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爆料稱光刻巨頭ASML受到美國政府限制,不能招收中國員工。這家公司連忙回應:謠言,ASML招人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國籍限制。
兩頭大象打貿易戰,勝負未分之前,小螞蟻是絕對不敢公然站隊的。
美國施壓,不是空穴來風
關鍵崗位,沒有中國人
雖然沒有在普通崗位傷拒絕中國人。
但是,某些在美國本土開發的高新技術,包括中國在內的大約二十個國家的人需要先獲得美國的相關許可證,ASML才能將其招進這些技術的相關團隊。
而且,目前審批流程比以前更長了。
一次次的劇情反轉,只能說明一個事,美國施壓搞中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雖然ASML技術獨一份,但它也不能獨立生產光刻機核心部件,他們的激光發生器是美國公司供應的,美國政府真要限制它的話,ASML也必須看人臉色。
當然,話說回來,即便ASML沒有使用任何美國公司的部件,特朗普政府也一樣可以限制ASML公司。
并且,美國早就在這么做了。
嚴格控制數量
中興事件向中國網民科普了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而光刻機就是生產芯片的核心設備。
荷蘭ASML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高端光刻機市場。
以至于中芯國際幾乎耗盡2017年的全部利潤,向ASML購買了一臺價值1.2億美元的EUV光刻設備,這也是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
頂級光刻機的產量極低,ASML在4月的財報會議上稱,即使擴大產能,今年也只能交付20臺EUV光刻機。
而中芯國際訂購的那臺EUV光刻機,要等到2019年才能交付。
從2018年到2019年,40臺的產量,中國費盡心思,只買到了一臺。
單看數字沒什么概念,我們挪到其他領域看一個例子。
到貨的中端光刻機
買到也是一種痛苦
在手機的物料成本里,最貴的不是芯片,而是屏幕。iPhoneX的OLED屏幕成本高達130美元,這幾乎達到了iPhoneX物料成本的三分之一。
三星公司雖然因為炸機事件損失慘重,但是通過內存漲價和高價銷售OLED面板,不僅沒有虧損,反而比以前利潤更多。
既然OLED屏幕這么賺錢,為什么其他幾十家面板企業不趕緊上OLED生產線呢?
不是面板廠不想生產,而是生產OLED的很多設備都要從國外進口。其中,OLED屏幕生產最核心的環節是真空蒸鍍。
這個環節,就相當于ASML光刻機之于芯片生產。而全世界基本上只有一家日本公司可以生產OLED蒸鍍機。
其他企業沒有任何一家可以達到OLED 屏幕生產所需的精準度。
EUV光刻機產量也只有一年十幾臺。同樣,頂級的OLED蒸鍍機產量也很低,即使我們愿意花花天價,也很難買到。
為什么三星公司在OLED 屏幕面板行業市場占有率那么高呢?
因為三星公司能買到足夠多的蒸鍍機,因為韓國不受《瓦森納協定》的制約,因為韓國沒有被封鎖。
京東方公司費盡力氣才買到一臺,大部分產量仍然屬于三星。
隨著我國很多面板企業的生產線逐漸建成,LCD面板價格必然大幅下跌。OLED 面板利潤極其豐厚,可惜我國企業買不到足夠的蒸鍍機。
大家都知道,有個詞叫規模效應,由于可以買到足夠的核心設備,三星的OLED 產能是京東方的幾十倍。
即使賣同一個價格,三星可以大把大把的賺錢,京東方則可能虧錢。
中芯國際也一樣,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臺EUV光刻機都會是它業績上的拖累。
不急的兔子不咬人
EUV光刻機最大年產量不過20臺,財大氣粗的高通,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為什么不把這些設備全部都買了,然后獨占這一市場呢?
兔子急了都咬人呢?更何況是年營業額幾百億的芯片企業。
一臺都不賣給你,你可以拿著利潤去自主研發,痛幾年,說不定就緩過來了。
故意漏一兩臺設備給你,耗著精力,起不來規模的時候,你只能虧損。
等到你發覺的時候,已經砸了幾千億進去了,擺在你面前唯一的選擇就是扎到中低端續命。
這樣的悲劇,簡直不要太多。
90年代營業額超過100億的安彩集團,在盈利的顯像管業務和虧損的液晶面板業務中選擇了顯像管,最后到了破產邊緣。
連續七年穩居國產手機銷量第一寶座的波導手機,在盈利的普通手機和虧損的智能機中選擇了盈利,從“手機中的戰斗機”,變成了主打大屏大字的老人機。
資產雄厚的幾大國有汽車企業,在盈利的合資業務和虧損的自有品牌中,全心全意的扎入合資車的生產和推廣,合資了幾十年,依舊沒有絲毫起色。
不施壓,還以為你是好人呢
ASML的辟謠稍稍解讀一下就是,不是這次施壓,壓力是一直存在的。
不僅限制中國人進入關鍵崗位,還通過精心控制的設備數量來拖累中國企業。
更為關鍵的是,這臺EUV光刻機僅僅是訂購,美國隨時可以批駁荷蘭中止交易。
2000年美國攪黃以色列為中國提供“費爾康”雷達系統。
2004年美國直接攪黃了捷克賣給我國的無源雷達設備。
前些年,美國又以可能泄漏核心技術為由阻止了中國和芬蘭的驅逐艦交易。
美國這次對中國圍追堵截也算盡心盡力了,其實反過來說明中國的強大。
但中國韜光養晦幾十年,也不是吃干飯的。
即使給中國高科技制造添堵,中國還是中國,日子難過點,怕啥,我們不就是從一窮二白走過來的嗎?大不了再辛苦幾十年就是!
更何況,我們已經不是一窮二白了。
重要性僅次于光刻機的刻蝕機,中國的狀況要好很多,16nm刻蝕機已經量產運行,7-10nm刻蝕機也在路上了,所以美帝很貼心的解除了對中國刻蝕機的封鎖。
國內光刻機廠商當中,處于技術領先的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已量產的光刻機,在技術上已經接近國際中流水平。
所以,繼續封鎖吧,你不狠一點,有些中國人還把你當好人呢!
來看今天的熱門話題,“美軍:敗給中國只有這一條可能性,但這條紅線美國幾十年不敢碰”,近日,美國智庫一項報告痛貶美國政府,稱“中美之間存在一條紅線, 一旦越過這條紅線,美國將會輸掉與中國的戰爭。”這條紅線美國幾十年都不敢碰。這條紅線究竟是什么呢?
網友有話:
@寒冥
封鎖不可怕,可怕的是那個無底洞,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進去,有沒有勇氣堅持攻關,能不能承受的住那種做出來后發現精度沒有對方高,產量跟不上,成本還居高不下,沒有市場,前路一片灰暗,資金回收不回來,又或者在投入許多資金之后,剛有點氣色時,對方突然說愿意降價賣給你,或合資搞研發。只能說,那些成功突破封鎖線的巨匠他們都是偉大的,同時那些還在路上的也一樣偉大,其中的心酸大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為他們默默點贊!
@請叫我雷鋒
最后一句說的太對了,總有些腦殘的國人還以為他們的美國粑粑對中國多好多好,再等個一年半載的眼前這種小制裁不管用了,他們就會使用更殘忍的手段來對付我們中國,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不在懼怕任何國家的任何手段,雖然我們這些平頭小老百姓幫不上太多忙,但是更不該給我們的國家抹黑和添亂!
中芯1.2億美元下單最先進EUV光刻機
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芯片加工企業中芯國際(SMIC)今年5月向全球最大的芯片設備制造商——荷蘭ASML訂購了首臺最先進的EUV(極紫外線)光刻機,價值1.2億美元。目前,業內已達成共識,必須使用EUV光刻機才能使半導體芯片進入7nm,甚至5nm時代。今天,中芯國際方面對觀察者網表示,對此事不做評論。
消息稱,這臺幾乎相當于中芯國際去年全部凈利潤的設備,將于2019年前交付。
ASML發言人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該企業對包括中國客戶在內的全球客戶都一視同仁。而且,向中國出售EUV光刻機并沒有違反《瓦森納協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下稱:《協定》)。
半導體行業專家莫大康對此分析稱,“1.2億美元加上配套是個大投資,是為研發作好準備。在到貨之前,尚不能說ok,因為設備出口許可證,ASML說了不算,還要聽美國的”。
中芯國際員工在上海晶圓廠
據消息人士透露,作為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是在美國4月份對中興通訊制裁后下達的訂單。
他還表示,中芯國際在采購此價格不菲的設備上,獲得了來自中國政府方面的資金支持。
觀察者網注意到,對比這臺EUV光刻機的價值,中芯國際去年凈利潤僅為1.264億美元。
TWINSCAN NXE:3400B EUV光刻機。截圖自ASML官網
ASML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制造EUV光刻機的廠商,并且產量極低。其全部產能早在生產之前就被預訂一空。
在中美貿易爭端之際,中芯國際向ASML下訂單,將不僅使中國企業縮小與芯片市場領導者的代差,同時也能保證對華關鍵設備的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ASML在4月中旬舉行的財報會議上公開稱,今年計劃有20臺EUV光刻機交付,但并沒有說明訂單詳情。
不過,ASML客戶包括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等國際芯片巨頭,EUV光刻機也將確保上述企業保持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優勢。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提供的數據,今年,臺積電已經向ASML訂購接近10臺EUV光刻機,三星約為6臺,英特爾為3臺。
另外,該報道作者還認為,雖然中芯國際的技術落后三星、臺積電兩到三代,并且現在還在28nm和14nm制程上掙扎,但是中芯國際購買其第一臺EUV光刻機的舉動,凸顯了其提升中國自主半導體制造的決心。
事實上,EUV光刻機作為現今最先進的芯片制造設備,是唯一能夠生產7nm以下制程,因此,其也被稱為“突破摩爾定律的救星”。
從2019年半導體芯片將進入7nm時代開始(現在處于10nm時代),EUV光刻機可以被稱為戰略性設備,沒有就會使芯片制造寸步難行。
“中芯提前布局7nm是件好事”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目前,幾家領先的芯片制造商仍在努力安裝和測試EUV光刻機。但由于還沒有成功生產7nm以下制程芯片的經驗,仍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
工藝尺寸越小,開發越昂貴且難度越大,當然芯片性能也越強大。
報道提到,目前,蘋果iPhone X和iPhone 8系列的核心處理器采用了臺積電的10nm工藝,今年新款iPhone的處理器預計將采用7nm工藝。
如今,業內已達成共識,更尖端的芯片制造工藝將小于5nm,并且必須使用EUV光刻機才能實現。
有分析師稱,盡管代價高昂,并且需要很長時間追趕對手,但是中芯國際不會放棄投資半導體技術。
據中芯國際CEO趙海軍透露,今年將全年資本支出從19億美元上調至23億美元,用于先進制程的研發、設備開支以及擴充產能。
他預測,未來幾年,中國芯片設計廠商數量每年將增長20%。
“中芯國際已處于有利位置,將抓住有潛力的市場,并通過加速發展制造工藝,擴大可預期的市場空間”。
一位接近中芯的業內人士坦言, 中芯國際對未來先進工藝做儲備是意料之中的,也證明該公司對未來發展的路徑非常清晰。
另外,莫大康指出,中芯有錢提前布局7nm是件好事。目前該設備實用性方面還有一些問題,所以需要做許多配套工作。
“對于中芯來說,要從人員培訓開始,正好是個學習機會,等中芯能做7nm可能至少5年以上,還趕得上”。
《瓦森納協定》嚴重影響我國高科技國際合作
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協定》,全稱為《關于常規武器和兩用物品及技術出口控制的瓦森納安排》,是世界主要的工業設備和武器制造國在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后,于1996年成立的一個旨在控制常規武器和高新技術貿易的國際性組織。
《協定》擁有33個成員國,中國不在其列,其主要目的是阻止關鍵技術和元器件流失到成員國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協定》雖然允許成員國在自愿的基礎上對各自的技術出口實施控制,但實際上,成員國在重要的技術出口決策上受到美國的影響。
而中國、朝鮮、伊朗、利比亞等國均在被限制國家名單之中。
不難想象,這嚴重影響了我國與其成員國之間開展的高技術國際合作。
譬如,作為《協定》成員國之一的日本,出于政治和經濟的需要,也一直對中日兩國高技術合作與交流持消極、謹慎的態度。
而在半導體領域,受限于《協定》,從芯片設計、生產等多個領域,中國都不能獲取到國外的最新科技。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有“芯片大王”、“***半導體教父”之稱
騰訊財經此前報道,臺積電2016年在南京獨資設立16nm制程12英寸晶圓廠前,受到了美國的百般阻撓。
但最終,國民黨借助當時在臺“立法院”的優勢,艱難地通過了南京晶圓廠的投資審核。
不止臺積電,包括三星、英特爾在內的半導體三巨頭均受到《協定》框架的約束,而“三巨頭”也壟斷了全球的高端芯片制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5日,路透社報道援引三星一名高管的話稱,他們正與包括中興在內的數家智能手機制造商洽談移動處理器芯片供應業務。
三星電子隨后在一份聲明中對稱,尚不能確定能與中興達成協議,其政策是對待所有廠商或者所有客戶一視同仁。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20瀏覽量
224825 -
半導體技術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1瀏覽量
60812 -
ASML
+關注
關注
7文章
720瀏覽量
41351
原文標題:封鎖升級!光刻巨頭“拒招”中國人,美國想要鎖死中國技術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bandaotiguancha,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觀察IC】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