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積分政策和國六(B)排放標準下傳統車企的困局(HEV、Plug in HEV、BEV) 第一篇 繞不開跨不過的HEV
一):HEV技術可行性和市場前景———不改變能源結構僅引入電氣化技術的節能性改良技術線路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命運
(1):48V微混合動力系統
(2):Single Motor中度、重度混合動力系統(需要配備生物高電壓防護措施的高電壓系統)
(3):雙電機以及超過兩個電機的重度混合動力系統
二):Plug in HEV市場前景———引入有可觀純電續航里程帶ICE的混合能源結構動力系統的前景?
1):帶有ICE內燃機直接驅動功能的各式Plug in HEV
2):帶ICE內燃機但沒有直驅功能的各式Plug in series HEV
3):帶ICE內燃機但內燃機持續輸出功率不能滿足車輛全路況各速度區段行使的BEVx(主要討論以CESS電儲能續航為主內燃機增程器工作時車輛僅有陂行模式的BEVx,小型化燃氣輪機發電機類型不討論)
三):替代性能源BEV技術可行性和市場前景———僅討論BEV線路
首先給兩種節能技術線路判死刑:
1):48V 微混合動力系統:
保持一貫的風格,直接給出觀點和結論:48V Mild Hybrid 其實早就已經腦死亡,所以此處不會再花太多筆墨!如有高見歡迎賜教!
(備注:實際上,至少4、5年前我就持有這個觀點,現在僅僅是重新拿出來)
2):單電機各式混合動力系統:
理由如下:
第一:和48V mild hybrid一樣,需要幾乎全速段完整性變速功能的優質傳動效率自動變速系統,而且這種系統單從所需的物料成本優化潛力來看沒有多大前景,更別提很多內資企業兄弟們連自動變速主流傳動效率都沒有獨立搞定!
第二:還要顧慮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限值是否會進一步加碼的不確定性?。ㄒ呀浟慨a的可以再修補修補,雖說已經是個雞肋,但還有點兒肉絲可期,還在路上的一定要有當機立斷勇于放棄的決斷力,項目沒有正式kick off的算是萬幸可以直接調轉方向把預算和資源投向雙電機)
第三:內燃機本身的熱效率和在此耕耘了幾十年的日系各車企相比,要是在選擇一個理論節油效果不可期的單電機,自己覺得這樣的產品推向市場面對競品林立的紅海還有什么意義?
第四:面對國六(B)排法法規,選擇單電機混動系統會導致復雜的尾氣后處理系統沒有有多大的成本優化空間可期,搞不好為了保證各車型現有動力水平需要重新加大內燃機靜態排量與現有的縮減缸數(三缸機)降成本思路相悖!
總之,無論系統供應商和主機廠怎么鼓吹,在2020+在市場上,除了一些抱著應試心態并且在2018之前產品已經準備完畢的德系廠商死撐外,也是一個腦死亡技術線路!現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廠商個人覺得應該果斷地放棄,已經投入大量資源且已經按照國六(B)準備完備的廠商可以湊乎著用用,但也沒有任何必要再去琢磨成本優化和那一丁點效率極限的挖掘,現在把資源投在這塊本來就比較貧瘠的土地已無實際意義!
3):雙電機甚至多電機HEV:
首先,雙電機HEV擁有最佳的節油效能潛力可挖
第二,雙電機系統更容易改善中國用戶最在意的駕駛平順性訴求
第三,雙電機系統更有利于大幅度減少ICE動態工況有利于達成WLTP和RDE.
第四,雙電機HEV更有利于面對未來純電驅動的技術積累
第五,雙電機HEV中電控電子系統的成本優化可挖掘潛力優于附帶全速段變速機構的各式單電機方案!
那對于傳統車企(尤其是內資車企),HEV技術線路的市場前景是否已是明日黃花真的不可期?
結論如下:不是HEV沒有前景,而是不夠優秀的HEV沒有前景!
1):不妨從這個角度推演一下,有誰能在2030甚至2040之前革了ICE的命?沒有誰!
2030年之前BEV是否會攻下乘用車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理由很簡單:這一代液態電解質三元鋰方案肯定沒戲!現在預研的下一代各類技術方案需要在2025實現技術可行的產業化,商業可行的產業化至少要推倒2030+
2):替代性能源戰略的“補藥”會不會繼續無限量免費供應?不會!
那從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的這一輪由上至下政策推動的替代性能源戰略補貼計劃是否還有足夠的彈藥儲備繼續像現在一樣用財政稅收把安裝在車上的電池給全款買下?從種種釋放的信息來看無非是完全退出還是適度保留的問題,企業需要自己鍛煉身體,補藥的劑量肯定會進一步退化!
3):那騎虎難下的囧困局面下是否會讓頂層政策順坡下?妥協性的轉向各式plug in HEV甚至所謂的BEVx?
這一塊雖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無論是plug in HEV還是BEVx,在終端購車補貼力度縮減的情況下,解決充電基礎設施普及化需要的財政預算補貼金額恐怕數字高的也十分可怕!那樣的話僅僅是騰挪了一部分補貼從產品到充電設施實質上總藥量沒有縮減搞不好還需要進一步加大!
但無論如何占絕對比例主導優勢的裝備ICE內燃機的產品需要你打好HEV這一繞不開又跨不過去的地基!
總之一句話:HEV的技術可行性在toyota第一代prius和Honda 第一代insight發布的千禧年已經被證明了、而市場可行性也隨著技術進步成本優化證明了(優秀的HEV是可以在市場法則下獨立自主的健康運營做到供需平衡)不可不察!
-
HEV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0瀏覽量
22258 -
動力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4瀏覽量
20713
原文標題:繞不開跨不過的HEV?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