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對減速器的需求量達到31.96萬件,同比增長63.9%;市場規模22.4億元,同比增長45.4%;預計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減速器新增需求量將有望突破43.5萬臺,同比增速超35%;預計市場規模達到30億元左右,同比增速超30%。
雖然需求依舊強勁,但一直以來精密減速器始終都是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力的“掣肘”,而其國產化之路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階段。面對進口產品存在交貨周期過長,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國產競速器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期,但據不完全統計,國產RV減速器廠家從2014年的約50家減少至現在的約10家。為什么在市場需求日盛的情況下,減速器生產企業卻越來越少?
尋常人難以跨越的門檻
“做RV減速器是有門檻的,很多技術性問題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攻克的。當一家企業走到了門檻卻邁不過去的時候,就只能被淘汰了。”來自秦川機床的一位技術人員這樣說。
“RV減速器的設備投入很大,每個企業都會超過一個億以上,而且它研發的周期特別長,五到七年時間,其中大型及中型設備主要進口自日本和歐洲。此外,油脂等潤滑材料也還是進口的比較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說,做RV減速器投入大,技術門檻高,盈利能力差,曾經有不少人跟風進入了這個領域,在購買了大批加工設備后沒能做好,黯然退出。“這個東西不好做,而且市場容量不是想象的那么大,盈利能力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
除此之外,那些原本為替代進口RV減速器而誕生的新型減速器企業,也發生著類似的情況。“其實新型減速器也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奇步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勤安說,“主要還是看企業自身的承擔能力,是否能夠突破這種界限并且生存下去,從我們自身而言就有這種生存壓力。”
真正的廝殺遠沒到來?
雖然在經過市場的幾番“大浪淘沙”后,國產RV減速器廠家已所剩不多,但那位來自秦川機床的技術人員卻認為,對于國產RV減速器行業的發展來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樣一方面有助于RV減速器行業的規范化集中化發展,另一方面,無論從RV減速器生產廠家自身、市場用戶乃至于當下的機器人本體行業,都會對產品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他坦言,現在的機器人本體行業和三年前相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也帶動了零部件企業。“這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或許從表面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其實在這之后我們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例如許多攻關和實驗,高端材料、潤滑脂的研究,熱工藝的提升,一些新的加工工藝的探索。”
雙環傳動機械研究院院長張靖則表示,“接下來的競爭是否激烈,主要還是取決于一家企業的優勢是否明顯或是競爭力是否強勁。如果大家僅僅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而沒有突破,和國外的差距也沒有縮短,自然會導致市場出現無序競爭。但只要各家企業把該做的工作做到位了,把產品的品質、成本的控制、服務的水平提高,肯定能在后續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國產RV,未來方向在哪兒?
從整個國產減速器行業的大環境來看,國產RV減速器基本上沒有被國際知名的“四大家“采用,國內主流工業機器人上也基本沒有使用國產RV減速器。因此,非機器人領域或許會成為新的突破口。
“精密減速器除了用于機器人本體之外,在其他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其實更多,目前國產RV減速器的情況來看,比例為100:5,即一百個減速器當中,用在工業機器人上的只有5個。”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說。而秦川機床方面也表示,自己的RV減速器在非機器人類的智能制造領域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非機器人領域同樣是新型減速器廠家的重要市場。姜勤安說:“機器人本體制造對減速器的要求更嚴格,但生產廠家相對于整個自動化行業來說則較少,還有很多工業自動化場景需要減速器,因此我們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非機器人領域。”
對于國產RV減速器而言,其實一切才剛剛開始,正如張靖所說:“現在我們和國外產品的差距還比較大,也并沒有真正對其構成威脅,因此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努力,各廠家應該潛下心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
RV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9058 -
減速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398瀏覽量
23417
原文標題:廠商持續減少,國產RV減速器路在何方?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n,微信公眾號:產業大視野】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