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測CCD工業攝像機頭的“壞點”和“噪點”?
“壞點”是指數碼相機通過成像元件(一般指CCD)上的幾百萬個感光單元感光成像,如果其中某個感光單元受到損壞或工作不正常,不能成像,就成為一個壞點,它可能永遠不亮,也可能始終是亮的,通常永遠亮著的情況最多,而不亮的情況非常少,而且壞點一般是不可修復的。
“噪點”是指CCD感光元件存在熱穩定性的問題,就是成象的質量和溫度有關,如果溫度升高,噪音信號過強,會在畫面上不應該有的地方形成雜色的斑點,這些點就是所謂的噪點。噪點和CCD制造工藝有關,也和機器的整體素質有關,各個品牌各種型號的相機對噪點的控制能力也不盡相同,同一型號的相機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也有些相機有降噪功能。但噪點問題是現在所有DC都沒能完全克服的問題。
軟件對“壞點”和“噪點”的界定并不清晰,需要多次拍攝測試才能確定是位置固定的“壞點”,還是隨機的“噪點”,不過這一點肉眼也更加無能為力,需要具體的測試方法,接下來迪奧科技為你詳細介紹:
軟件測試“壞點”和“噪點”的具體方法:
1、由于噪點的活躍性跟CCD環境溫度息息相關,一般在開機拍攝10分鐘至30分鐘之后達到相對穩定狀態,所以最好在此期間拍攝測試照片。
2、關閉日期、顯示屏和閃光燈。
3、壞點和噪點跟快門、光圈、ISO等參數有很大關系,為了更有實用性,將參數設置在最常用狀態:光圈F2.8、ISO100(高ISO會導致噪點的增多,有的機器在ISO400的條件下拍出的全黑圖會星空點點的)、快門從1/60s至1s(甚至更慢)逐級調整拍攝,前提是全手動或至少帶有S檔(快門優先)的機型,非手動機就只能使用自動檔了。
4、測試用的照片是全黑的,普通照片是不能用來做測試的。對于有鏡頭蓋的機器而言,只要蓋著鏡頭蓋拍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鏡頭蓋,比如DX7440,那么可以在平坦的桌子上放張厚點的紙,將DC鏡頭向下,鏡頭扣在紙上拍攝,或者用相機包的里面蓋住鏡頭進行拍攝,每種情況拍兩張。須注意的是,一定不能讓光線進入到鏡頭里面,同時也不要太用力,否則容易損壞機器。
5、拍攝完后,把照片導入電腦,打開DeadPixel,點擊“Browse”按鈕,在彈出窗口的“文件類型”處選擇進行測試照片類型(缺省為TIFF文件),在下拉列表中選擇JPEG格式,在列出文件中點選所要測試的照片。取默認標準(60,250),按TEST按鈕進行測試,很快測試結果就會出現,Hot表示噪點數,Dead表示壞點數。如果1/60s的照片測出的噪點超過10個,或者噪點值較高甚至接近壞點值,那么盡量換一臺,否則可能會影響到拍攝。在較高的快門(1/60s以上)時噪點值一般應該為0(如果高快門出現噪點可能是CCD質量有問題)。隨著曝光時間延長,噪點會增加。如果測試結果壞點數為零,噪點數在1/60s時為零的可視為“合格”;在1/10s時,噪點數為0的視為“優秀”,小于10個也屬“正常”;在1s以下噪點數仍為0的“非常優秀”,小于10個屬“良好”。
6、由于軟件的局限性,對小于250的“噪點”需要多次拍攝,如果每次坐標一致,可視為“準壞點”,只要不在中心重點位置,對成像影響不大,不必擔心。
7、也可以進一步測試快門在1/125s或1/60s的圖,把參數調整到1或10,在1/125s下面應該不能有肉眼可以看到的點(一般亮度在20以下的點,肉眼幾乎不能看到)為優秀。一般來說,250流明的亮點在原圖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也是柯達的更換標準),低于60流明的點,拍攝夜景的時候幾乎看不出來。60流明左右的則需要仔細查看,對成像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了。
-
視覺檢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81瀏覽量
19412 -
工業相機
+關注
關注
5文章
327瀏覽量
23762 -
工業攝像頭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76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