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位源是導致單片機內部復位操作的源泉,大致可分為七種:上電復位(POR)﹑人工復位(MRST)﹑電源欠電壓復位(LVR)﹑看門狗復位(WDR)﹑軟件復位(SWR)﹑軟硬件復位(SHR)﹑和非法地址復位(IAR)。
一﹑上電復位電路
上電復位的實質是上電延時復位,也就是在上電延時期間把CPU鎖定在復位狀態上,就是為了彌補由于電源濾波電容存在使單片機電源由低到高逐漸上升的時間。如下圖示就是利用RC支路的充電時間而形成的常用的上電復位電路。
在每次單片機斷電之后,應使延時電容C上的電荷立刻放掉,以便重新作好延時準備,為隨后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再次加電面作好準備。否則,在斷電后C內還沒有充分放電的情況下,如果很快又加電,RC支路就失去了應有的延時功能,為次在電路中加入了一個二極管,如圖C所示。
二﹑人工復位電路
在單片機系統中,個別情況下,單片機會因為電磁干擾等意外因素面陷入混亂或死機狀態,這時就需要人工復位來幫單片機復位,如下圖就是在上電復位的基礎上改進的帶有人工復位和延時功能的延時復位電路。
三﹑欠壓復位電路分立元件的設計
欠壓復位就是電源跌落復位,也就是掉電鎖定復位,即在單片機電壓沿未跌落到不能維持工作之前,預先向單片機提供報警信號或復位信號,甚至把單片機鎖定在復位狀態上。
圖(a)電阻分壓支路來設定欠壓檢測門限電壓值。平時9013導通,RST為低電平,當VCC下降到門限電壓VT時,RST就變為高電平。VT=0.7V(R1+R2)/R1。
圖(b)利用了穩壓管設定欠壓檢測門限電壓值。原理如圖(a)。VT=Vz+0.7V。
圖(c)是帶有延時功能的欠壓復位電路。
四﹑欠壓中斷功能的設計
如圖(a)示,利用了R2和R3的分壓為中斷腳/INT0提供欠壓中斷信號,保障平時為/INT0提供邏輯高電平,當電源電壓下降或跌落到門限電壓時,才會使/INT0變為低電平。
圖(b)是帶備用電源(3.6V)的可充電電池(或大容量電容)的欠壓中斷功能電路的設計。
(1)外接電壓檢測專用芯片。如***產的HT70XX系列搭建的電壓檢測和復位電路。
(2) 外接帶延時的電壓檢測器MAX810x,相當于在HT70XX搭建電路的基礎上加入了復位延時功能。
(3)外接帶人工復位的電壓檢測器械MAX812。
(4)外接帶電源故障預警的電壓檢測器MAX707/708。
六﹑看門狗復位(WDR)和看門狗定時器(WDT)
外接看門狗專用芯片DS1232﹑ MAX813
-
單片機
+關注
關注
6043文章
44622瀏覽量
638532 -
看門狗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66瀏覽量
70945 -
復位電路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22瀏覽量
44705 -
POR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5133
原文標題:復位電路的幾種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Y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工程知識體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