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早八點訊:7月20日,聯想將在上海舉辦第三屆聯想全球創新大會(Lenovo Tech World)。2015年和2016年,聯想全球科技創新大會曾先后在北京和美國舊金山舉辦過兩屆。
7月12日,聯想官微放出了本次大會的主題海報,主題為“讓世界充滿AI”,海報中,一個“機器人”正要伸手去牽一個孩子的手。
AI在這里一語雙關,既可以理解為“愛”的拼音,也代表著人工智能,這或許意味著,聯想本次大會將聚焦在人工智能領域。
自2016年11月,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芮勇加入聯想成為CTO以來,聯想新的技術戰略——“智能驅動的設備+云”戰略已逐漸成形。就在今年3月20日,聯想研究院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并從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挖來AI專家徐飛玉。
一直以來,聯想并不滿足于做一家只賣硬件的公司,而做一家整合了設備、應用和服務等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公司。以往聯想只要把產品賣給用戶,雙方的聯系就結束了,未來聯想要做“下一代智能設備”,當用戶購買了聯想的設備,雙方的聯系才剛剛開始。
不過,人工智能真的會拯救危機中的聯想嗎?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大潮中,聯想都曾投入重磅資金和資源,想有所作為,但每次都無疾而終,如今,聯想再度押注人工智能,是否會面臨同樣的命運?
錯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
眾所周知,如今互聯網中的BAT以及門戶網站,都成立于1998年-2000年之間,實際上,聯想也沒有錯過這波互聯網大潮。
1999年10月,聯想投資上億美元創建了FM365門戶網站,擁有新聞、郵箱、搜索、游戲、軟件等頻道,不惜簽下謝霆鋒和周迅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其最鼎盛時曾與新浪、搜狐和網易并稱為“四大門戶”。
不過,新浪、搜狐和網易都將公司帶到美國上市,FM365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當互聯網泡沫破滅時,FM365感覺到做門戶的困難,于是開始嘗試各種轉型,做電子商務、做年輕人服務、做網上產品服務,多次進行改變,最終變得有些“四不象”,成了一個普通的公司網站。
當互聯網的寒冬加劇時,FM365最終還是倒下了,在很多人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弄明白FM365的“FM”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時候,它就匆匆死去,于2003年10月網站停止業務。
據說FM365被迫中止業務的原因是,FM365域名由于人為疏忽未能續費而過期,被美國SnapNames公司代表客戶搶注成功。盡管次年4月重新拿回該域名的所有權,可是之前豐富的內容卻沒有了,加上當時仍正值互聯網泡沫期,但聯想干脆停止了FM365的運營,把域名指向了聯想的官網。在本可以創造歷史的年代,聯想只好眼睜睜的看著BAT和幾大門戶崛起,而自己卻與這一切輝煌都無關。
隨著iPhone逐漸受到追捧以及小米的出現,中國移動(微博)互聯網的序幕正式拉開,聯想也希望抓住這個時代。2012年上半年,聯想在運營商市場、開放市場同時發力。其亮點是連續在開放市場推出三個系列手機,分別是女性手機、大屏手機和長續航手機,成就了很好的成績。這一年,聯想移動業績超出預期,將近一年都在盈利。
當時聯想移動的主要負責人劉軍在內部會議上宣布,聯想有一個季度已經超過三星成功中國區第一,他在考慮要不要“藏鋒”,以免過早成為靶心。
但其實,2012年中國市場最受外界關注的是手機并不來自聯想,而是雷軍(微博)于2011年10月發布的小米手機1。但聯想從始至終都沒把小米放在眼里。
在2012年秋天的一次內部高管會議上,劉軍送給每位管理者一包普洱,然后一邊喝茶一邊很自豪地吐槽起小米,說小米即使呼聲很大也就幾百萬銷量,肯定是聯想的手下敗將。
劉軍的言論直接影響了下屬對于小米和互聯網模式的看法。2012年底,小米宣布當年手機銷量超過700萬臺,并提出2013年的出貨量目標為千萬臺,聯想移動開放市場負責人曾國章在一個會上說,就算小米做到這個目標,也只是聯想的幾分之一。
直到2014年年底,眼看著聯想移動中國業務已經要跌至谷底,聯想才決定投資成立互聯網模式的手機公司神奇工場,但這為時已晚,智能機初期的換機紅利早已被瓜分完畢。2015年03月,FM365域名被重新定向到神奇工場ZUK網站,但僅僅過了不到兩年,ZUK品牌也遭到了聯想拋棄。
為創新而創新?
本屆聯想全球科技創新大會,全力押注人工智能,代表著他們十分看好這一方向。正如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童夫堯此前所提到的:到2020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9.7%,而在中國,人工智能市場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更是高達50%。
但需要指出的是,市場規模大,與一家公司能否在這個市場做出好業績存在著本質區別?;ヂ摼W市場規模很大,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更大,智能手機市場規模也很巨大,但聯想幾乎每一次都沒有轉型成功,依舊是一家PC占據絕大部分營收的制造企業。
實際上,聯想過去兩次科技創新大會,發布了無數新產品,但多數產品都在發布會之后銷聲匿跡,很難在市場上看到真正有消費者在使用。
2015年,聯想在北京舉辦的首屆科技創新大會展示了“智能投影手機”、“魔幻屏智能手表”等創新產品。2016年,聯想在舊金山舉辦的第二屆科技創新大會繼續專注“炫技”:可折疊的手機、智能跑鞋、VR(Think Mirror)/AR(AR Glass)以及壓軸發布的手機產品PHAB2 Pro、Moto Z,展示了聯想的設備創新,和“設備+云”一體化模式下極具創新力的成果。
不過,這兩屆科技創新大會以后,除了公司全員、全力、大規模廣告推廣的Moto Z在市場上勉強取得了兩百萬的銷量以外,其他產品幾乎全都石沉大海,當我們放眼四周,很難發現一個真正的用戶。說得再好,用戶還是不買單,這就是聯想式創新的最尷尬之處。聯想式創新,究竟是在為用戶創新,還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如果人工智能只是拿來“炫技”,而不是真正為用戶所需,這樣的人工智能將很難長久。
聲明:電子發燒友網轉載作品均盡可能注明出處,該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權利均不因本站轉載而轉移。作者如不同意轉載,即請通知本站予以刪除或改正。轉載的作品可能在標題或內容上或許有所改動。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