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吉利,正式迎娶了對方的小女兒。雙方合資組建的smart全球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成立。
合資公司注冊資金為54億元,雙方各持股50%,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資的形式獲取相應股份。合資公司董事會將由6名成員組成,吉利控股和梅賽德斯-奔馳各委派3名。
在研發上,雙方各有分工,全新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吉利控股將全面參與合資公司全球管理運營。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并銷往全球。
現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吉利控股具有雄厚實力。期待與吉利控股的持續合作,共同將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向全球市場?!?/p>
自此,李書福對smart追逐十四年夢圓背后,是三項聘禮說動了老丈人戴姆勒心目中最柔軟的地方。
smart全球總部項目落戶寧波戰略簽約儀式現場
嫁女
等好久就終于等到今天。
吉利汽車對于smart執著已久。
1997年,喜愛奔馳的李書福就結合紅旗的底盤和復刻的玻璃鋼車身,自制了一款“奔馳280”。
2006年,李書福就曾盯上了奔馳汽車的時尚車型smart,但對方根本看不上吉利集團,一上來就提出了讓他難以接受的苛刻條件。
2018年2月,李書福購得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今天,吉利又將smart迎娶進門。
鐘師告訴出行一客,在歐洲,小型車適合采用純電技術。車子越小,自重越輕,同樣的電池就能驅動更長的續航里程。
有趣的是,根據新車型開發規劃,smart未來產品陣容將擴展到快速增長的緊湊型細分市場,而此前smart主打的是微型車市場。這就意味著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的車身和空間都或將變得更大了。
smart
工信部新型工業化能力建設“長風”計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智庫成員張翔對出行一客表示,smart長得好看,又是高端出行車型,國產化后其在都市消費者中會頗受認可,很合適作為新手的第一輛車,或者家庭都市通勤的第二輛車。
作為歐洲市場首款量產電動汽車,smart在全球范圍內擁有220多萬用戶。早在2002年,在智能手機出現前,smart產品就已實現了與智能手機的互聯。
吉利許給了smart美好的未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期許道,smart是全球城市出行與時尚交通的領導者。合資公司將在未來實現smart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商業成功。
聘禮
商業成功,這或許觸動了老丈人戴姆勒心目中最柔軟的地方。
體系化運營能力,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禮之一。
老丈人曾這樣感慨,這是smart品牌發展歷史上一個全新篇章的開始——新的篇章將記載新的車型、進入新的細分市場、開啟業務增長的新階段。前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如是說。
在這背后,成立21年來,smart并未給予戴姆勒正面的財務匯報,于此同時業績承壓的戴姆勒,不得不削減成本提高收益。但對吉利而言smart自帶的精品小車認知,正好契合其產品線規劃及圍繞出行服務的需求。
具體來看,吉利控股將全面參與合資公司全球管理運營,扮演輸出綜合體系能力的關鍵角色,把研發、制造、供應鏈等領域的優勢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資公司。
運營多個全球汽車品牌的成功經驗,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禮之二。
此前吉利先后收購了Volvo,讓其在中國市場有了一席之地,引入路特斯準備將其在華復活;出海并購寶騰,作為前進基地出海東南亞,有了跨國、跨文化的合資經驗。
其中馬來西亞一汽——寶騰2019年銷量突破十萬輛大關,重奪馬來西亞汽車市場亞軍寶座。在這背后,是吉利從簡單產品貿易,走向“產品、技術、人才、管理”的全產業鏈輸出的質變。
馬來西亞寶騰丹絨馬林工廠
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禮之三。
不同于此前有媒體爆料的武漢,雙方將婚房選在了浙江寧波。
吉利放出話來“要在寧波,打造中國‘狼堡’?!睋?,吉利在寧波注冊員工3萬多人,其中1/3是來自全球研發人才,到2022年將增至5-6萬人。
“狼堡”即沃爾夫斯堡,德國北部城市。有占地25公頃的汽車城,是大眾汽車集團的總部所在地,被視作德國乃至全球汽車業的重要技術策源地。
寧波杭州灣新區目前已形成了從汽車研發、試制、制造、檢測到人才培育等的全產業鏈;依托完善的產業鏈、研發創新等資源的聚集力爭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科技革命的自主創新新坐標。目前,寧波正在打造綠色、智能、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鏈,形成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火熱的婚戀市場
有野心不止吉利一家。
中國汽車市場是高度國際化的市場,中國品牌汽車公司近幾年在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等方面展開了大膽探索與實踐,已在制造和部分研發領域走在全球前列。
據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產業藍皮書指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巨
大。預計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將達到600萬輛,相比2018年約增長2倍。國際能源署(IEA)分析判斷表明,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300萬輛。這讓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策源地——中國成為各大巨頭的必爭之地。
去年11月,長城汽車(601633.SH/02333.HK)和寶馬集團也合資成立了光束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半持股。生產基地2020年開工,2022年建成。項目總投資51億人民幣,建設規模為年產16萬輛燃油乘用車全出口制造及純電動乘用車研制。
有不錯美譽度的舶來品小車,走電動化路線,全球汽車巨頭都看上了中國這片熱土,并都選擇了民營車企攜手布局謀篇。
面對汽車技術新四化(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出行服務),哪怕是全球巨頭也家里難有余糧。政策趨緊的歐洲,并沒有迎來如同中國般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井噴。選擇一家合適的伙伴成為加速布局、追趕趨勢的必要手段。
事實上,伴隨新能源購車補貼逐步下降,純電動汽車的價格將恢復市場定價。消費者將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選擇不同續航里程及尺寸的車型。在這一背景下,價格相對優惠,又能在城市拿到新能源車牌照、享受停車優待、充電優惠的小型新能源車,或將進一步迎來增長期。
一位全球知名咨詢公司合伙人對出行一客記者表述,緊湊型純電小車在特定場景下具有獨特競爭優勢,但最關鍵的是要有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加持。
或許,兩年會的亞運會上,這款精靈小車將有自己的特有舞臺。
據悉,圍繞亞運會的出行場景,吉利將在亞運村和會館之間實現L4級的無人駕駛。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告訴出行一客,亞運會結束后,吉利對杭州及亞運園區內智能出行解決方案將持續使用和展示,以便助力杭州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最智慧的出行城市。
據出行一客了解,亞運會主場館及周邊地區或將成為杭州率先實現5G覆蓋的區域,吉利方面的技術人員已經與當地主管部門展開接洽。這將促使吉利超越一般車企,擁有參與城市智能交通場景技術落地的機會,從而拿到后期得以參與制定相關標準的入場券。
據悉,吉利控股的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團隊近2000人,而吉利汽車是首家大規模投資汽車核心芯片研發的車企。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多個品牌共有22款車型搭載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累計銷量超150萬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