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BMS企業是否具備電芯、模組、電池包、整車系統標定能力將成為BMS未來競爭的標配和贏得客戶關鍵。
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受到了業內整車廠、電池廠以及零部件廠的廣泛關注,參加國際車展不僅成為主流更是企業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與往屆相比,此次展會新能源車型與數量有了明顯增加,但同時零部件企業梯次分級比較明顯,缺乏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實力的零部件企業已步入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進入深度洗牌期,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逐步形成寡頭壟斷。
科列技術作為唯一一家參展的第三方BMS企業,對外展示了最新的技術和BMS方案,受到業內專業人士和友商的廣泛關注。此次參展展品涵蓋爆款產品200V微型車用一體機系統解決方案、400V系統解決方案(ASIL B、ASIL C)、客車用900V系統方案(主動均衡、被動均衡)等,BMS06一體機系統解決方案是基于后補貼時代打造的第6代200V模塊,目前累計出貨量已超過4萬套,預計2019年配套超過6萬套。
同時,科列新一代高端乘用車系統方案BMU07,整體功能安全達到ASIL C,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預計未來將給公司業績帶來幾何式增長。
近幾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下,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也漸漸凸顯出來。在此背景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2011年11月頒布了《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標準ISO26262》,該標準提到的技術和方法開始被國際汽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用于解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汽車電子電器的安全問題。同時ISO 26262對系統或系統某組成部分安全風險程度的確定劃分由A到D的安全等級(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 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
伴隨著ASIL等級的提高,針對系統硬件、軟件和測試開發流程的要求也隨之增加。對系統供應商而言,除了需要滿足現有的高質量要求外還必須滿足這些因為系統中的電子電器功能故障導致的安全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基于整車生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未來功能安全技術將成為大趨勢。
科列技術從2015年開始部署導入ISO26262,2016年初啟動ISO26262 BMS項目,2016年3月順利通過ISO26262概念及系統設計階段第三方審核,是國內BMS行業首家通過ISO26262概念及系統設計階段的第三方審核企業。2018年公司基于AUTOSAR 平臺開發BMS 產品,滿足ISO26262 功能安全ASIL C 等級要求。
科列在功能安全領域取得的成就,在國內BMS行業處于領先地位,與國際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已處于同一起跑線。憑借在Autosar和功能安全領域的豐富經驗,科列技術已獲得吉利集團下一代全球化新能源乘用車平臺BMS定點供應商資格。隨著科列參與的國內功能安全標準陸續出臺,科列將引領BMS 產品的功能安全標準,功能安全將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制高點。
此次展會上,科列技術還帶來了最新的標定技術和方案,得到了各主機廠專家的高度認可,車展期間,主機廠專家專程參觀了位于上海科列新能源科技技術有限公司的標定中心,各主機廠領導參觀完后對科列標定中心給予高度評價和認可。
主機廠專家表示:主機廠開發分為整車設計、系統設計、零部件設計,每個主機廠系統設計的差異需要標定也會不同。整車是由不同零部件組成的系統,在整車標定過程中,只會涉及到夏標和冬標當時溫度的實際情況,不一定會把車輛實際運行中的各種極限工況使用的各種情況考慮到位,如此一來,就算做了夏標和冬標,也會存在未知BUG,所以需要對零部件級(電池包)做極限工況的標定。標定的目的是減少各系統之間的干擾和匹配整車設計。各個零部件標定完后,再進行整車系統的匹配,如此才可以確保整車問題降到最低和符合系統設計要求。
在某種程度上,對電池包等零部件級的標定,其意義相當于傳統燃油車供應商博世對發動機的標定,將問題關閉在實驗室階段,達到了整車設計要求。
科列技術自2016年開始加大對標定中心的投入力度,累計投入超1億,搭建起國內首家BMS研發測試及標定中心,根據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及BMS 的整車的開發流程,標定技術涵蓋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包、BMS 以及與整車系統的集成等環節,達到國際水平。電動汽車電池系統標定技術通過系統的測試標定方法、技術和平臺,使電芯、電池模組、電池系統以及BMS 和電動汽車相匹配,滿足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確保設計車型順利量產,并為動力電池系統全生命周期內安全、穩定、可靠運行保駕護航。
第三方BMS企業是否具備電芯、模組、電池包、整車系統標定能力將成為BMS未來競爭的標配和贏得客戶關鍵,經過科列標定的電池系統,可實現關鍵算法SOX(SOC、SOP、SOE、SOH)等全工況精度達到3%,同時可縮短客戶項目的開發周期、大幅降低電池系統故障率,最終提升客戶車輛的市場競爭力。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卷殘云“剩者為王”,進入后補貼時代,對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而言,不僅僅要迎合市場生產出性價比高的產品,更要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技術壁壘,強化企業綜合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未來,科列技術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不斷增強企業綜合實力,本著“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力爭未來3-5年內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供應商。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8瀏覽量
232465 -
電芯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33瀏覽量
25964
原文標題:【中天鴻鋰?高工特寫】進擊乘用車BMS 看科列技術的功能安全和標定技術儲備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前端技術的未來趨勢:擁抱創新,塑造無限可能
大趨勢下企業如何實現智能制造 | 珠海盈致
華為發布2025充電網絡產業十大趨勢
Arm 技術預測:2025 年及未來的技術趨勢
![Arm <b class='flag-5'>技術</b>預測:2025 年及<b class='flag-5'>未來</b>的<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趨勢</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F9/wKgZO2eGJE-ALiHqAAAZ_zF3tQU00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