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笑傲江湖》開場,拉開了2018杭州云棲峰會的序幕。在今日的活動現場,馬云定義了繼“新零售”之后的“新制造”。在馬云看來,新制造很快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帶來席卷性的威脅和席卷性的機會,未來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遠遠超過今天大家的想象,業界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來應對。
有人認為,實體制造業正在消失,馬云糾正說,制造業不會消失,而落后的制造業一定會消失。
“技術革命將會持續五十年,未來的三十年應用變革將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
“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是要創造未來;IT把人變成了機器,而DT要把機器變成人一樣;IT時代誕生了制造業,而DT時代要誕生創造;IT時代基本上依賴于知識,而DT時代要發揮人類的智慧;IT時代是以我為主,而DT時代是以利他為主。”
“DT時代是平臺思想,平臺不是規模,平臺是利他,是為了讓別人做得更好。IT要求標準化、規模化,而DT要求獨特化、個性化、靈活性,新制造就是基于DT時代思想的制造業。”
“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要用好互聯網,用好IoT、云計算、大數據。以前制造業靠電,未來的制造業靠數據,數據是制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以前制造業發展好不好是看電力指數,未來則是看數據、計算成為衡量指數。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所有這些技術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在芯片等核心技術上,我國與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相比仍然存在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阿里進軍芯片領域
以電子商務見長的阿里巴巴,近年來踏上了科技創新的道路,如今在這條道路上阿里巴巴的步伐越來越穩健。
2017年10月11日,在2017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CTO張建鋒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今年9月19日,2018杭州·云棲大會召開,張建鋒重磅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正式涉足芯片領域。
談起成立半導體公司的原因,張劍鋒表示,阿里巴巴是使命驅動型公司,19年前成立時,阿里巴巴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成就了很多人的夢想。如今,信息通信技術飛快發展,其中,芯片作為基礎性環節的作用日益重要,為此阿里巴巴決定涉足芯片領域,為實現夢想繼續前進,這也體現了阿里巴巴一直以來的創業精神。
張劍鋒表示,1年前阿里巴巴成立了達摩院,目前已有300多位研究人員,在全球8個地方設立分支機構,涵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張劍鋒認為,隨著數據的海量爆發,目前發展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點已經成為如何獲得和處理復雜的數據。智慧城市越普及,數據量就越大,對數據處理的能力要求也越高。而要獲取和處理海量數據,就需要新的傳感和芯片。
在演講中,張劍鋒提到了幾個重點關注的芯片方向:第一,神經網絡處理芯片NPU,據悉阿里巴巴近期已經組建了相關團隊;第二,面向端的嵌入式芯片,主要功能是獲取和傳送數據;第三,量子計算芯片,去年阿里巴巴發布了量子計算戰略,而量子計算要變成現實就需要芯片做支撐,因此阿里巴巴也在準備量子芯片;第四,面向IoT的芯片。
“芯片是核心技術環節,客觀而言我們的確存在差距,但是面向IoT等領域的芯片我們有彎道超車的機會。”馬云表示,“差距也是發展的機會,中國有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我們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
數字經濟中,阿里巴巴的新定位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開幕式演講中,總結了公司一路走來的歷程,并展望了未來數字經濟波瀾壯闊的發展前景。對于阿里巴巴在數字經濟中的定位,他表示,阿里巴巴以技術為驅動,使商業有所不同,并創造商業新賽道。
張勇表示,從2009年舉辦第一屆到現在,云棲大會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到今天云棲大會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會,成為反映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扇窗口。
就阿里巴巴來看,經過19年的發展,阿里巴巴目前已經成為橫跨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物流、新零售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數字經濟體。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成交額突破4萬億元,達到4.82萬億元人民幣。張勇預計,兩年內這一數字將達到1萬億美元。
就不同領域而言,阿里巴巴的數字支付用戶已經超過8.7億人,在全球10個國家發展了本地錢包;物流基礎設施每天服務上億個包裹的流轉;阿里云支撐著數以百萬級的企業。“阿里已成為覆蓋電子商務、物流、金融、云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數字經濟體,這也是數字技術過去10年在中國發展的縮影。”張勇表示。
面向未來,張勇認為,數字中國、數字技術會更深刻地影響到中國的方方面面,阿里舉辦云棲大會,正是希望通過該窗口,讓業界看到數字經濟、數字技術驅動社會改變的力量,進而影響社會民生、金融經濟、數字管理、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
張勇特別提到,過去人們提到數字技術認為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個體消費者層面,而未來數字技術及其所承載的新一代互聯網將對社會、政治、經濟、商業、人文、民生等各個領域產生影響,阿里則希望創造多元化生態,與合作伙伴推動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的進步。
在一年前的云棲大會上,達摩院橫空出世,一年后達摩院已經初具規模。這期間,業界一直存在一個疑問:阿里巴巴究竟是技術驅動型公司,還是商業驅動型公司?此次張勇統一作答:阿里巴巴是一家以技術為驅動,使商業有所不同,并創造商業新賽道的公司。“因為技術就是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促進新服務方式的誕生,以及資源的高效匹配,使所有人的體驗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張勇表示。
阿里巴巴近年來提出了“五新”戰略——發力新零售,持續推進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張勇表示,其中新能源中的數據是基礎血液,新技術是重要引擎。新能源和新技術的結合,是驅動“五新”戰略落地的關鍵,也是驅動數字中國發展、探尋波瀾壯闊的物聯網和產業互聯網世界的關鍵。
杭州城市大腦2.0重磅發布
在一年前的2017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發布了“城市大腦1.0”智能調控城市系統,以管理百萬車流川流的城市,提高通行效率,縮短通行時間,特別是針對特種車輛的通行進行優先調控。
而在今日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分享了阿里云在各個垂直行業落地成效,并重磅發布“杭州城市大腦2.0”。“杭州城市大腦1.0”已成為杭州新基礎設施,與1.0版相比,“杭州城市數據大腦2.0”將實現全市域覆蓋,支持各區、縣(市)的分域應用,并在改善交通、服務民生方面實現四項新突破,包括掌握全局交通態勢、實現警情閉環處置、實施人工智能配時和拓展民生服務渠。
胡曉明表示,城市大腦還將建成110、119、120等救援車輛的應急保障“一路護航”功能,通過對象發起、并行運作,構建“救援快速通道”,建立健全三方同步協作機制。該功能目前已進行測試使用。下一步,杭州市將把城市數據大腦培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在催生傳統交通行業變革的同時,推動前沿技術研發、數據共享開發、科技人才聚集,深度拓展交通治理乃至城建城管、社會治理、征信體系、民生保障、生態環保、亞運籌辦等各領域的數字應用。
目前,阿里云已經在京杭大運河的運輸方面提升了很大效率,已經由原來的7張證方可通行變成最多跑一次。一個人的法庭、手機上的醫療影像、沒有賬本的豬肉鋪等個個鮮活的真實故事背后都是阿里云服務的支撐。而同樣近來引人注目的行行造價APP,成功拿到260萬的天使融資,其背后也是每天僅需要18元的阿里云服務支撐。
而在工業互聯網方面,阿里云已經與浙江省政府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涉及15個行業領域,并擁有200家企業入駐。胡曉明表示,杭州是移動辦事之城、移動支付之城、智慧醫療之城、創新創業之城。
會上,胡曉明表示,AR導航將正式引入榮威最新車型,并將于本月末正式發布,榮威也將成為全球首款使用AR導航的車型。同時,奧林匹克轉播也將與阿里云合作,開創奧林匹克轉播新紀元。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5瀏覽量
42728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3瀏覽量
222660 -
核心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25瀏覽量
19675
原文標題:云棲大會 | 重磅消息不斷,阿里也要進軍芯片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