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再帶來一次魅族 16 X 的 拆解圖賞,更清晰的看清內部做工究竟如何。
簡單說一下對魅族 16 X 的一點評價以及近幾日的一些使用感受:
1. 續航比 16th 好上不少,低功耗的高通710 處理器(性能是夠用的);
2. 全金屬一體化機身的手感非常舒服,和魅族 15 類似;
3. 和魅族 16th 系列一樣出色的拍照,尤其是夜拍,前置也很棒(國產旗艦水準);
4. 汝窯白真的很香;
5. 全系標配 6G 大內存,無論是游戲還是多任務都非常流暢;
6. 單揚聲器外放中規中矩、線性馬達震動反饋雖不及 16th,但也很不錯;
· 拆機前 ·
拆解前準備:將卡槽取出;
拆解工具:
1. 老A 拆機套裝(0.8 內五角螺絲刀頭 + 1.5 十字螺絲刀頭)
2. 撥片
3. 翹棒
4. 防靜電手套
· 拆機過程 ·
用 0.8 內五角螺絲刀將手機底部的螺絲取下:按照考拉的思維,底部有螺絲,擰下螺絲,用吸盤徒手基本上就可以打開,然而我失敗了(果然姜老的辣啊)…
用吸盤吸住屏幕向上拉,屏幕和后蓋之間就會有一個小縫,然后用撥片劃開即可。不過還是比較難拆的,在我拆過的手機中魅族 16 X 絕對算是難拆的一只(也或許是我手沒力氣)。
拆開后發現,內部的為了固定屏幕和后蓋的卡扣都比較大,所以機身才會那么緊,一方面保證其穩定性,在跌落的時候時候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屏幕和后蓋邊緣處有泡棉,一方面固定屏幕,另外在跌落的時候也起到緩沖作用,從而保護屏幕。
至此屏幕機身分離總算是搞定了,可以看到其排線布局:屏幕和機身靠一根主 FPC 排線相連接:屏幕部分是一體化設計,無法簡單的進行拆解,不過這樣也給換屏帶來便利。
取下排線上的金屬擋板,即可取下屏幕,負責固定 FPC 的擋板螺絲都是有 M 標志的易碎貼;
輕輕挑開連接即可取消屏幕(如果更換屏幕,直接換上新屏幕即可,也方便,這也是大部分手機的做法,便于手機的裝配)
屏幕和后蓋正式分離:
接下來先拆主板、副板(副板分為兩部分),我比較關注的還是Z軸線性馬達(16th 系列為橫向線性馬達)和前置攝像頭;
有意思的是,副板的電路板和揚聲器是獨立的然后拼接在一起的,并利用螺絲固定;
另外 3.5mm 耳機孔是直接鑲嵌在副板上的;
取下揚聲器就可以看到魅族 16 X 的線性馬達了;
這里說一下我的感受,因為無論是 16th 還是 16 X,我都是使用的 mBack,所以對于震動反饋還是比較在意的,16 X 的震動反饋雖然不及 16th,但是也是屬于非常優秀的那種, 16 X 的線性馬達震感很強,裸奔使用,還算是比較舒服的;
充電接口位置有獨立的金屬擋板固定,也保證了其穩固性,這是我們每天都要抽插的地方;
拆解主板
首先我們需要斷開所有的排線,每一處排線位置都要金屬擋板固定,好評
頂部元器件依次排布:距離感應器、前置攝像頭、呼吸燈。
主板兩面都有屏蔽罩遮蓋,主板的分布是非常緊湊的,所有的芯片都密集分布在主板的左右兩側。
魅族標志性設計的環形閃光燈直接鑲嵌在主板上;
接下來就是讓魅族手機拍照翻身的 IMX380 和 IMX350,擁有 3 倍無損變焦、1.55um 超大單位像素以及 F1.8 大光圈。
前置攝像頭和后置攝像頭都有排線連接在主板上,并有獨立的金屬擋板進行固定。
發布會上楠總著重強調的前置好像是全球最小前置 2000w 前置攝像頭,擁有 F2.0 大光圈、AI人臉解鎖、智能背景虛化以及美顏功能。
通過拆解可以看出,這顆攝像頭是真的很小,相比之下主攝的 1200w 和 2000w 都要小很多,這里我們魅族小卡針產考做對比。
一個有意思的發現,魅族 16 X 機身內共拆出 16 顆螺絲,不知是不是巧合呢。
最后來一張全家福吧,由于電池下方只有一條排線,所以并不需要拆卸,本次魅族 16 X 輕奢旗艦的拆解也就結束了。
· 拆機總結 ·
魅族 16 X 具有很高性價比,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 710 處理器也完全夠用、全金屬一體化機身手感更佳、續航相對來說也更好、更低的售價…
依舊不俗的做工工藝,彰顯著魅族還是哪個追求源于熱愛的魅族,喜歡在細節打磨的魅族。
-
魅族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3瀏覽量
458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