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米上市一周年,去年7月9日港交所交易,如今迎來周年大考,只是在資本市場可以用糟糕來形容,相比17港元發行價到現在9.61港元,跌幅為43.5%,相比最高22.2港元到今天跌幅為56.75%。不禁讓筆者想起曾經的豪言壯舉,要讓首日投資者賺翻倍,倘若當天買進,投資者一年后資產損失近半,與賺翻倍言論形成巨大反差。
上市一周年,市值相比高位腰斬
作為擅長營銷的小米來說,創業7年營收就突破千億,這樣成長速度堪稱奇跡。作為國內發展迅猛的科技企業,在上市之初吸晴無數,特別關于估值各種爆料和預測,聲稱估值千億美元,甚至一度被傳出估值2000億美元,高估值消息滿天飛,把小米推向風口浪尖,最終17港元發行,市值約540億美元。
遺憾的是的上市首日就破發。然而,網絡上關于雷軍放話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的投資人賺一倍言論迅速傳開,導致隨后幾個后面幾個交易日上揚,于2018年7月18日一度沖高至22.2港元,以2019年7月3日已發行股份為240億計算,對應市值為5328億港元。
時至今日,市值不但沒有觸及千億美元,且距千億美元越來越遠,下跌后市值僅有2310億港元(296億美元),相比高位大幅縮水,甚至干不過做醬油的海天味業。雖然小米不斷回購表達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也寄望回購修復市場信心,但市場表現依舊疲軟。
對于小米來說,面臨諸多困難,全球智能手機紅利開始褪去,全球智能手機下滑大環境下。依據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下滑6.6%,華為等競爭者則一路高歌猛進,華為出貨量則同比增長50.3%,vivo同比增長24%。此外,依據華為與小米公布數據來看,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在第一季度為5900萬臺,而小米出貨量為2790萬臺,兩者差距巨大。在?環境不樂觀的情況,華為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小米要想獲得更多市場還是有較大壓力。
手機面臨巨大競爭壓力,但小米來自AIoT營收則增長迅猛,IoT與生活消費營收在2018年同比增長87%至438億。但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IoT光鮮數據也隱藏潛在風險,營收規模與增長迅猛背后主要集中在智能電視、手環等生態產品快速增長,依據小米年報披露數據顯示,智能電視及筆記本營收182億元,占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的41.55%,那么其他生態鏈產品顯然沒有那么出彩。
需要肯定的是,小米IoT與生活消費業務所取得的驕人成績,2015年50億增長到2018年438億,四年間的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這樣增速其他廠商無法比擬,并躋身智能家居第一陣營。還有米粉忠誠度也很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擁有超過5臺小米IoT設備用戶約為230萬名,同比增長109.5%。其次,IoT平臺連接了1.7億臺設備,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生態平臺之一,在智能硬件生態規模具有里程碑意義。與此同時,今年是啟動手機+AIoT雙戰略,并表示在未來幾年將投入100億元支持AIoT,全面All in AIoT。
小米所互聯網營銷思維和渠道網絡,擅長打造爆品,推動生態鏈企業營收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智能電視、手環、空氣凈化器等生態產品快速增長,AI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千萬,智能電視連續兩個季度出貨量在國內第一,推動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56.5%至120億元。
當然,靚麗的數據背后,銷售成本也是大幅飆漲,2019年第一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消費成本同比增長54.1%至106億,銷售成本占比88.3%,當然也能看出走大眾化價格策略,以更低的門檻讓各種智能設備進入消費者手中。
需要指出的是,具有規模優勢的生態鏈企業大力推進自有品牌發展,減少對小米依賴,諸如華米自有品牌在2018年出貨量是2017年的近三倍。今年第一季度,華米自有品牌營收超過總營收四成,且自有品牌產品和其他產品占總收入41.3%。
還有云米在2018年銷售和營銷費用大幅飆漲,同比增長298%,線下體驗店數量由2017年400家擴充到1500家,到今年第一季度達1600家,可以看出云米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設,已降低對小米依賴。綠米也在積極拓展自有品牌,并積極加入HomeKit蘋果生態體系。
智能家居競爭日益加劇
對于智能家居方向的硬件產品,技術門檻并不高,諸如小米生態鏈推出上百種智能硬件,僅從技術層面來說,競爭壁壘并不高。諸如智能音箱,此前阿里和小米利用價格優勢,促使出貨量迅猛增長,而百度推出更加廉價版智能音箱后,依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取代阿里成為中國最暢銷智能音箱品牌,第一季度出貨量410萬臺進入全球前三,僅次于亞馬遜與谷歌。
智能家居產業競爭日益加劇,在筆者看來,整個國內智能家居競爭格局有四大陣營,分別是海爾和長虹等家電廠商,還有以BAT為核心的互聯網巨頭,也有華為與小米等手機廠商,還有眾多創新企業。四大陣營爭奪中,同為手機廠商的華為來勢洶洶,積極拓展智能家居生態建設,提出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體驗的核心戰略。
華為披露數據顯示,華為HiLink智能家居生態已覆蓋500多款智能硬件產品,整個生態觸達用戶已超3億,連接著4000萬家庭。以AI音箱作為物聯網生態入口產品,以路由器作為生態連接產品,以HiLink作為覆蓋云、端、邊、芯,實現萬物互聯的全連接架構標準,能夠端對端對整個生態賦能。另外,華為在5G方面的優勢其他競爭者無法比擬,將加速全場景智慧化戰略,這將會是小米生態鏈強有力的競爭者。
在語音生態體系下,面臨百度與科大訊飛競爭壓力。截至3月末,小米IoT平臺已連接了1.71億臺物聯網設備,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超過4550萬,是國內最具活躍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平臺之一。
不過,搭載小度助手的智能設備同比增長279%至2.75億臺。在智能語音市場深耕了多年的科大訊飛,在C端持續發力,不斷向智能硬件入侵,截至2019年6月30日,訊飛開放平臺開發者總量103萬,總應用數65萬,累計終端用戶數24億。對于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玩家來說,競爭異常激烈,小米在這殘酷的競爭格局下,能否擴大自身規模,有待市場考究。
最后
IDC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35.9%至1.5億臺。作為新興領域,需求不斷上漲且市場蛋糕巨大各界積極涌入。小米憑借生態鏈企業生產覆蓋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種智能設備,不管從營收,還是生態連接規模,亦是語音助手激活數量,在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贏家之一,只因國內眾BAT和華為等眾多頂級玩家加入,其競爭格局不亞于智能手機,今年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雖然小米生態鏈取得成績有目共睹,但小米IoT需要讓投資者更加清晰了解這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期待AIoT讓小米大爆發,抒寫新篇章。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1瀏覽量
18107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95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0文章
9607瀏覽量
18643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50
原文標題:周年大考:市值大幅縮水,小米百億押注物聯網能否突圍?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小米集團股價創新高,市值破萬億
宇樹科技在物聯網方面
芯片巨頭押注物聯網和汽車,Wi-Fi7芯片華為領跑!2024年物聯網領域十大事件
![芯片巨頭<b class='flag-5'>押注</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和汽車,Wi-Fi7芯片華為領跑!2024年<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領域十大事件](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7F/wKgZPGdf-8WACuVFAAEKXKKS1Kg09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4D/wKgaoWcUca2AJB6IAAFtIC4kjkw403.png)
三星電子第三季度市值大幅縮水
邁向百億物聯時代,貿澤電子即將亮相IOTE 2024物聯網展
![邁向<b class='flag-5'>百億</b><b class='flag-5'>物</b>聯時代,貿澤電子即將亮相IOTE 2024<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3D/wKgZombMVneAUb7dAAFrzKgobtg14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