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的形式總是無窮無盡,很多人會認為給CPU加裝一個養眼的豪華散熱器、給顯卡也來個超頻、“開核”,這些都算是盡情挖掘DIY,享受DIY的一些必然的階段,當然這樣的改造,所帶來的大多數立竿見影的性能提升效果。但事實上,DIY的改造同樣需要一些“保障型”的動作,好比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解一個并不是太多人會關注的一類改造,為內存加裝散熱片。
給內存加上馬甲總會很拉風
其實對于一個平臺基礎性能的超頻提升潛力,除了取決于CPU的體質、主板的承載能力,還有主板軟硬件調節的豐富和人性化程度等因素以外,內存性能所給平臺帶來的穩定性保障其實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到了炎熱的夏季,需要進行超頻改造的平臺必然需要承擔起發熱量大的考驗,而且這種散熱的考慮是全方位地遍及整個平臺的。而內存,作為整個平臺數據傳輸的樞紐,它的穩定性自然就相當值得重視了。當然,同樣重要的還有就是對玩家的DIY個性張揚,在這個DIY應用并不單純的年代,性能并非唯一追求的標準,有時候能夠讓自己和別人YY一下,也算是一種驕傲。
內存體積相對較小,因而加上散熱風扇并不現實,因而要增加內存本身的散熱條件,就只能外加被動散熱片了。我們可以看到像海盜船、Kingston駭客神條這樣的玩家定位內存,拉風的散熱片都成了標配。當然,我們手頭上的內存顯得平庸也不用發愁,而且內存散熱片其實并不難找,今天就由我們來手把手地為大家講解下如何給內存加裝散熱片吧。
開始動手吧
我們要準備的是內存兩條(一條單面顆粒,一條雙面顆粒),來自我們自家珍藏的黑色梳狀散熱片兩塊,還有散熱片附帶的一些導熱貼等等,當然還有螺絲刀手動工具若干。所有要準備的工具、材料等就緒以后,我們就開始了……
這樣的梳狀散熱器看起來感覺挺酷,金屬材質外觀經過了磨砂處理,散熱片的平面面積較大,這有利于與空氣充分接觸,而梳狀設計同時能夠加強對流散熱效果。
加裝散熱片步驟(單面顆粒內存為例)
1、首先我們扭開散熱片的螺絲,散熱片隨之分成上蓋和下蓋,覆蓋內存正反面的兩部分。由于是單面顆粒內存,我們需要選用厚導熱貼,將其分別貼在散熱片的上蓋和下蓋上。
2、整理導熱貼,讓其變得平整,以及對其散熱片邊緣。
3、裝內存放到兩邊的散熱片導熱貼中間,讓導熱貼能夠貼近內存PCB表面的顆粒以及元件
4、重新將第一步拆卸下來的螺絲扭上,并檢查內存和散熱片之間的縫合是否足夠緊貼。
PS:如手頭上的內存為雙面顆粒,則選用薄導熱貼,使內存和散熱片之間不至于太過擠迫
在這里我們只是講述了一個加裝散熱片的操作實例,而適合不同類型內存的散熱片有很多,其他散熱片類型在固定和縫合的方式上都會有所不同。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以及個性張揚的需求來選擇。
這些問題不能忽視
簡單幾步,散熱片就安裝上去了。把加裝了散熱片的內存插到主板上,比起普通狀態下的內存條,這兩條改裝過后的內存就要養眼多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有以下的這些問題需要留意:
1、散熱片、導熱貼與內存之間必須要縫合貼緊,縫合的松動不但會影響散熱效果,還可以引起插拔內存過程中的意外。
2、加裝了散熱片,自然內存的總體積就會大幅度增加,裝載在平臺里面,也許會與大體積散熱器產生位置上的沖突,如圖所示,散熱風扇與內存散熱片之間就會有互相阻隔。
內存追加散熱片以后,其性能提升的空間并不能像CPU溫度下降那樣很確切地量化出來,但是散熱片的加入必然能夠給內存芯片顆粒、元件等帶來更好降溫效果,而且作為整個平臺散熱改良的其中一個部分,對于真正注重DIY性能挖掘潛力的極致玩家而言,平臺穩定性變得更有保障,這樣的一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
內存
+關注
關注
8文章
3055瀏覽量
74336 -
散熱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2瀏覽量
170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