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品牌由于技術方面沉淀時間長,在很多傳統領域是獨霸天下的位置,但是市場永遠是在變化的,市場需求需要企業不斷的去發掘。同時這個市場還是中國的市場,能否進來,能進來到什么程度,這些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不可控的。
由于技術與市場問題,國產機器人與外資巨頭相比,未來一段時間必須要保證價格優勢才能生存下去。但是情況并不是那么簡單,因為對國產機器人行業至關重要的資本也要過冬了。據多位業內人士的統一看法,資本市場的寒冬即將到來,當大量資本坐江觀望之時,剛剛邁入成長期的國產機器人又該何去何從?
外掛不在,拼的只能是內力
首先明確一點,資本就是外力。機器人同人工智能等同屬于前沿科技,作為企業現代化升級的關鍵,一直都是投資的熱點。很多國產機器人企業靠低價、大規模走量進而吸引資本青睞,一年的銷售額遠遠比不上融資額。而這種經營模式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隨著資本過冬面臨嚴峻考驗。
即使有外力可以借助,內因永遠是決定性因素,更何況現在的外力極其不穩定。企業的內力修為也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要解決的主要為三個方面:技術來源、技術推向市場、可持續發展。
首先來談技術來源的問題。沒有技術是玩不轉機器人的,所以說企業或多或少都會是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籍,如果只單單的想著靠模仿取勝,注定是會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對行業的發展沒有價值。
目前而言對于國產機器人桎梏最大的就是核心零部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產企業也開始向該領域進軍,誕生了一批真正擁有自主產權的企業,加速替代進口。尤其是2017年減速器全球供貨缺口放大給國產企業打開市場創造了機遇,2018年國內企業積極布局,技術破冰,中大力德、綠的、埃斯頓、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一大批企業紛紛突破技術壁壘。
但是不得不承認,差距還是有的。而在本體方面,雖不如核心零部件那樣嚴苛,但是對技術也是有一定要求,節卡機器人大客戶總監雷張輝講到:“機器人主要分為控制和機械部分,機械部分雖然可以外購,但是如何組裝,以什么精度組裝,最終結果會直接影響機器人壽命和精度。”
接著談技術推向市場的問題,很多企業家只重視產品技術,而不重視品牌營銷、資源梳理、財務管理等,而這些平時看起來的不致命問題,在這個資本寒冬下,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國慶期間Rethink大廈坍塌的一幕還歷歷在目,作為協作機器人的鼻祖之一,他們的技術水準是毋庸置疑的,他們的問題之一就是沒有解決好技術與市場的關系。
最后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對于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增利與增量的關系,天太總經理張興華表示:“在增量與增利的優先選擇上的分歧,這個要根據企業自身當前的發展實際與規劃來看,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總結起來就是合理利潤與市場規模雖然要有取舍,但是也不能太畸形,畢竟兩者屬于相輔相成的位置,保證自我發展,長期依賴投資肯定是不可行的。”
細分+本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那既要降價,又不能盲目增量,國產機器人的前路何在?借用啟帆總經理周偉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永遠有賺錢的機會,戰亂年代還有大發戰爭財的,更何況現在一片欣欣向榮了。”國產機器人要想在起步較晚又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站穩腳跟,差異化競爭,勇敢做自己是最正確的選擇。
現在的國內市場雖然看上去外資品牌威風凜凜,翻云覆雨,但是細細觀察,弱點還是有的。那就是市場,外資品牌由于技術方面沉淀時間長,在很多傳統領域是獨霸天下的位置,但是市場永遠是在變化的,市場需求需要企業不斷的去發掘。同時這個市場還是中國的市場,能否進來,能進來到什么程度,這些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不可控的。即永遠有創新,永遠有細分。
例如AGV行業,近年來突然需求爆炸,現在的市面上可見的基本都是國產品牌,除了廣泛供應工廠車間外,機器人廠商又根據中國巨大的電商市場,衍生出了快倉、極智嘉、馬路創新等專為電商服務的廠家;另有企業例如怡豐與海康威視另辟蹊徑發展出了泊車機器人,而這種情況現在、未來都不會停止。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412 -
AGV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331瀏覽量
41257
原文標題:“資本寒冬”將至,國產機器人該何去何從?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汽車制造商搶灘人形機器人領域,技術協同與商業化探索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智元與匯川加碼,機器人如何利好電機市場?
10-11月機器人產業融資:各家構建AI、大模型技術競爭力,資本涌入核心產業鏈
![10-11月<b class='flag-5'>機器人</b>產業融資:各家構建AI、大模型技術競爭力,<b class='flag-5'>資本</b>涌入核心產業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C3/wKgZPGdNiWCAeDJNAAPwd4jJxQw589.jpg)
開發小型機器人面臨哪些難題
知行機器人獲誠美資本與中關村智友聯合領投
國產工業機器人與進口機器人區別有哪些
ROS讓機器人開發更便捷,基于RK3568J+Debian系統發布!
大象機器人完成Pre-B輪融資,致力打造全新機器人生態!
直線電機生產廠家談人形機器人迎來新奇點
![直線電機生產廠家談人形<b class='flag-5'>機器人迎來</b>新奇點](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E/62/poYBAGK-OyOAZ4TvAAC_iWfltrw16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