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延用ROG R6E Omege設計 華碩推出X399平臺頂級主板
在2017年8月第一代線程撕裂者發布的時候,華碩也同步上市了ROG Zenith Extreme主板。初代的ROG Zenith Extreme憑借強悍的用料、絢麗的RGB燈效以及DIMM.2擴展模塊和Aquantia AQC-107 10G萬兆網卡成為了當時最強的X399主板,同時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畢竟這是一塊為16核處理器量身定制的主板,在32核的線程撕裂者2代發布之后,華碩也推出了升級版的ROG Zenith Extreme Alpha。
為了滿足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的功耗需求,ROG Zenith Extreme Alpha將供電電路規模從原來的8相提高到了16相,并采用導通電流高達60A的IR3555 PowIRstage Dr.Mos,可為CPU提供超過1000W的功率。為了降低VRM的溫度,華碩重新設計了規模龐大的VRM散熱片,并內置了2個風扇。
初代ROG Zenith Extreme主板的卡Aquantia AQC-107 10G網卡是以擴展卡的形式存在,需要占用一個PCIe插槽,Alpha版直接將其整合到了主板上面。
ROG Zenith Extreme Alpha參數如下:
二、外觀:16相超合金數字供電+萬兆雙網卡
整體來說,ROG Zenith Extreme Alpha主板與R6E OMEGA相似度極高,同樣采用EATX版型設計,27.7*30.5cm大小。主板為全黑色設計,表面覆蓋了大量金屬裝甲。在右下的南橋散熱片上印有玩家國度的Logo。
LGA2066 CPU接口左右2邊共有8條DIMM內存插槽,最高支持128GB容量頻率為3600MHz的DDR4內存。
ROG Zenith Extreme Alpha安裝了與R6E OMEGA主板同款的供電散熱片,散熱片里面安裝了2個風扇輔助散熱,可以將高負載時供電模塊的溫度鎮壓在50度以下。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2個風扇的滿轉會產生一些噪音,需要在BIOS設置合適的風扇策略。
主板背面。
I/O裝甲上面有一個名為LiveDashOLED的液晶顯示屏,開機的時候可以充當Debug指示燈,可以直接顯示自檢工程中的代碼以及對應的硬件。
自檢成功后這個液晶屏會轉而顯示CPU的溫度。
在內存插槽旁邊還有一個DIMM.2插槽,可以插上專為ROG主板設計的DIMM.2模塊,支持擴展2個M.2 SSD設備。
Zenith Extreme Alpha主板設計有1條PCI-E X4插槽和4條全尺寸的PCI-Ex16插槽,不過其中有2條距離較近,理論上難以實現4卡并聯。4條插槽都使用了超合金強化加固技術,可以減損用戶在插拔顯卡時對插槽造成損傷,也有利穩固。
8個SATA 3.0接口,旁邊還可以看到一個USB3.0和一個USB3.1前面板接口。
8+8Pin的CPU供電接口,VRM風扇則是接在了HS_FAN 4pin接口上。
一體化的I/O背板,左邊是Clr CMOS按鍵以及BIOS Flashback按鍵。接口方面有2個Wi-Fi天線接口,另外還有8xUSB 3.1 Gen 1、3xUSB 3.1 Gen 2、1xUSB-C、1x10G LAN口、1x千兆LAN口、5*3.5mm、1x光纖S/PDIF輸出接口。
左下角是音頻電路,聲卡為專為ROG定制的 SupremeFX S1220芯片,并搭配了專業的音頻電容和獨立的ESS9018 DAC。
附贈的配件非常豐富,有2T2R雙頻WiFi天線、風扇擴展卡、DIMM.2擴展卡、一條RGB燈帶擴展線、一調可編程LED擴展線、以及一大堆SATA3.0數據線。
風扇擴展卡采用NODE接口,一共有6個4Pin風扇接口、3個12V ARGB接口和3個2pin測溫線接口。
專為ROG主板設計的DIMM.2模塊,使用了和內存一樣的DIMM插槽,支持擴展2個M.2 SSD,每個SSSD都配備有獨立的散熱片。
卸下散熱片后的樣子。
與R6E Omega一樣,Zenith Extreme Alpha主板同樣是采用了16相供電電路設計,但是由于TR4插槽實在太長,有部分供電電路的電容被安排在了I/O接口旁的PCB板上。
MOSFET采用IR3555 PowIRstage Dr.Mos這是目前主板上可以用的最高端MOSFET之一,導通電流高達60A,在1.1V的電壓下,可以為處理器提供高達1050瓦的輸入功率。
電容采用了玩家國度祖傳的日系富士通 MIL 系列黑金固態電容,能在105度的高溫下長時間工作,每一相供電還配備一個MICRO FINE粉末化超合金電感。
另外R6E Omega主板在兩側的內存插槽旁各設計了2相供電電路,可以支持8條頻率高達4266MHz的DDR4內存。
在I/O接口旁邊有一個Aquantia AQC-107 10G萬兆網卡,另外還配備了2個祥碩ASM3142 USB3.1控制芯片(X299原生不支持USB3.1)。
從左到右依次是Intel I211-AT千兆網卡、ASM3142 USB3.1控制芯片和Aquantia AQC-107 10G萬兆網卡。
在主板的背面只有8個聚合物電容,比R6E OMEGA要少一些。
擴展插槽部分。Zenith Extreme Alpha只有一個M.2接口,但是算上DIMM.2模塊的2個就一共這次和3個M.2設備。
Intel 9260AC芯片,無線速率可達1733Mbps,同時該Wifi芯片還內置了藍牙5.0模塊。
VRM散熱片的重量達到了621g,2個散熱片采用熱管連接,里面配備了2個風扇輔助散熱,再高的功耗也不用擔心VRM溫度過高。
2個VRM風扇特寫。
三、BIOS介紹:合理設置讓超頻更加簡單
主板BIOS的EZ模式,可以看到CPU、內存的頻率以及電壓以及風扇轉速等信息。
在EZMode界面中點擊“手動風扇調整” ,就可以手動調整所有風扇的溫度曲線。
散熱片上的2個VRM風扇more是接在HS FAN 4Pin接口上,在這里需要手動調整溫度曲線讓風扇噪音達到理想的靜音水準。,
高級模式的主界面,也可以看到BIOS版本、CPU以及內存等信息。
點擊上面的“Extreme Twerker”進入超頻設置。
“Ai 智能超頻” 不同于Intel的XMP,AMD這邊是D.O.C.P,選擇D.O.C.P.就可以直接讓內存在預設的高頻下工作。
在這里可以設置對CPU和內存進行超頻。
進入“外接數字供電控制”來設置防掉壓,在“CPU負載線修正”這里從Level-2到Level8 一共有10個防掉壓等級可以選擇。等級越高,高負載下的電壓越穩定,但是供電模塊的溫度也就越高。
此處可以設置CPU核心電壓、內存電壓以及內存控制器電壓。
點擊上方的“高級”,可以對CPU、主板、存儲系統等進行設置。
除了在EZMode界面可以設置溫度曲線之外,在“Advanced Mode”的監控界面中選擇“Q-Fan configuration”同樣也能調節風扇策略。
啟動設置界面。
工具部分主要是BIOS升級程序、動畫設置、以及一些深度功能。其中BIOS升級程序支持本地文件和在線升級功能,十分便捷。
四、溫度測試:全核4.0GHz烤機VRM溫度僅54度
測試平臺如下:
在此前2代線程撕裂者首發評測中,我們曾向大家展示2990WX和2950X的性能,此次我們選擇AMD在發燒平臺的次旗艦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該處理器采用24核48線程設計,擁有64M三級緩存,基準頻率3.5GHz,動態加速最高4.4GHz,是二代撕裂者家族中最高的,可提供64條PCI-E 3.0通道(X399芯片組還有8條),熱設計功耗250W。
對于2970WX這種巨獸,我們采用了玩家風暴堡壘360水冷散熱器。這款散熱器支持5V ARGB LED、板載RGB燈光同步、并附贈燈光控制器。扣具支持的平臺包括Intel LGA 2066/2011/2011-3/1151/1155/1366,AMD TR4/AM4/AM3/AM2+/AM2/FM2+/FM2。
1、默頻溫度測試
我們采用的是5.99.4900版本的AIDA64 FPU來進行烤機測試,測試時室溫為22度,測試使用的電源為酷冷至尊V850鉑金牌電源。
在默頻下經過7分鐘的烤機測試,處理去功耗穩定在230W,而平臺功耗則在340W左右。在玩家風暴堡壘360水冷的鎮壓下,2970WX的最高溫度僅為61度,處理器電壓為1.1V,烤機頻率3.55GHz。
通過AIDA64的溫度監控可以看到Zenith Extreme Alpha主板的VRM溫度僅有47度,整個散熱片都非常冰涼。
2、超頻烤機測試:
將Zenith Extreme Alpha主板BIOS電壓設置為1.23V,防掉壓設置為Level6,即可讓我們手上這塊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在4GHz頻率下通過烤機測試。
雖然烤機是處理器核心功耗只有313W,相比默頻只有83W的提升,但是烤機溫度卻提高到了82度,而整機功耗也達到了比較恐怖的480W。而此時主板VRM溫度也僅僅只有54度。
五、2970WX性能測試:單核略勝2990WX 多核落后21%
在這里主要想大家展示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與2970WX之間的性能差異。
CineBench R20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單線程分數為465cb,多線程分數則為9691。
CineBench R15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單線程分數為171cb,多線程分數則為4312。
與2990WX相比,2970WX單線程成績要多了5分,多線程則落后了22%的樣子。
7-Zip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的多核成績為105592MIPS。
與2990WX相比,2970WX單線程成績要多了572,多線程則落后了15%的樣子。
POV-Ray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的多線程成績為8261PPS。
與2990WX相比,2970WX單線程成績領先11分,多線程要落后24%。
wPrime v2.10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使用單線程跑完32M需要35.7秒,使用36個線程跑完1024M扼要38.4秒。
與2990WX相比,2970WX在32M單線程測試中少花了1秒,而在1024M多線程測試中則多用了了7秒之多。
X264 FHD 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要同時3開才能勉強用完48個線程,測試時我們將3個成績進行加總。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的測試成績為125FPS,比2990WX要落后了35FPS。
為了方便大家對比,我們家所有的測試數據匯總如下:
綜合所有成績,由于單核睿頻頻率更高的原因,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在單線程性能測試中能領先2990WX 4%左右,但是到了多線程則落后了21%。
六、總結:AMD平臺頂級主板
此前不久,我們曾經測試過ROG R6E Omega主板,測試過程中,這塊Intel平臺的板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ROG Zenith Extreme Alpha的整體設計以及用料幾乎與R6E Omega主板完全相同,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AMD X399平臺的最強主板。
8個SATA3.0、3個M.2接口,4個全尺寸的PCIex16接口板載Intel I211-AT千兆和Aquantia AQC-107 10G萬兆網卡,無線速率可達1733Mbps的Intel 9260AC芯片、獨特的DIMM.2擴展模塊以及專為ROG定制的 SupremeFX S1220芯片等等將X399平臺的擴展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ROG Zenith Extreme Alpha最為強悍的還是被極大強化了的16相超合金數字供電電路。高達1000W的供電功率可以輕松應對超頻的2970WX的功耗需求,即便是32核的2990WX全核超頻到4GHz,同樣也不在話下。
一直以來,供電模塊的發熱是在超頻過程中令人頭疼的問題,頂級處理器超頻之后,VRM溫度常常胡突破100度,使系統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憑借規模強大的VRM散熱片及其內置的2個散熱風扇,ROG Zenith Extreme Alpha在2970WX默頻烤機過程中其VRM溫度僅有47度,超頻到4.0GHz之后也只有54度,整體表現與ROG R6E Omega主板相當,遠超同類競品。
目前ROG Zenith Extreme Alpha的官方報價為7999元,比起Intel平臺的ROG R6E Omega主板要便宜了2000元左右,比較適合想要追求極致性能的DIY玩家和設計工作室。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97瀏覽量
134640 -
華碩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00瀏覽量
62390 -
主板
+關注
關注
53文章
1919瀏覽量
713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