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由中國移動與中國通信學會共同主辦的2018邊緣計算技術峰會在北京召開,賽特斯作為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首批合作伙伴受邀參與大會,并接受中國移動的合作伙伴授牌。會上,賽特斯發表了題為“柔性邊緣計算,重塑工業互聯”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賽特斯對邊緣計算的理解及在工業設備互聯中的經驗和成果。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劉郁林談及對邊緣計算的理解:首先通過將業務平臺下沉到更加靠近用戶的網絡邊緣,可以進一步提高網絡效率,增強服務能力,提供近距離超低延遲,高帶寬的用戶體驗。同時通過電信云與IT云的對接,移動邊緣計算可以提供無線網絡信息,實時訪問以未知識別為特征的創新服務平臺,為移動邊緣計算的創新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也給電信運營商運營模式帶來的全新變革,并建立新興的產業鏈和網絡生態圈。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發表了“十問邊緣計算”的主題演講,包括對5G邊緣計算應該下沉在什么位置?需不需要跟網絡切片結合?是獨立設置還是跟其他功能集成等邊緣計算將要面臨的技術挑戰進行了深入剖析。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李正茂副總裁在致辭中向產業界分享了中國移動對邊緣計算發展的思考和研判:一是邊緣計算需要構建完整產業生態,需要整個社會相關產業行業的深度參與。二是邊緣計算需要與云計算協同發展,呼吁產業界在發展邊緣計算產業的同時,加強邊緣計算與云計算的協同發展。三是邊緣計算是未來邊緣智能的基礎,需要加快邊緣計算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推動網絡智能從中心向邊緣延伸。
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合作伙伴授牌儀式
在本次大會上,為了促進協作,推動邊緣計算全面成熟,鄔賀銓、李正茂、劉韻潔、余少華、田溯寧、張新生、蔣林濤、劉華魯、陳山枝、溫向明、張平、張宏科、潘鋒、楊志強等14位業界專家學者聯合發起了“關于共同推進邊緣計算技術與產業繁榮發展的倡議”,到場專家現場簽署了該倡議。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強代表專家團隊宣讀了倡議,提出:一是搭建平臺,凝聚共識,加強協作。二是明晰架構,促進標準,構建能力。三是挖掘需求,豐富場景,應用創新。四是開源開放,繁榮生態,共同發展。在本次峰會現場,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也宣布正式成立,并首批入駐34家合作伙伴。
憑借成熟的邊緣云整體解決方案成為移動首批生態合作伙伴。賽特斯工業邊緣云整體解決方案結合賽特斯SDN、NFV、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邊緣接入,云邊協同、管理編排等方面實現了全局可視、可控、可管。
賽特斯柔性邊緣計算研發副總監毛健發表主題演講
賽特斯柔性邊緣計算研發副總監毛健發表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了賽特斯的邊緣計算產品針對工業互聯網要求,在網關做加法,完成OPC-UA,容器、微服務、AI的集成與移植;在云端做減法,簡化數據模型,輕量化數據處理,利用去中心化、分布式劃分云邊的數據分析處理界面。
賽特斯現已全面推出X86和ARM平臺的邊緣計算網關,結合不同硬件平臺的特性,通過即插即用的接口擴展模式完成多協議支持;同時將賽特斯在SDN/NFV領域的技術成果應用于網關的管理與編排,實現靈活自組網,加密數據傳輸,重塑工業互聯。同時發布邊緣數據接入平臺EdgeMatrix和邊緣數據分發平臺EdgeHub;分別從邊緣數據源接入和中心平臺數據分發、交換和交易的角度進行數據管理。
賽特斯持續深入挖掘工業領域邊緣計算應用,在空調制造、汽車制造、智能電廠、電容生產等行業進行預測性維護,邊緣圖像分析、工藝流程改進,質檢效益提升方面積極探索,推出多個垂直行業邊緣應用,成功完成邊緣計算產業化實踐。在空調行業通過與空調主控系統進行對接,實現空調運行數據的邊緣采集與模型分析,結合空調運維工單系統完成被動維修到主動巡檢的運營管理模式轉變,充分降低生產運維成本;在智能電廠,針對脫硫脫硝環節引入邊緣計算模型,實現吹掃流程智能化,大大節省風機的能源損耗。在汽車制造產線,利用邊緣計算完成模具生產的瑕疵裂紋檢測,提高產品合格率;在電容生產企業的質量檢測環節,實現百萬批次的過程數據實時分析,完成之間工藝的數據溯源。
隨著5G到來及泛在網絡及計算的普及,海量數據需要在邊緣進行數據價值的快速轉換,賽特斯依托自己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完成邊緣智能體系的建設,在視頻結構化、數據語義化、安全區塊化、服務管理編排化層面深度整合,結合云端的數據運營及共享交易,打造全視角邊緣計算物聯網解決方案。
此次成為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合作伙伴標志著賽特斯與中國移動在邊緣計算領域的合作升級,雙方將攜手面對國內外市場邊緣計算紛繁復雜的應用需求和技術發展的多變挑戰,共同推進中國邊緣計算生態圈的繁榮發展,共享邊緣計算生態價值,共贏生態未來。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6瀏覽量
7179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30瀏覽量
94269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121瀏覽量
495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