具規模,范圍覆蓋了環保產品生產、環保服務、廢物循環利用、潔凈產品生產和自然生態保護五大領域,初步形成了面向3類產業的市場體系。
2.2我國環保材料的特點
1)環保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品、產業結構不合理;
2)市場需求被動、政府作用較大;
3)缺乏統一的行業管理;
4)環保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
5)環保資金投人不足。
三、新型環保材料的應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追求、住房水準也在不斷提高,家裝建材、各種建筑建材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同時對于建筑的涂料也會有不同的要求,根據功能劃分,有防水涂料、防火涂料、防靜電涂料和特種涂料,這只是根據不同功能來區分,其中特殊涂料主要是粉末涂料防水防靜電和防火功能最為出眾。
環保型建筑材料的應用,不僅節約了我國的自然資源,同時對改善我國的自然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環保型建筑材料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其具有經濟性、實用性以及健康性,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廣闊的市場。環保型建筑材料的應用,不僅符合了我國人們綠色建筑的要求,同時,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
為了提高居住環境質量舒適度和迅速改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在建筑工程室內裝飾設計中使用新型優質技能環保材料,同時在建筑工程室內裝飾設計中也可以使用循環利用特性的材料,就能為各類工業固體廢料提供一個變廢為寶、循環使用的平臺,而且也從本質上避免了能源和材料的浪費也為我國各種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不少。
地下車庫的建筑劣勢是通風差比較潮濕,內部結構封閉,因此對于建筑材料也會有比較搞得要求。而建筑石粉涂料在這一領域也成為了比較合適的比較滿意的材料,天然石粉涂料有耐水、耐火、防潮、透氣、易清潔的特點,其制作原料是采用純天然無機礦石,各項技術指標都遠超國家標準,隨著建筑需求的增長,天然石粉涂料也會成為建筑石粉涂料中一匹頗具實力的黑馬。
四、環保技術發展概況
1、我國環保技術發展現狀。環保技術是環保材料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環保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消化相結合,我國環保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主導技術與產品可以基本滿足市場的需要,掌握了-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在大型城鎮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垃圾填埋、焚燒發電、除塵脫硫、噪聲與振動控制等方面,已具備依靠自有技術進行工程建設與設備配套的能力。
2、我國環保技術的不足之處。雖然我國的環保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環保材料模較小,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開發能力弱,技術含量較低,產品質量不佳,品種也不豐富,經濟效益也不明顯、其關鍵原因主要是我國環保技術水平低,竟爭力不強。目前,我國環保材料技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環境污染治理技術比較落后,環境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第二,高端研發人員賈乏;第三,環保科研機構改革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技術研究經費投人嚴重不足;第四,與環保材料的發展相對應,環境技術的分布也存在著明顯地區差異和不平衡性,其發展呈現出東部高于西部,經濟發達地區高于欠發達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江蘇的環保技術水平發展較快。
五、環保材料發展前景展望
當今的國際環境給環保材料帶來的巨大的機會,隨著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觀點的提出和世界各國對環保投入的不斷加大,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將朝著資源利用合理化、減少環境污染的方向發展,環保材料有望逐漸成為多數國家的支柱產業。
中國的環保材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日漸成熟,尤其人世為環保材料發展帶來了---些新的機遇。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投資限制措施的減少,國家可通過相關政策將外資吸引到環保材料,以彌補中國環保材料投入的缺陷。同時,引進外資也給國內低水平的環保投資項目形成壓力,迫使一部分資金流向技術水平高、具有成長性的專業領域,這既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也有利于環保材料結構調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家隊自主創新的重視,環保技術必將逐漸趕上國際潮流,今后將會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產品,為中國參與國際環保材料的競爭打好基礎,并長期處于不敗之地。
六、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
新材料產業在發展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世界各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新材料的發展。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全球化趨勢的加快,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主要特點和趨勢。
1.新材料多學科交叉發展,促進產業進一步融合
隨著新材料在信息工程、能源產業、醫療衛生行業、交通運輸業、建筑產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材料科學工程與生物學、醫學、電子學、光學等領域交又合作研發日益擴大,世界各國都致力于跨越多個部門,把新材料的開發納入到產、學、研、官一體化的研發平臺,以滿足各個部門對新材料的種種需求,因而助推了新材料產業的超前發展。
2.新材料發展驅動力向經濟需求轉變
從20世紀來看,國防和戰爭的需要、核能的利用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是新材料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在21世紀,生命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將成為新材料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工業的全球化更加注重材料的經濟性、知識產權價值和與商業戰略的關系,新材料在發展綠色工業方面也會起重要作用。未來新材料的發展將在滿足軍事需求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圍繞如何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展開。
3.創新性是新材料發展的根本所在
21世紀,新材科技術的突破將在很大程度上使材料產品實現智能化多功能化、環保、復合化、低成本化、長壽命及按用戶進行訂制。這些產品會加快信息產業和生物技術的革命性進展,也能夠給制造業、服務業及人們生活方式帶來重要影響。新材料的發展正從革新走向革命,開發周期正在縮短,創新性已經成為新材料發展的靈魂。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聯系更加緊密,針對特定的應用目的,開發新材料可以加快研制速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便于新材料迅速走向實際應用,并且可以減少材料的“性能浪費”,從而節約了資源。
4.高性能,低成本及綠色化發展趨勢明顯
21世紀新材科技術的突破將使新材料產品實現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新材料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如新型結構材料主要通過提高強韌性、提高溫度適應性、延長壽命以及材料的復合化設計等來降低成本功能材料以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模塊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來提升材料的性能。面對資源、環境和人口的巨大壓力,生態環境材料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日益受到關注。短流程、低污染、低能耗、綠色化生產制造,節約資源以及材料回收循環再利用,是新材料產業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國材料產業開始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路子,著手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綠色環保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把生態環境意識貫穿于產品和生產工藝設計中,不斷提高材料產業的資源能源利用率、節能減排成為材料產業發展的突出特色。我國在材料領域節能減排方面安排的國撥技術項目經費超過十億元,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LED(發光二極管)照明、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節能型高保溫建筑用高分子墻體材料和內墻高分子涂料技術、低能耗低成本纖維加工新技術等一批高效節能減排技術項目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總體而言,材料的結構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是材料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逐步實現從仿制到自制、從被動到主動、實現材料品種系列化多樣化、建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是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顯著的進展。發展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