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AI、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與城市、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如何在智能化背景下搶占先機、贏得未來,已成為制造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9月7日,全球智能經濟峰會主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全球智能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于此,共探智能化背景下智能經濟的發展。
“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院士周濟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經歷了數字化制造階段、數字化網絡制造階段,當前制造業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開創了智能制造的新階段。
如今,智能制造已逐步貫穿于產品、制造、服務的各個環節,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以智能手機為例,周濟介紹,現在智能手機的計算能力已遠遠超過當年的超級計算機Cray-2,最近上市的一些手機已經搭載了人工智能芯片,具有學習功能。
重大裝備的智能升級也是制造業“升溫加碼”的縮影。“航天航空、醫療、農業等裝備都注入了‘智慧’,我們的‘大國重器’裝備上‘智能大腦’后,將更加先進和強大。”周濟說。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會長王旭東則表示,智能經濟與智慧城市是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2017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收入達到13萬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的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呈現出產品的智能化、高端化趨勢。
無疑,智能制造給眾多大型制造業帶來了“華麗的轉身”,但如何讓中小企業亦能搭乘智能化“列車”,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毛光烈認為,推廣中小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是可行的路徑。
“以浙江省中小企業探索智能制造為例,浙江新昌某軸承企業通過智能化探索,構建了智能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模式。”毛光烈表示,據今年8月底最新數據,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已完成數字化全面改造的企業達102家,進入到行業互聯網平臺的有82家。
毛光烈還進一步解釋道,不止是中小企業,有些家庭小作坊企業就是一個數字生產線,只要數字化打通,就可通過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獲得服務。
未來20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期,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帶來的的機遇,形成經濟、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實現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升級、跨越發展。”周濟表示。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4瀏覽量
270342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99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2瀏覽量
76565
原文標題:邁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為制造業轉型“升溫加碼”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