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悄然來襲,全球工業進入了傳統產業與信息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嶄新階段,而作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關鍵基礎,工業互聯網帶給企業的變化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其還將在企業經營模式、資產管理模式、核心競爭力培育等多個方面進行大的升級。
因此,從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對工業互聯網建設的重視程度都已經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5月17日賽迪在北京發布“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產業白皮書暨十大工業云平臺排名”,白皮書從云平臺的產業內涵、發展現狀、突出問題、發展趨勢、2018中國十大工業云平臺等方向做深入分析,這也為產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內工業互聯網概況:尚屬初期階段,上升空間巨大
所謂工業互聯網,其實就是開發和運行各種工業互聯網應用功能的云平臺,面向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一套服務體系。
長久以來,我國的傳統制造業憑借人口紅利一直以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制造為主,這便導致了我國制造業在產品創新升級、商業模式改進、技術研發投入上的先天不足。
對制造業而言,工業互聯網其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工業領域基于云端的供應鏈精細化管理、連續的在線監測、生產設備運行的優化、能源數據管理、工業安全生產等都將大大提高企業的發展潛力,優化資源配置,重構工業產業格局。
賽迪發布的《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表示,計算資源虛擬化日漸成熟,奠定了工業云發展的基礎?;ヂ摼W數據的規模化、多樣化加快了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的發展。應用場景以及市場需求也持續推動著產業的發展。
就發展階段而言,國內工業互聯網處于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快速發展期,中國互聯網正從消費型轉向企業型。不過還處于起步階段,或者稱之為“淺水區”,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十分有限,但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互聯網產業強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互聯網云平臺產業鏈結構而言可分為數據采集層、IAAS層、PAAS層、SAAS層。其中,數據采集層是基礎,IAAS層是支撐,PAAS層是核心,SAAS層是關鍵。白皮書還指出目前較為成熟的是IAAS層,但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大,另外三層的利潤將逐漸上升,將成為產業利潤的主要獲取者。
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各行業企業紛紛布局,這包括互聯網企業、生產制造商、設備制造商在內的來自產業鏈不同階段的企業紛紛跑馬圈地,推動中國制造業正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云化發展。
玩家云集,姿態各異:工業云平臺百舸爭流在所難免
目前,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制造業生態正成為產業競爭的“風口”,2018年的跑馬圈地正愈演愈烈,一場“發展的腥風血雨”已經在所難免。
工業云平臺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各路玩家依托自身情況,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云平臺。為此賽迪根據平臺實力、專業能力、技術創新、發展潛力這四大要素發布了“中國十大工業云平臺”,十家平臺雖說都在發力工業互聯網,但彼此的優勢和領域卻各有不同,為此白皮書也對這十家平臺各自的領域進行了匯總。
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已經參與到很多能源、化工、重工業等不同制造業領域,幫助企業實現數據知識圖譜構建、業務智能算法平臺以及業務可視化平臺的構建。
華為旗下的FusionPlant提供完整的云計算資源及架構,提供包括設計、生產、物流、銷售在內的全鏈式智能服務。
騰訊云為企業提供云服務器和黑石物理服務器足見內網混合云架構,定制化解決遷移問題,并通過藍鯨智云集成平臺幫助企業轉型。
浪潮云面向通用裝備制造業、專用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八個行業,為企業構建設計仿真、生產管理、工藝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八個領域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生產模式和管理方式進行變革,目前看來,其發展潛力非常大。
除此之外,根云、航天、徐工、海爾、智能云科、用友也入選“中國十大工業云平臺”,這十個不同玩家來自不同的領域,彼此各有所長,在工業互聯網的布局方面也都有各自的側重點。就目前來看,浪潮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目前行業發展勢頭最猛,潛力最大的平臺,那么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
以己之長,搶占先機:平臺搭建與推廣能力盡顯
前面我們講到,處在不同產業鏈環節的企業依托自身優勢涉足工業互聯網,而判斷一家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首先要從大的行業背景出發,來看企業是否具備戰略、自身特點等方面占據優勢。
凡事皆有因果,浪潮云能入選“中國十大工業云平臺”,并且被很多人認為是潛力最大的平臺,其背后自然也有著通用的商業邏輯。
根據賽迪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傳感器對云平臺發展有較大影響、混合云平臺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解決方案完善成為云平臺競爭的焦點,這是未來工業互聯網有三大發展趨勢。
而對于工業云平臺來說,最基本的其實就是平臺的搭建和推廣這兩個問題。
先說搭建方面的情況。
得益于云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先進制造業的模式經驗這三個方面,浪潮云在工業云平臺的搭建方面優勢明顯。
首先是云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依托浪潮云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具有安全可靠的云平臺支撐能力,以及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大數據綜合實力排名首位,擁有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工程實驗室等研發平臺。2017年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申請并受理專利645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83%,位居全國第一。
浪潮云可以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工業系統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一步加快企業上云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申請并受理專利645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83%,位居全國第一。
其次是在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方面,浪潮云有豐富的跨國ICT公司合資合作資源,與Odoo等國際知名企業展開合作,發力發展中小企業SaaS服務業務、網絡設備、工業物聯網、Power服務器以及工業大數據等多個方面,提高自身信息化服務水平。除此之外,工業網關、工業路由器、工控機、工業PaaS、工業APP等方面也與許多國內這一領域頂級企業展開合作。
最后是先進制造業的模式經驗。通過工業互聯網建設自身實踐,使浪潮服務器成為全球先進制造的典范。浪潮服務器全球市場前三、中國第一,云服務器全球第一,而這離不開強大的協同設計、供應鏈及自動化產線等能力。
30多年服務企業信息化的經驗,設備連接數達到數百萬,云化軟件和工業APP超過300個。浪潮服務器智能工廠全面應用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從柔性化生產到交付服務的全過程智能化,這也使得浪潮云可以更“懂”企業用戶的實際需求,熟悉制造業應用場景,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對解決方案進行完善,進行個性化定制更好地滿足企業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實際需求,可復制性極強,便于進行規模化擴張。
接下來是工業互聯網的推廣能力方面。
前面我們提到過,浪潮云的業務包括通用裝備制造業、專用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全國八個行業,了解不同類型企業的推廣需求。
具體來說,在核心架構能力方面,浪潮云可以為企業提供完善的邊緣側設備接入、控制和計算的能力,已認證的十余種邊緣網關,能力涵蓋通用機床、數控機床、電力設備、燃氣設備等各種裝備及相關工業協議。平臺提供了基于MQTT等協議的互聯網安全接入、大數據處理、微服務支撐框架等云服務能力,并提供開放的開發環境及工業應用商店。
可以說,關于工業云平臺的搭建和推廣這兩個基本問題上,浪潮云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其搭建的云平臺之上可以匯聚各類工業資源,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和業務服務,打通制造業各環節之間的數據壁壘,形成“生產要素即服務”的服務能力,從而實現資源的快速配置,給予合作伙伴一個完整的方案產品交付,而不是簡單的集成。
而且,根據賽迪白皮書所指出的產業發展風向來看,浪潮其實在在未來三大發展趨勢上都已經搶占先機,可以想象,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深入進行,浪潮云也將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