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擾是指有害信號從一個線網傳遞到相鄰線網。任何一對相鄰線網之間都存在串擾。一個線網包括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連接了系統的一個或者多個點。
噪聲容限通常設為信號電壓擺幅的15%。而在這15%的擺幅有1/3和串擾有關,也就是5%.疊加是分析信號完整性的一個重要原則,在研究串擾是尤為重要。
疊加是所有線性無源系統的一個性質。一旦靜態線上出現噪聲,此噪聲就和信號一樣,感受到相同的阻抗,并且在靜態線上阻抗突變處同樣會產生反射和失真。
耦合信號傳播是信號線和返回路徑之間會產生電力線,圍繞在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導體周圍也有磁力線匝,他們會延伸到周圍的空間。離的越近場強越大。如下圖
? ? ? ? ?
靜態線上有噪聲唯一的途徑就是動態線上的信號電壓和電流發生變化。因此,減小噪聲的途徑可以減小動態線電壓變化(但一般不能是實現,因為會達不到設計要求),因此最主要的途徑就是使線網之間的距離足夠遠,這樣就把它們之間的邊緣場減小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遠端串擾和近端串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圖分別是靜態線串擾的波形。受擾傳輸線上由互容產生的感應電流分為兩部分分別流向近端與遠端,由互感產生的感應電流從遠端流向近端,這是因為互感產生與源電流方向相反的感應電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端串擾迅速上升到一個固定值,并且保持這一值得持續時間為耦合長度時延的兩倍在下降(加上近端和遠端均端接,因此沒有考慮反射),顯然解決近端的唯一辦法只能加大走線間距。與近端相比,遠端也有一個明顯不同的樣式。信號在動態線上走過一個單程的時間才會有遠端噪聲,他出現迅速,而且持續時間很短。脈沖寬度就是信號的上升邊長。因此減小遠端可以減小耦合長度,拉長上升邊,加大走線之間距離。
電容電感矩陣:
如果有多條傳輸線,可以用下標來標記每一條線。在這個線集合中,每對導線之間都有電容,因此兩兩成對形成電容矩陣。如五條傳輸線的電容矩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電容矩陣中,對角線元素是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之間的電容,非對角線元素是耦合電容。其他值是對稱值,比如C14=C41
? ? ? ? ? ? ? ? ? ? ? ? ? ? ? ? ? ? ? ??
矩陣元素越大,容性耦合越大,兩條導線之間的邊緣場就越強。 電感矩陣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們只要知道電容和電感矩陣合在一起,就包含了一組傳輸線間耦合的全部信息,根據矩陣就可以計算出兩條或更多條導線之間的串擾,根據這個建立spice等效電路模型。
串擾飽和長度:靜態線上產生的噪聲電壓量和電流與信號上升邊無關,只取決于單位長度互感,容性耦合電流只取決于單位互容。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四 個重要性質:
1、瞬時耦合電壓、電流值取決于信號強度
2、瞬時耦合電壓噪聲和電流取決于以單位長度互容和單位長度互感為測度的單位長度耦合量。
3、信號傳輸速度越快,瞬時耦合總電流越大。
4、信號的上升邊并不影響總的瞬時耦合噪聲電壓或者電流。
信號從驅動器出發進入耦合區,從攻擊線流入受害線的的耦合噪聲開始增大,近端噪聲開始出現并持續增大,只要有更多的上升邊更多的進入到耦合區,近端噪聲就會持續增大。當近端噪聲增大的持續期間等于信號上升邊。在這個期間之后,近端噪聲已經飽和,達到最大值。最后當信號前沿的起始端離開耦合區域是,從攻擊線流到受害線的耦合電流開始減小。當然信號前沿的起始端需要一個TD的時間長度走過耦合區域。一旦傳輸線遠端的耦合電流減小,就需要另外一個TD時間才能返回到傳輸線的近端,表現為近端噪聲開始減小。這樣,近端噪聲從開始到開始減小,經過了2TD時間。所以飽和條件就是RT=2TD。這個條件要求只要區域足夠長,使得近端噪聲能達到飽和。
?這個理論太多了,搞不懂了。總之解決辦法主要是兩條 防護線和增加距離。主要是從這兩個方向入手,串擾一定能夠得到一定解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