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上海監管局獲悉,又有4家半導體企業確認將登陸科創板。
中微半導體
上海監管局顯示,中微公司擬上市交易所板塊發生變更,具體變更情況如下:中微公司根據公司發展需求,結合企業自身定位及經營情況,公司擬變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板塊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據悉,中微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設備的制造、銷售業務,公司在等離子刻蝕機、MOCVD(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氣相沉淀)等方面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在全球可量產的最先進晶圓制造7納米生產線上,中微半導體是被驗證合格、實現銷售的全球五大刻蝕設備供應商之一,與泛林、應用材料、東京電子、日立4家美、日企業一起為7納米芯片生產線供應刻蝕機,并進入到5nm工藝設備研發階段。
1月8日,中微半導體與海通證券、長江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并進行輔導備案。
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中微半導體成立于2004年5月,法定代表人尹志堯。截至申請提交日,公司無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包括上海創投、巽鑫投資、南昌智微、置都投資、中微亞洲。
瀾起科技
上海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芯片獨角獸瀾起科技完成上市輔導,擬登陸科創板。
瀾起科技是國內知名的芯片獨角獸,業內人士認為會成為科創板第一批上市企業。上海監管局日前披露,瀾起科技已接受中信證券提供的上市輔導。
根據輔導備案情況報告,瀾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冊資本10.17億元,法定代表人楊崇和。公司主營是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以芯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提供高性能且安全可控的CPU、內存模組以及內存接口芯片解決方案。
根據天眼查數據,瀾起科技背后股東數量眾多,其直接股東包括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WLT Partners,L.P.、珠海融英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臨理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等多達數十個股東。
此外,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瀾起科技2018年實現凈利潤7.37億元,營收17.6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為15.74%。
復旦微電子
據悉,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
復旦微電子成立于1998年7月,并于2000年在香港上市,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IC)設計,現已形成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專用模擬電路以及北斗導航芯片五大產品和技術發展系列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同時通過下屬控股子公司華嶺股份開展集成電路產品測試業務。
股權結構方面,復旦微電子無單一股東可對其實施控制,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前五名股東為上海復旦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復旦高技術公司、上海政本、上海政化和上海國年,其中上海復旦復控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5.78%。
根據上海證監局公示的輔導備案情況報告信息,復旦微電子的上市輔導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輔導備案日子為2019年3月20日,輔導內容包括《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
從其輔導內容來看,復旦微電子此次亦是瞄準了科創板。
晶豐明源擬變更上市交易所及板塊為科創板
上海監管局發布了廣發證券關于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公示。
公告顯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接受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擔任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機構。廣發證券已與晶豐明源簽訂了《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與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股票發行上市之輔導協議》,并于2018年9月3日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
但是晶豐明源根據公司發展需要,為更好的促進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公司擬變更上市交易所及板塊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 年10 月,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先專注于LED照明驅動芯片的研發與銷售。2015年開始,公司已開展電機驅動芯片的研發與銷售。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5瀏覽量
222643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9瀏覽量
137870 -
中微半導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5瀏覽量
17405
原文標題:4家半導體企業擬登陸科創板,中微半導體、晶豐明源在列
文章出處:【微信號:MEIRILED,微信公眾號:每日LE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