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為再一次成為焦點,僅憑一己之力就讓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多數人都認為是華為的5G太厲害,被槍打出頭鳥了。但其實華為不僅僅CT(通訊技術)厲害,在IT(信息技術)這塊也不弱,2018年也進入了Gartner剛剛發布的全球IT廠商100強Top10。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Gartner評估的IT廠商的銷售收入包含哪些內容。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到,Gartner把IT大類里面的通訊服務不算在內(應該也包括通訊設備。估計菊廠的運營商BG的收入估計都不算在里面,但手機算的,因此消費者BG和企業BG還有華為云應該都算進去了),但是部件里面的半導體,組裝部件都算進來了。
根據Gartner定義的IT VRP(Vendor Revenue Profile),Gartner保持跟蹤全球800個IT廠商的收入和結構,并且每年都要公布全球100強IT廠商的排名(G100:IT)。
2018年,只有一半的頂級IT廠商保留了2017年的排名,華為上升1名,進入TOP10。由于IT收入包含了手機,因此我們看到小米,OPPO和VIVO都進入了百強之列。
按收入排名的前五大IT供應商是蘋果,三星,谷歌,微軟和亞馬遜。我們看到他們有一個什么特點?即他們的收入都不是來自于數據中心傳統硬件領域(服務器、存儲、網絡)。也就是現在的增長主要是互聯網IT和服務以及半導體、軟件這些領域。
從增長的情況看,我們也看到強者愈強,體量越大的公司增長率基本都是正增長,而負增長的公司,體量都偏小,這樣說明體量小的公司抗風險能力比較弱。
G100:IT從2017年到2018年的變化總體上是積極的。在前100家供應商中,80家增加了他們的IT收入,15家在2018年的IT收入比2017年少,而且有5家供應商基本持平(在2017年收入的1%以內)。
2017年,我們看到了舊護衛隊的變化:IBM在最早的IT市場中獲得了規模和市場支配地位,當時服務器,存儲和咨詢服務占據主導地位。雖然這些市場還沒有消失,但前五大供應商不再在這些市場上賺取任何收入。未來可能會帶來類似的轉變,從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者主導地位轉向云和互聯網服務。如果頂級供應商的當前增長率持續下去,那么蘋果公司相對于谷歌的1250億美元優勢和超過亞馬遜的1680億美元優勢將在2022年消失。
看來云和互聯網的影響還在繼續,這塊中國的廠商也在追趕美國的進程中。不知道到時候是否也有一個廠商,能夠再度逼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甚至關閉互聯網服務呢?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3瀏覽量
253005 -
Gartner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6瀏覽量
21031
原文標題:Gartner發布2018全球100強IT廠商,華為挺入前十
文章出處:【微信號:High-end_Storage,微信公眾號:高端存儲知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