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我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元,市場前景巨大。我國已有1700余家企事業單位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產業門類基本齊全,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年總產量已經超過20億只,傳感器產品達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國內傳感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傳感器銷售額接近1400億元。
傳感器與通信、計算機被稱作為現代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傳感器技術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同樣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第三次信息浪潮沖開了傳感器春天的大門。當前,我國在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大環境和背景下,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推進與實施,為傳感器技術開辟了巨大的空間,也為產業化注入了“興奮劑”,增添了新的活力,這充分預示著春天來了,夏天已不遠。
今天,小編整理了20家在傳感器領域名列前茅的上市公司,現根據其最新收入和市值進行排名(2016年1-9月總收入):
第1名:歌爾聲學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中市值最大的聲學企業。主營業務為電聲器件、電子配件和LED封裝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為全球頂級廠商提供產品與服務,客戶涵蓋三星、LG、松下、索尼、谷歌、微軟、繽特力、思科等。
總市值:458.2億
2016前三季度營收:126.0億元,同比增長38.57%;凈利潤10.36億元,同比增長21.34%。
第2名:大華股份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監控產品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2008年5月成功在A股上市。
總市值:411.7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79.69億元,同比增長36.68%;利潤10.70億元,同比增長40.51%。
第3名:航天電子
航天時代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航天電子)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電子對抗、航天制導、航天電子元器件專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營民用航天與運載火箭及配套裝備、計算機技術及軟硬件、電子測量與自動控制、新材料、通信產品、記錄設備、儀器儀表、衛星導航與衛星應用技術及產品。其子公司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
總市值:191.3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75.63億元,同比增長19.24%;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18.73%。
第4名:華天科技
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007年11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華天科技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
總市值:134.7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9.87億元,同比增長40.71%;凈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11.79%。
第5名:東風科技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科技”),是以汽車零部件研發、制造、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占公司總股本的75%。公司創立于1997年6月,由原東風汽車公司儀表公司改制組建東風汽車電子儀表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總市值:49.07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5.87億元,同比增長8.52%;凈利潤7774萬,同比減少-43%。
第6名:航天機電
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航天機電”)成立于1998年5月28日,是上海航天工業總公司、上海舒樂電器總廠(現更名為上海航天有線電廠)、上海新光電訊廠和上海儀表廠(現更名為上海儀表廠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企業依托航天高科技優勢共同發起,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上市)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車用空調、傳感器、電機、控制器、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系統集成等。
總市值:155.8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5.50億元,同比增長59.67%;凈利潤9347萬,同比增長0.00%。
第7名:通鼎互聯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99年,占地2100多畝,總資產118億元,是專業從事通信用光纖光纜、通信電纜、鐵路信號電纜、城市軌道交通電纜、RF電纜、特種光電纜、光器件和機電通信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并涉足房地產、金融等多元領域的國家級優秀民營企業集團。
總市值:206.1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1.03億元,同比增長18.84%;凈利潤3.93億,同比增長181%。
第8名:華工科技
華工科技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其下屬有華工激光、華工正源、華工高理、華工圖像、海恒化誠等企業。
總市值:148.5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24.51億元,同比增長28.04%;凈利潤1.68億,同比增長53.24%。
第9名:科陸電子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于2007年3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科陸電子主營電工儀器儀表與電力自動化,生產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液位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流量開關傳感器、速度傳感器、稱重傳感器等。
總市值:113.3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20.39億元,同比增長37.81%;凈利潤6990萬,同比減少-47%。
第10名:士蘭微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士蘭微)1997年成立,是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以及半導體微電子相關產品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在的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產品。
總市值:83.19億元
2016前三季度菅收:17.20億元,同比增長21.18%;凈利潤6064萬,同比減少28%。
第11名:機器人
機器人在工業物聯技術及應用主要包括:光纖傳感器、無線傳感網、云計算等。
總市值:365.7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12.46億元,同比增長8.87%;凈利潤2.48億,同比增長7.19%。
第12名:紫光國芯
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晶源電子,是國內壓電晶體元器件領域的領軍企業,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002049。2015年,在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統一部署下,紫光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改稱紫光國芯。
總市值:213.5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9.96億元,同比增長5.97%;凈利潤2.76億,同比增長4.64%。
第13名:蘇州固锝
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6年11月16日,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二極管行業最完善、最齊全的設計、制造、封裝、銷售的廠商。
總市值:76.87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8.54億元,同比增長44.09%;凈利潤7980萬,同比增長502%。
第14名:漢威電子
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國內最大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制造商,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公司產品大類分為氣體傳感器、氣體檢測儀器儀表及監控系統。氣體傳感器產品主要分為紅外類、電化學類、催化類、半導體等四大類。是國內唯一具備四大主流氣體傳感器生產能力的制造商。
總市值:66.52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7.86億元,同比增長53.48%;凈利潤5965萬,同比增長15.02%。
第15名:中航電測
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控股企業,2010年8月27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是以研制電阻應變計、精密電阻、應變式傳感器、稱重儀表和軟件、航空機載和地面測試系統及系統解決方案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
總市值:105.6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7.48億元,同比增長1.51%;凈利潤34.69%,同比增長10.29%。
第16名:三諾生物
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利用生物傳感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快速檢測慢性疾病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創立于2002年,其位于長沙的三諾生物麓谷生物傳感器產業基地是亞洲最大的血糖儀及試條生產基地。
總市值:69.60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5.65億元,同比增長15.60%;凈利潤1.19億,同比減少4.80%。
第17名:新聯電子
南京新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廠家之一,現已形成用電信息采集、電能云服務、智能配電設備及系統、低壓成套、電力通信檢測等業務領域,專注于向電網企業和電力用戶提供綜合電能服務及解決方案。
總市值:82.99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4.35億元,同比減少14.04%;凈利潤6500萬,同比減少30%。
第18名:上海貝嶺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不但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參股華虹NEC后更加突出了在集成電路方面的實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市值:101.1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72億元,同比增長1.10%;凈利潤3902萬,同比增長6.64%。
第19名:晶方科技
蘇州晶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致力于開發與創新新技術,為客戶提供可靠的,小型化,高性能和高性價比的半導體封裝量產服務商,晶方科技現已進入蘋果產業鏈。
總市值:78.94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3.50億元,同比減少22.47%;凈利潤3026萬,同比減少68%。
第20名:威爾泰
上海威爾泰工業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壓力、流量、溫度等測量儀表和調節閥、電動執行機構等控制儀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自動化工程服務。2006年8月2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058。
總市值:36.75億元
2016前三季度營收:6382萬元,同比減少3.04%;凈利潤-36.27萬,同比增長0.00%。
總結
收入超百億:前三季度收入超百億的只有歌爾聲學一家
收入超10億的共有8家:大華股份(79.69億)、航天電子(75.63億)、華天科技(39.87億)、航天機電(35.50億)、通鼎互聯(31.03億)、華工科技(24.51億)、科陸電子(20.39億)、士蘭微(17.20億)
收入破億的共有7家:紫光國芯(9.96億)、蘇州固锝(8.54億)、漢威電子(66.52億)、三諾生物(5.65億)、新聯電子(4.35億)、上海貝嶺(3.72億)、晶方科技(3.50億)
收入未破億:威爾泰(6382萬)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