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已經是大勢所驅,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疾病風險預測、藥物挖掘、健康管理、醫院管理、輔助醫學研究報告等領域已經開始逐漸引入AI技術。近年來,AI醫療在國內外的發展熱度不斷提升。
2018年8月31日,作為“2018(上海)中國人工智能展覽會暨OFweek(第二屆)人工智能產業大會”的重要論壇之一的AI+醫療分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專場論壇圍繞AI醫療技術應用,就AI醫療技術實現產品商業化遇到的困難與挑戰進行討論。
在本次AI醫療論壇上,來自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張元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藥放射科主任詹松華、依圖醫療資深總監竇玉梅、3M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研發技術經理謝穎瑋、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特別研究員錢曉華、海信醫療數字影像總監田廣野、深思考戰略運營總監張月發表了精彩演講,與行業精英人士對AI+醫療技術應用進行探討和交流,吸引了近500+醫學行業專業人士參加,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
張元亭:人工智能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與重大挑戰
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 張元亭
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張元亭認為,人機融合已經成為未來智能的發展主流方向,而健康工程是以重大疾病的早期預防、早期預測、早期干預為方向的從分子到系統化學科的分型學科,終極目的就是把現在的科學工程、醫學融合與人體健康相結合。
目前重大疾病在全球范圍內占比高,是因為目前技術工程基礎研究均放在了病理后期,張院士表示要做到人機互融,首先要解決未來重大疾病犯病率高的問題,而未來AI醫療產業應該從早期預測和早期干預入手。
詹松華:影像醫學人工智能臨床應用的困難與挑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放射科主任 詹松華
AI如此火熱,那么AI醫療影像能否取代影像醫師這一職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放射科主任詹松華認為,目前的AI醫療影像只能提供冷冰冰的數據,并不能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與患者打交道,交互、傾聽、安慰、照護,都是人文,需要醫生,有情有義、有挑戰、有溫度,才是臨床醫學,人需要交流,不論AI醫療影像如何發展都別期望取代放射科醫生。
竇玉梅:探索中的AI醫療的產業化進程和展望
依圖醫療資深總監 竇玉梅
在醫療AI的應用上,落地實踐及產品商品化是依圖醫療科技今后工作的重點,資深總監竇玉梅從各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案例中推出病種庫臨床科研智能解決方案,并在目前政府大力支持下進行融資,通過智能醫學影像輔助診斷、互聯網+智能醫療、醫療大數據智能三方面實現了AI醫療應用領域落地,推動了產品商品化的發展。
謝穎瑋:智能可穿戴醫療產品設計中的挑戰與應對
3M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研發技術經理 謝穎瑋
移動醫療市場是一個持續增長的新興市場,它可以改善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在很多現行的移動醫療產品中 ,產品本身的設計與技術已經能夠支持它們本身長時間持續工作,而面對智能可穿戴醫療產品在設計中遇到的挑戰,3M中國有限公司從材料技術上應對,推出能與皮膚零距離接觸的醫用膠帶,其產品研發技術經理謝穎瑋表示3M的愿景就是以科技舉百業、以產品興萬家、以創新利個人。在面對皮膚長時間接觸產品時面臨的皮膚粘貼的挑戰,3M醫用原材料技術輕輕松松過關,真正做到了與皮膚做朋友。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錢曉華
在圖像處理與機器學習、計算機輔助診斷和手術規劃等方面研究上,最大的學術特點是能夠結合人工智能、數學建模和生物信息等多學科方法應用到醫學影像表現中去,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錢曉華通過幾個案例介紹了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在輔助檢測、診斷和探索方面的應用,并對解決臨床實踐中的難點給出了建議,他表示目前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是對具有可理解性的深度學習模型進行研究。
田廣野:AI開啟數字化醫療創新新模式
青島海信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影像總監 田廣野
醫療健康領域被認為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最有潛力的領域之一,但是要實現人工智能醫療的真正落地,我們需要更加創新的應用場景。
青島海信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影像總監田廣野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要素,同時對目前接觸AI醫療的公司進行分類,并解答了在AI開啟數字化醫療創新新模式驅動下,海信醫療如何在AI領域的實踐中解決遇到的AI醫療的困難。
張月:健康雙驅動,打造多模態AI醫療大腦
深思考戰略運營總監 張月
為解決當前宮頸癌篩查的現狀面臨的篩查率低、敏感性、特異性差,醫療資源不平衡,醫療AI產品成本高、落地難等問題,深思考戰略運營總監張月展示了基于多模態人機交互引擎技術,研發的AI宮頸病理細胞學輔助篩查機器人iDeepWise。
iDeepWise通過深度學習、遷移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TCT宮頸細胞學篩查閱片和宮頸細胞學輔助診斷,從而提高宮頸癌篩查效率、降低病理醫師篩查工作量及工作強度,有效降低誤診、漏診機率。
盡管AI醫療還不能實現真正的落地,且在商業化發展中會遇到諸多問題,但在這個過程中,行業人士共同商討切磋,能加速實現AI醫療商業化落地,本次論壇各嘉賓做完精彩演講之后,臺下觀眾也與專家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最后,AI+醫療論壇在大家的回味不舍和觀眾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OFweek將持續為各行業人士提供交流切磋的平臺,更多精彩內容期待后續“OFweek(第二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大會專題報道”。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36瀏覽量
5895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7
原文標題:OFweek(第二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大會AI+醫療論壇成功舉辦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wearable,微信公眾號: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