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伴隨你的硬件絕不是一個,而是多個。當你在家里或者酒店,會有一個像小程序一樣的虛擬入口,而不是像4G時代手機那樣的暴露在外的設備。”涂鴉智能中國總裁付強對創業邦說。
涂鴉智能是一家全球化的AI+loT平臺。2014年創業之初,涂鴉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學集對于智能交互方式有一個思考:繼電腦、手機之后,智慧互聯時代新的交互方式是什么?
“尋找第三個設備”是涂鴉智能創業的起點。不過如今看來,至少有50%的業務距離創業之初的設想發生了變化。
在智能互聯時代,可能根本不存在引領交互方式變革的“第三個設備”,即便是各大巨頭都在爭奪入口的智能音箱,人們也不可能像手機那樣隨時帶在身邊,做到真正的“人機合一”。建立一個loT平臺,連接消費者、制造品牌、OEM廠商和零售企業的智能化需求,是更加可靠和有想象空間的選擇。
涂鴉智能自身不是做硬件,而是為傳統制造品牌提供loT開發平臺,同時面向開發者提供從硬件、云端、OS、PaaS到SaaS等層面的支持。
目前,涂鴉智能的loT解決方案已覆蓋智慧社區、智慧酒店、智慧公寓、智慧養老、智慧商業照明、全屋智能等場景。截至2019年10月底,涂鴉智能已服務全球超18萬家平臺客戶,日語音 AI 交互超 4000 萬次,Powered by Tuya賦能超 9 萬款產品。
5G時代的高帶寬、廣連接將使涂鴉智能直接受益。
“未來一個大的場景里面,極有可能有上萬臺設備同時發生交互,5G解決了未來全場景的基礎。”付強對創業邦說。
以下為涂鴉智能中國總裁付強接受創業邦采訪實錄:
創業邦:和4G相比,5G有哪些顯著的不同點?
付強:4G很好地解決了B2C,5G比4G多了一個to B的能力,在連接上,可以更好地實現B2B,B2C。
每個時代,你能感受到的最大的不同是交互方式的變化。4G時代,所有APP,包括抖音、今日頭條,都是圍繞手機在做。手機不是單純的硬件,而是移動互聯網能力的集大成者。
在4G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大部分運算都在端設備,到了5G時代,在云端運算完,就可以把結果推送給你,它是實時的。5G時代的交互一定不是通過手機,而是通過無處不在的智慧入口。
未來二三十年,手機也可能會變成過時的設備,現在看好像不太可能。未來,電腦手機這些辦公用的設備可能合而為一,其他設備入口,可能通過語音交互,你喊一下它就會出現,不喊它就走了,就像電影《鋼鐵俠》里的賈維斯那樣。
現在的天貓精靈和小度,你喊一下就可以購物,但體驗是比較差的,你看不見實物,還是需要通過手機搜索才能看到實物,從便捷性來說還不如就直接在手機上點擊購買了。
創業邦:“無處不在的智慧入口”,具體是怎樣的形態?
付強:5G時代會走向無處不在的智慧助理,不只是語音助理或者圖片助理,它一定是分布式、多場景的。它不會干擾你的生活,也沒有像手機這樣固定的產品形式,可能跑步的時候通過穿戴設備體現,你在家的時候以投影的形式體現,各入口之間全部打通。
個人智慧助理將是一個完全虛擬的、分布式的、無處不在的助理,這是未來的大趨勢,個人智慧助理所伴隨的硬件不是一個,而是多個。當你在野外,個人智慧助理可能只能是你的眼鏡或者手表。當你在家里或者酒店,個人智慧助理是以虛擬的形式出現的,它會有一個像小程序一樣的虛擬入口,而不是像4G時代手機那樣的暴露在外的設備。
創業邦:涂鴉智能也在布局全場景的智慧互聯,目前已布局了哪些場景,5G落地應用較快的場景有哪些?
付強:目前涂鴉布局了智慧社區、智慧酒店、智慧公寓、智慧養老、智慧商業照明、全屋智能,基本涵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場景。我們針對這些行業的痛點推出了PaaS級的解決方案。
做好智慧互聯,要有一個太空視角,你要看到各行各業哪個互聯的焦點是最粗的。
疫情催生了無接觸式的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會發展比較快。一輛車進出小區或者下高速,應該有對駕駛員的人臉識別,有對車主車牌號的識別。如果駕駛員是車主本人,直接從車主的微信或者支付寶賬戶扣錢就行;如果駕駛員不是車主本人,應該同時給車主和駕駛員發信息,費用由車主本人支付,Yes or No?點一下選擇按鍵或者語音回答,根本不需要安裝ETC。如果微信或者支付寶賬戶現金余額不足怎么辦,這時就需要打通銀聯,或者代扣,這就要求交易系統足夠快。一個智慧交通場景,涉及支付交易、人臉信息、車牌信息,這就需要5G的支撐。
比如工業制造場景。傳統的制造企業主要是流程驅動,如果能夠把流程和IT合而為一就非常厲害了,到了智慧互聯時代,是流程和數據混合驅動,以數據為基礎,流程為輔。疫情期間涂鴉智能推出了云智造系統,通過對產線的改造,幫助制造工廠提高工作效率。
創業邦:5G的三大特點高帶寬、廣連接、低時延,哪些特點對于涂鴉來說受益比較大?
付強:廣連接對于涂鴉是大的利好。涂鴉要做全場景,未來在一個場景里面,極有可能有上萬臺設備需要同時發生交互,5G的廣連接解決了未來全場景的基礎。
涂鴉給房地產企業做智能化支撐,絕大部分房子在交房時還沒有開通寬帶,房地產集成商又希望呈現給業主的是智慧小區。我們做一個邊緣網關,就可以實現屋內的局域聯動,給業主交房的時候在屋內配置一個CPE,物與物的多連接,到外網的高帶寬就全都解決了,這種體驗是無感的。
疫情期間涂鴉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一個測體溫的設備,到了公司刷臉開門的一瞬間,就會自動測體溫,如果超標馬上就會報警,數據傳輸至后臺。在相對小的封閉環境,4G也可以支撐測體溫的場景,如果是在開放的廠區,就需要5G。
5G的另一大特點高帶寬,最適用的是視頻場景。涂鴉做全場景的智慧互聯,大部分場景是需要有視頻的。
工業互聯網對低時延有很高的要求。工業互聯網最大的紅利不在涂鴉,而是涂鴉的合作伙伴。
創業邦:涂鴉智能的業務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國外,5G時代的到來對于涂鴉智能的海外業務意味著哪些機遇?
付強:中國自2012年開始大規模地建設4G網絡,起步是晚的,但中國的速度很快,到2015年,基本就實現了4G網絡的覆蓋。如今不管是5G還是Wi-Fi-6的技術標準,中國的應用已經率先落地,中國沒有參照物,只能自己往前跑。
接下來兩三年內,我們把5G的場景和能力打磨出來,有機會輸出到海外。涂鴉作為AI+loT平臺,我相信在兩三年內,在各場景肯定能夠做出至少兩三套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然后規模化地輸出到海外。
多年來中國的移動通信在世界舞臺上一直是追趕者的角色,我隱約感覺到在三五年內中國能夠給全球輸出一些樣板。不過中國畢竟是個不可復制的市場,是個超級人口大國。涂鴉的平臺在海外,5G的能力也需要適當調整。畢竟我們率先做出了5G業務落地的平臺力,這個平臺力可能體現在我的合作伙伴的產品上,我對這一天的到來還是很期待的。
創業邦:5G時代有哪些新的創業機會?
付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絕大多數創業可以總結成兩句話:通過互聯網的模式提高效率;通過互聯網的能力降低用戶的教育成本和使用成本。
到了5G的智慧互聯時代,產品將被場景取代,行業將被生態覆蓋,未來的創業要圍繞場景和生態去做。
4G時代,我們說騰訊的生態、阿里的生態,但是這些生態主要是通過騰訊或者阿里的自驅力來帶動周邊發展。
5G時代的生態是智慧互聯的大生態,是由多頭同時驅動的。就像涂鴉做的是AI+loT開放平臺,我們搭建底層平臺,是平臺驅動,在生態層面,隨著開發者的能力越來越強大,會反過來驅動涂鴉的平臺的前進。這一生態不能叫涂鴉的生態,而是涂鴉搭建起來的智慧互聯的大生態,這里面會誕生多個巨頭,會有市值比涂鴉大得多的巨頭,涂鴉和開發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
所以開放的生態,全智慧化的場景,是兩個主要創業點,再去細分,生態里面覆蓋行業,場景里面覆蓋單品,是能夠串在一起的。在智慧互聯時代,不是說我做了一個怎么樣的產品,而是我滿足了某一場景,打磨了一套能力。
創業邦:但是目前騰訊、阿里等巨頭的生態數據是互不打通的。
付強:5G時代,各大巨頭的數據不存在孤島式的,數據將變成一種公共能力,是一種基礎原料。這些數據怎么組合,被誰調取,大家按照國家或者行業協會的規則調取就好。一些基礎的數據是大家都可以用的,所有的數據來自設備的使用者,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做數據清洗和數據分析。5G時代,各巨頭生態間的數據從割裂到打通,巨頭將變成全能力的公司,但是它的數據也不可能完全共享。
創業邦:為什么5G時代的到來我們很難感知到?
付強:5G應用落地是分期的,前期偏產業層面,中期偏應用層面,后期會偏to C層面。目前5G在to C層面的應用主要是家庭CPE、VR看房。
預計到2025年,5G網絡的鋪設能夠到達到50%,設備大約20%,應用大約10%,從網絡到設備到應用有個過程,早期你可能感知不到。4G的普及也經歷了這個過程,2012年開始搭建4G網絡,2015年4G網絡基本鋪設完畢,到了2018年抖音才大規模普及。我相信到2025年,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會有比較大的改變,其他方面我目前還不能過早下判斷。
創業邦:目前5G的應用落地還有哪些難點?
付強:5G落地的難點在于數據的共享機制如何建立。5G落地需要一些更加開放的to B從業者,不要把生態去割裂,生態割裂只會帶來數據割裂。目前巨頭們的參與意識還是太甲方意識,其實在5G時代各方是互為生態。
5G落地需要從如何解決問題上著手,而不是一個噱頭,或者對資本市場的說辭。5G時代中國走在前面,沒有可參照的東西,只能按照既定目標一步一步走,希望數據更加基礎,生態更加開放。
責編AJX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