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銀公司旗下Vision Fund愿景基金在1月份出售了所有英偉達股份,這個股份截至12月底價值3980億日元,拋售所獲得收益正在評估中。此前日本軟銀是英偉達第四大股東,并把這個股份轉讓給孫正義籌建的千億美元愿景基金,孫正義早前表示,20年內物聯網設備數量將超過1萬億臺,屆時超級人工智能將會出現,引爆下一次技術大爆炸。
日本軟銀和千億美元規模的愿景基金在面向未來科技大肆投資,包括高達322億美元收購移動芯片新貴ARM,希望ARM能夠成為未來物聯網市場的領導者。與此同時,在二級市場不斷購入英偉達股份,在人工智能時代,英偉達有望成為下一個英特爾。
孫正義清倉英偉達,繼續持有阿里巴巴
如今采取清倉英偉達,并繼續持有阿里巴巴,孫正義聲稱阿里巴巴還有很大增長潛力,早前兩千萬美元投資獲得了數百億美元投資收益,不僅成就了馬云創立中國最大電商帝國,同時也讓孫正義賺得金缽滿盆,奠定了他的全球互聯網帝國。
投資英偉達同樣也獲得較高收益,但選擇清倉,可以看出孫正義對英偉達缺乏信心,在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看來,英偉達本身是一家依靠游戲生存的企業,但扛著人工智能大旗,讓他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楊劍勇進一步指出,自2016年谷歌發起人機大戰后,科技界掀起新一輪熱潮,科技巨頭紛紛把人工智能視為核心戰略發展。百度全面向人工智能轉型,微軟能再次奪的全球市值之冠核心在于云+AI轉型取得成效,同時,英偉達憑借AI芯片,在資本市場更是一路飆漲。
英偉達市值被腰斬,AI芯片泡沫終究會刺破
訓練人工智能系統,高性能芯片則成為關鍵所在,推動英偉達在過去三年得到迅猛發展,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AI企業,甚至要挑戰芯片巨頭英特爾領導地位。然而在2018年10月2日創出新高后開始進入下跌模式,于12月26日創出一年來新低至124.46美元,市值由1786億美元下跌至759億美元,蒸發千億美元,跌幅為57.5%。不禁在想昔日依靠人工智能捧上天的英偉達最終會跌下神壇。
英偉達在資本市場遭遇重挫和資本市場環境有關,隨大市下跌,就在去年12月26日創出一年來新低后,正在逐漸修復,但在1月底,英偉達突然下調業績預期后再次引發暴跌,表示游戲領域連續下跌,核心在于加密貨幣繁榮之后渠道庫存過剩,并聲稱中國市場影響了游戲GPU需求,導致游戲和數據中心收入低于預期,業績由此前27億美元下調至22億美元,同比下滑24.39%。
因低于此前預期,引發英偉達在調整業績預告后,在1月28日盤中暴跌超過18%,最終收跌收跌13.82%。盡管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展望未來充滿信心,但依舊阻擋不了在資本市場遭遇血洗,自去年10月進入下跌通道后,到1月28日跌幅高達53%,人工智能神話面臨終結。
在筆者看來,英偉達缺少游戲和礦機支撐下,僅憑AI故事很難得到千億美元支撐,英偉達核心收入來源游戲,占總收入一半以上,而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新興業務占比很低。依據2019財年第二財季顯示,總收入為31.23億美元,來自汽車收入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汽車收入占總收入0.5%,而游戲收入則高達18億美元,占總收入58%。
如今,游戲需求低迷,這將對英偉達帶來沉重打擊,失去游戲和礦機等業績支撐,而人工智能落地艱難,是全行業的難題,無人駕駛汽車落地遙遙無期,包括谷歌和百度在內的科技企業,人工智能并沒有直接創造大幅度收入,只是對現有產品和服務進行改進,提升服務體驗以此帶來營收增長,但英偉達剝除人工智能這層外衣后就一地雞毛,截至到2月6日,英偉達市值933億美元,相比高位蒸發853億美元,跌幅47.76%。
谷歌、華為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自家AI芯片,雖然他們不直接售賣芯片,但他們是芯片行業最大買家。科技巨頭擁有百萬臺服務規模,因積極自研AI芯片給芯片廠商帶來巨大壓力,此前IDC的芯片分析師Shane Rau表示,全球約35%的服務器芯片被10家公司購買,其中包括亞馬遜等大型互聯網公司。
谷歌TPU芯片已經在去年升級到第三代,相比第二代,TPU3.0性能提升了八倍,作為專為谷歌TensorFlow而設計的專用芯片,谷歌并不直接對外銷售該款AI芯片,以TPU+Cloud+TensorFlow組合推廣全球,開發者或者第三方利用Cloud TPU來訓練人工智能,這一模式改變芯片售賣模式,也將沖擊芯片廠商。
亞馬遜也推出了是機器學習專用芯片Inferentia,同樣也不直接售賣,而是以云服務模式對外銷售,并支持ensorFlow、Caffe2和ONNX多種機器學習框架。而在此前,亞馬遜是英偉達最大客戶之一,如今自研AI芯片,將會減少對英偉達等半導體廠依賴。
華為也不直接售賣AI芯片,而是以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實現普惠AI愿景。同時圍繞芯片創業的企業,向細分領域定制專用AI芯片,僅國內就有寒武紀、深鑒科技和地平線等為代表芯片創新企業,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受益于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等技術上的突破,與巨頭爭奪細分應用是市場。
英偉達還將面臨高通和英特爾的直接競爭,作為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英特爾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突破。英特爾面向人工智能重新設計的至強處理器,從神經網絡處理器Nervana,到神經計算棒,以及人工智能軟件和工具包,以此從AI工具到硬件再到社區幫助開發者實現人工智能愿景。
此外,英特爾為了激勵AI創新,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和實踐,英特爾在今年1月底宣布英特爾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創新激勵計劃,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突破與落地,結合產業剛性需求打造針對性的落地方案,廣泛應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工廠、智慧醫療、智能安防、智慧零售、智慧教育和智慧金融等領域。
最后
繼2018年掀起造芯浪潮后,為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而生的芯片層出不窮,各界積極搶奪萬物互聯時代制高點,在萬物智能時代中,適用于各種智能設備的芯片成為關鍵所在,高性能AI芯片、用于數據采集的物聯網芯片相繼面世,根據IDC的報告統計,2016至2022年,全球物聯網芯片市場復合成長率將達11.5%,到2022年,物聯網芯片市場規模將超100億美元。
在全球,一場圍繞各種場景的芯片爭奪戰尤為激烈,眾多重量級玩家加入,讓芯片產業呈現出群雄逐鹿局面。那么,巨頭豪賭AI芯片,誰將成為贏家?
-
軟銀
+關注
關注
4文章
346瀏覽量
24098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06瀏覽量
35215
原文標題:日本軟銀持有阿里清倉英偉達,AI芯片泡沫破滅?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