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天際汽車與華友循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今后將結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領域不斷深化合作。
合作協議顯示,借助華友循環的領先技術,包括廢舊動力鋰電池單體物理無害化環保處理專利技術及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鈷、鎳和錳的核心專利技術,天際汽車將在廢舊電池的梯次利用,廢舊電池的存儲、運輸和回收領域占得技術先機,并在其它國家電池溯源法規相關要求和規定領域加快布局。
天際汽車是一家集純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華友循環母公司華友鈷業是中國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2017年中國市場份額達40%,全球市場份額達20%。作為華友鈷業旗下全資子公司,據悉,華友循環可提供梯次利用、再生處理等動力電池產業鏈一體化解決方案。
“天際汽車與華友循環將合力共創新能源車企解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的領先模范,在綠色環保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極致出行體驗。”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報告判斷,2025年全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預計將達35萬噸。政府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加快布局,2018年8月1日起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每季度更新一次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的信息情況。這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真正進入了執行實施階段。
另外,去年七部委聯合印發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明確車企為責任主體,更是帶動了車企布局動力電池回收的步伐。目前,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行業面臨回收成本高、行業技術規范不完善、資質準入門檻高等難點,要推進行業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但是,目前車企與電池回收企業合作布局電池回收領域的事例已經不在少數。
如在1月10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鵬輝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動力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共同開發及生產相關梯次利用產品。
去年11月初,威馬汽車還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電池梯度利用、電池回收等方面展開合作。
日前,奧迪與比利時材料回收公司Umicore也合作研發了一套電池回收系統。該系統可將廢舊電池中的有價值的材料(如鈷、鎳、銅)用于新電池組中使用。
有分析數據顯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市場總規模2020年有望超過10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380億元左右。
除了上述企業,目前國內包括中國鐵塔、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比亞迪、寧德時代、重慶長安、銀隆新能源、北京匠芯電池等在內的眾多企業也均在動力回收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2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4瀏覽量
100128
原文標題:【互贏科技?高工觀察】牽手華友鈷業 天際汽車卡位動力電池回收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