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綜素
1.1?介紹
擾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耦合到電氣設備和散播開來。本節講述了不同的耦合方式,或者說耦合機理。本節還講述了哪些參數會決定耦合干擾信號的大小。在本文末尾,還給出了一個列表,用來說明對每一種耦合所應采取的措施。
清楚地了解各種耦合機理,影響耦合的參數,以及合適的基本解決方案,對于在工業設備中明確并正確選擇 EMC 措施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1.2 本文內容
干擾耦合機理;
電流耦合;
感性耦合;
容性耦合;
輻射耦合;
電磁波感應;
對各種耦合都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2.干擾耦合機理 2.1?綜述
為了在規劃和服務過程中使用正確的EMC措施,您需要了解耦合干擾的類型,效果以及傳輸方式。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處理相關問題。
一般來說,關于在電磁場中進行能量傳輸的物理定律都適用于耦合過程。
2.2?傳輸方式
干擾信號可以通過一根導線(定向的) 或者通過空間(非定向的/輻射的) 來進行傳輸。干擾信號通常以線路定向干擾和輻射干擾的形式同時出現,并且耦合到輸入,輸出,電源以及數據線。
2.3?波長“尺寸”
如果干擾變量的波長大于源和接收器的特征尺寸,電磁場傳輸機制被分別進行監控。
與公共阻抗在重要的電路(源和接收器)的電流耦合;
與源以及接收器的公共磁場的感性耦合(低通場耦合);
與源與接收器之間的電場的容性耦合(低通場耦合);
2.4?“短”波長
如果干擾信號的波長等于或者小于源和接收器的特征尺寸,則必須監控電磁場上的耦合。下面的機制在其中發揮作用:
和線路中的電磁波活動相伴的電磁波感應;
通過空間進行的輻射耦合;
2.5?耦合機理
通過以下機理發生干擾耦合:
3.電流耦合 3.1 機理
電流耦合屬于線路定向耦合。在線路段被不同的電路所共享的時候,會發生這種現象。每當其中一個電路的電流發生改變時,就會在公共線上產生電壓變化,這樣就?使得各個電路相互影響。
電流耦合通常發生在以下電路中:
不同電路到同一電源的耦合;
在工作電路和接地電路之間的耦合(大地電路耦合);
通過一個公共參考導體系統來使不同的電路進行耦合;
3.2?舉例
下面給出了具有一個公共參考導體的兩個電路的圖示。
字符定義:
當一個電路按如上圖所示的方式進行接線時,開啟電路 1 中的接觸器會導致公共線?阻抗 ZL 上的壓降。這個壓降會以干擾信號的形式覆蓋電路 2 中的正常信號。
3.3?干擾的大小
干擾的強度取決于公共導體的阻抗和電流改變的程度。
注意:過高的瞬態干擾電流會產生極大的壓降。
在一個公共導體上因電流改變而產生的壓降:
字符定義:
?
(1)實際電阻 RL
直流歐姆電阻 RL 對頻率在千赫茲范圍內的電流有效。使用一個橫截面足夠寬的線路會解決這個問題。
(2)趨膚效應電阻 RSK
因為趨膚效應而增加的電阻,其變化值遵循以下公式:
字符定義:
(3)線路感應系數 LL
自感應系數 LL 取決于線路的幾何尺寸以及到地的距離,在使用了表面積更大的導體以后可以減少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在使用了標準的信號線路和配線的情況下,它的值約為:
(4)線路幾何尺寸的影響
在下面的圖示中,給出了線路幾何尺寸對取決于頻率的有效電阻 R 的影響。左面的圖表示具有圓形橫截面的導體的情況,右面的圖則對應具有矩形橫截面的導體的情況。
注意:可以通過采用表面積更大的導體來降低有效電阻,從而降低高頻干擾電流的影響。
4.感性耦合 4.1?機理
感性耦合-抑或有時被稱為變壓器耦合-是一種經由電磁場進行的耦合。這種耦合在彼此并行的線路之間發生。一條線路中的電流變化會引起電磁場的波動。電磁場會影響并行線路,并在其中引起感應電壓。這樣一來就會有電流流過,產生干擾信號,從而覆蓋掉原來的有用信號。
電感性耦合產生于電纜,線束和電纜管道中的并行線路。
眾所周知的干擾源包括:
具有較高的和波動的工作和干擾電流?(短路電流) 的導體和電氣設備;
雷擊放電電流;
電容開關;
焊接電流發生器;
下面的電路圖給出了電感性耦合的產生方式。由啟動較大的負載或者短路而造成的?電路 1 中的電流變化,引發了磁場的波動。
4.2?干擾的大小
由電感性耦合引起的干擾電壓,取決于兩個導體間的感應耦合系數MK,以及在電源線中的電流變化率di/dt:
4.3?感應耦合系數 MK
感應耦合系數MK取決于電路的布局。如果整個電路通過一個標準變壓器緊湊地排列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耦合系數最大。
4.4?距離-電纜間距的影響
下面關于兩個電路之間發生的電感性耦合的計算,表明了電纜間距對感應干擾電壓量的影響:把兩根電纜之間的距離從 4 mm(緊湊結構)增加到10cm,在被干擾電路中的感應電壓下降了98%!
并行電纜的長度l=100m;
電源線的開關電流I=100A;
電流浪涌的持續時間t=10μs;
在被干擾電路中的感應電壓取決于:
? 5.?電容性耦合 5.1?機理
電容性耦合是通過電場進行的耦合。它發生于相鄰電路之間-比如在較大的電源線電流和信號線電流之間。在這兩個電路之間,如果電位差發生波動,那么就會有電流流過位于它們之間的絕緣介質,比如說空氣。彼此相臨近的兩條線路可以看作是一個電容器的兩極,用耦合電容CK表示。
對于這種耦合來說,眾所周知的干擾源包括:
關斷電源線;
感應開關;
雷擊放電;
靜電放電;
下面的電路給出了電容性耦合的形成過程。電路1代表一個具有較高電流的電源線,電路2是一個模擬測量線路。當高電流的電源線關斷時,在兩條相鄰的線路之間的電位差發生了變化。干擾電流iK從耦合電容上流過。
字符定義:
5.2?干擾大小
由電容性耦合所引起的干擾電流 ISt,其大小取決于位于兩個導體之間的耦合電容CK,以及電源線上電壓變化 du/dt 所持續的時間。
在敏感設備 ( 電路 2) 中產生的干擾電壓取決于:
注意:在敏感設備中產生的干擾電壓和該設備中的阻抗值成正比。與此同時,這個阻抗又隨著干擾信號頻率的增加而增加。這樣就使得雙方之間存在著彼此影響的關系。
帶有高值阻抗的傳輸線路,和低阻抗線路相比,對干擾更為敏感一些。
如果“連接夾”處干擾電容上的電壓頻率增加,那么干擾電流會隨之而增加。
在高頻干擾中,比較大的耦合電容會引起彼此間互相感應的電路之間的短路。
5.3?耦合電容CK
耦合電容 CK 隨著線路之間并行長度的增加而線性增加,與此同時,根據相應的計?算方法,耦合電容隨著線路之間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注意:當線路間距離為 20 cm 時,CK發生變化的程度很小。
6.?輻射耦合 6.1?機理
當一些系統部件被與該部件尺寸相匹配波長的電磁波所激發時,就會輻射能量,并通過電磁場向接收器傳播。由環路,偶極子或者單地線構成的天線就屬于此類敏感部件。
在這種情況下,眾所周知的干擾源包括:
屏蔽不夠充分的高頻設備;
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廣播設備;
熒光燈;
無線電話機,蜂窩電話(移動電話);
6.2?干擾的大小
激發和輻射的強度,取決于部件尺寸和波長的比例。接收的電壓量可以通過如下公式來進行估算:
字符定義:
注意:
在干擾信號的頻率達到30兆赫茲或者更高時,輻射耦合會比較顯著。
如果“天線”的長度是波長的整數倍,那么干擾效果會最強。
7.?電磁波感應 7.1?機理
如果信號波長小于部件的尺寸,也就是說信號為高頻的情況下,電磁波感應是并行線路的容性耦合與感性耦合的結合形式。
在這種情況下,運動的電磁波會產生一個電場和一個磁場,從而成為干擾源。在線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分布,取決于下面給出的其他各種因素:
線路的波阻;
線路的終接電阻;
如果在連接點的波阻發生了變化,或者波阻和終接電阻不一樣大的話,在線路中或者末端就會發生信號反射。這種反射會把原來進入的電磁波覆蓋掉。
在漫游場范圍內的線路屬于敏感設備。在個體線路之間的耦合,通過線路各自的局部波阻力來實現。
7.2?干擾大小
耦合干擾的大小,取決于被干擾線路的阻抗。在相關的導體理論中,已經有關于比率計算可以用來參考。
8.?對各種耦合都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根據干擾傳播(耦合)的類型,可以相應地采取各種措施來弱化或者消除干擾。關于各種措施的詳細說明,會在下一篇給出:
審核編輯:黃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