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畫手”、“大腦該怎么畫”……近日,一幅幅線條簡單、色彩單一的速寫畫刷爆了朋友圈,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來自谷歌中國研發的首款小程序“猜畫小歌”。它采用了“人類繪畫+人工智能猜題”的模式,讓很多人沉迷繪畫和曬圖不能自拔。
玩家與人工智能比拼智力
記者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猜畫小歌”,找到了這款游戲。它的界面設計非常簡潔,點擊“開始作畫”即可運行。玩家需要根據“小歌”指定的題目,在限定的20秒時間內作畫。“小歌”將自動識別玩家所畫內容。當它回答正確后,玩家進入下一題,同時連勝次數也會相應增加。如果被它猜錯,那玩家就只能重新開始游戲。游戲結束后,玩家可以將作品保存成圖片,分享到朋友圈。另外,“小歌”猜對的題目會自動收入圖庫,玩家還可以在圖庫中查看其他玩家的同類作品。
“小歌”對于簡單物品的識別非常快,有時候作品還沒有完成,就已經給出正確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戲過程中,每畫一筆,“小歌”都在不斷地瘋狂猜玩家畫的是什么,“我猜這是線,腿,掃帚……”。如果猜不出,它會說:“我沒看懂你在畫什么?”,偶爾還會爆出一句方言“你畫的啥玩意?”整個游戲過程中,玩家與“小歌”互動不斷,樂趣不斷。
“猜畫小歌”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地的一款小作品,看似簡單,但其原理與人工智能的圖片識別系統極為相似。通過這款小程序,人工智能似乎已經開始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魔性”畫作
“猜畫小歌”為何火爆?
據了解,“猜畫小歌”由來自Google AI的神經網絡驅動,該網絡源自囊括5000多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簡單說,“猜畫小歌“對作品的辨識,利用的是神經網絡技術,基于對大量涂鴉樣本的學習。而數據庫中有源自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玩家這邊畫,另一邊神經網絡進行快速比對。
“猜畫小歌”玩法跟前幾年火爆的小游戲“你畫我猜”非常相似。這款小程序上線僅3個小時,就在朋友圈刮起了曬圖風潮。玩家的作品在朋友圈傳播的速度極快,為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笑料。
“猜畫小歌”為何能如此火爆?一方面,這款小程序畫面簡單易懂,上手非常快速,“小白”級玩家也能輕松上手,老少咸宜。另一方面,“猜畫小歌”的成功離不開游戲設置的社交機制,使其在玩家中不斷裂變。它設置了排名系統,以及分享、對比其他玩家作品的功能,給予玩家群充分地參與。
“猜畫小歌”的成功再次驗證了“易上手和社交性”對于小游戲的重要性,這個游戲因為與人工智能斗智有了一番新的樂趣,也給游戲行業從業者在“如何吸量”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小歌”認出這是蒙娜麗莎,你認出來了嗎?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780瀏覽量
10117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1瀏覽量
240298
原文標題: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為何能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211d74f707ff,微信公眾號:重慶人工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