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想CEO楊元慶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出:“聯想不是一家中國公司”。
隨后,輿論一片嘩然,聯想集團發布聲明,稱該報道曲解了楊元慶當時完整的表述,并在標題中斷章取義,進一步衍生出錯誤解讀。他們還點出,楊元慶的原意是“聯想不僅僅是中國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
雖然聯想進行了澄清,但很多網友依然不買賬,始終將聯想戲稱為“美帝良心”。那么,聯想到底算不算民族企業?
雙總部的聯想
根據公開信息,聯想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成立于香港,總部設在香港,北京的聯想只是營運中心和研發中心,聯想的另一個總部在美國紐約,可以說,聯想的兩個總部都不在中國內地,聯想只是把代工廠放在中國內地,主要是看重中國工人的高勞動效率和明顯低于美國的勞動力成本。
在產品定價上,聯想在美國市場奉行低價戰略,因而往往產生聯想在美國出售的產品“物美價廉”,而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價高質次”。這一點在一些高端機型上尤為明顯。
2017年,聯想發布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美版的售價是1500美金,折算約9750元人民幣;國內版定價是24999元人民幣,國內比美國貴了1.5萬人民幣。定價上的差異,直接體現在財務報表上。2017年,聯想國內銷售總額占全年銷售總額的比值為28%,國外占72%。然而,72%的海外銷售總額,導致聯想虧損了2.44億美元,而28%的國內銷售總額,卻讓聯想狂賺5.39億美元。
正是因此,網友調侃為“美帝良心”,不過,聯想之所以如此,并非如網友調侃的“心向美國”,這種現象只是商業公司基于現實利益的定價策略。
聯想在中國可以獲得政府、國企的大筆訂單,因而屬于那種不愁賣不出去的狀態。加上政府采購對于價格極度不敏感,這使聯想可以把文檔處理機的配置,賣出吃雞游戲機的價格。何況聯想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高,占據市場優勢地位,這又會加劇廠商在定價上的傲慢。
然而,在美國市場,聯想的市場地位有點像國內的神舟,這就迫使聯想在美國市場,必須采用類似神舟在國內市場的低價、高性價比競爭策略,否則就會被美國市場淘汰。幾個因素綜合之下,聯想的定價就顯得非常“美帝良心”了。
有網友調侃,中國政府、國企等單位干脆直接從美國進口聯想電腦算了,這樣一方面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電腦,另一方面可以平衡中美貿易,在特朗普掀起貿易摩擦之際,可謂一舉兩得。
由于為了盡可能開拓美國市場,聯想必然“入鄉隨俗”,搞出各種在國人看來非常刺眼的營銷方式,比如與美國本土品牌惠普、戴爾、蘋果一道去“勞軍”,或是白送美國軍方電腦,或是給美國軍人打九折優惠。
同時,由于聯想為了更好的打入國外市場,一直奉行國際化和去中國化,大量任命外籍高管,在國外大量雇傭當地員工,結果導致聯想內部中國元素越來越少。而當地雇員的管理層和員工對中國大陸政府和紅色精神根本沒有多少認同感,更多體現出當地雇員的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
由于如今中國***普遍崇美媚日,聯想***官網才會在918的當天,搞日本武士感謝祭,加上火紅的日本軍旗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跨國公司如何處理境外機構的意識形態和立場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這方面,華為搞出過“雙十國慶”營銷,小米也搞出過“地圖事件”。
聯想對中國本土基礎軟硬件缺乏牽引作用
雖然聯想如今高舉“貿工技”旗幟,但在最初,聯想其實是以技術起家的。只不過在倪光南院士被趕出聯想后,聯想走上了“貿工技”的不歸路,像CPU、Happy Linux操作系統等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項目相繼被放棄,即便是做主板,聯想也因為連續虧損而被放棄。可以說,雖然聯想PC的銷量一直位居世界前三,但整個電腦中,恐怕除了機箱之外,基本已經沒有多少聯想的元素。這也是聯想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
誠然,作為整機廠,惠普、戴爾和聯想也是類似,大家都是做整機。能把整機和銷售做起來,這也很不錯,像小米、OPPO、VIVO都是在營銷和整機方面做的很不錯的企業。
整機廠商除了能在商業上賺錢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功能,那就是能對上游產業鏈起到很強的牽引作用。舉例來說,韓國三星的整機產品,能夠對三星的上游元器件起到很好的牽引作用。而日本整機廠商潰敗之后,日本上游元器件廠商被殃及池魚,像過去曾經非常強勢的存儲芯片,被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打的虧不成軍。就美國PC整機大廠惠普和戴爾來說,大量采購了Intel、AMD、英偉達等公司的芯片,對這些公司的業務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相比之下,聯想在這方面的表現就很一般了。就CPU來說,像龍芯、申威的CPU雖然因為軟件生態的原因,并不適合民用,但在黨政市場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求。而聯想恰恰是中國政府采購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完全是有能力、有渠道去做一批龍芯、申威的PC賣給黨政市場的。
然而,現實卻是,聯想每年采購Intel的芯片超過100億美元,但對自主CPU的支持力度卻微乎其微。雖然有消息稱,聯想也準備開始支持龍芯和申威了,但就支持力度而言,對龍芯支持最大的不是全球PC巨頭聯想,而是被網友調侃為“床墊廠”的龍夢。必須指出的是,拿各種借口為聯想不支持自主CPU辯護都是乏力的,因為夢蘭作為一家賣床墊的地方企業都愿意犧牲自己的商業利益為自主可控事業做奉獻,聯想作為全球性的PC大廠又有什么理由去逃避社會責任呢?
類似的,對于國產操作系統,聯想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弱,此前,在一次咨詢會議上,還被曝出聯想拒絕預裝國產Linux操作系統的消息。就中標麒麟的客戶來說,其第一大客戶是美國戴爾公司,聯想對于中標麒麟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結語
資本家沒有祖國,一些過度追逐商業利益的企業,也會在金錢的沖擊下迷失自己。
對于一些總部或注冊地在海外,每年利潤上繳國外股東,在供應鏈和技術上高度依賴國外供應商的企業,對于中國在制造業上實現轉型升級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少數具備積極意義的方面,恐怕就是給政府上繳了一些稅收,以及解決了一些就業,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剝削廉價勞動力。
其實,類似的現象還有不少,比如國內這些紅得發紫的互聯網巨頭,不少注冊地都在開曼群島,一方面各種偷稅、漏稅、販假、侵犯公民隱私、為騙子打廣告,另一方面向國外投資人上繳紅利。更黑絲幽默的是,這些互聯網巨頭還把自己打扮成中國高科技的代表和民族企業的典范,引發全社會對互聯網寡頭的頂禮膜拜。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19瀏覽量
62928 -
筆記本電腦
+關注
關注
9文章
1417瀏覽量
48727
原文標題:聯想到底算不算民族企業
文章出處:【微信號:guanchacaijing,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