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NOMA技術,就是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的簡稱,技術Geek 們一定不陌生:作為一大探究熱點正在5GNR方面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優點有二:
1.上行的鏈路級的流量以及支持過載的能力增強了;
2.在給定系統中斷的情況下的包到達率增強了。
NOMA技術主要針對的是上行的非正交多接入,至少對mMTC的場景是這樣的。
為了對抗非正交傳輸之間的干擾,發送端會采用一些擴頻機制(線性或非線性,有或無稀疏)和交織技術常常被使用以提升性能。
關于3GPP里面關于NOMA主要聚焦于以下幾點,我總結了一下,有興趣的同學參見38.812
? NOMA可以應用于grant-based的和grant-free的傳輸。
? NOMA的優勢,特別是在grant-free傳輸的情況下,可能完成各種各樣的用例,包括:eMBB、URLLC、mMTC。
? 在RRC-CONNECTED狀態下,它節省了調度請求過程,并假設UE已事先完成了上行同步。
? 在RRC-INACTIVE狀態下,數據可以在沒有RACH程序的情況下傳輸。
? 這么節省信令開銷的方式自然會節省能源消耗,減少延遲,提高系統容量。
? NOMA可以同時使Uu 口和side link受益。
稍微解釋一下關于grant-based的和grant-free的概念
舉個栗子~
在LTE的傳統網絡當中 ,我們假設一個上行接入的過程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grant—based的過程,也就是說在UE向基站發了scheduling request(SR)之后要等待基站的scheduling grant (SG)才能對UE分配資源。那么對應的,grant-free的網絡中handshaking的過程被省略了。
繼續回到NOMA的話題:
Transmit Processing:
Receiver Processing:
關于NOMA 主要的討論點:
? HARQ,包括傳輸方案、反饋方案和組合方案。
? 鏈路自適應MA簽名分配/選擇。
? 同步和異步操作。
? 正交和非正交多通道之間的自適應。
? 對于鏈路級別和系統級評估,比較的基準是OFDM的多接入。
? 對于現實中的TX/RX建模,包括潛在的PAPR問題、信道估計誤差、功率控制精度、碰撞等。
對NOMA陣營中具體細節,每個廠家站不同的技術,如下表所示:
日本5GMF白皮書對未來網絡的構想是這樣的:
如果想達到這樣一個打破傳統通信網絡藩籬,面向智能的IoT網絡,關于如何減少時延等圖中幾大指標這樣問題的研究就是停不下來的,因此關于NOMA,上面提到的全都是待研究的熱點問題,3GPP會議在進行,議題的結論也在不斷更新,敬請期待~
-
3GPP
+關注
關注
4文章
417瀏覽量
45400 -
NOMA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3853
原文標題:3GPP里的NOMA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