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中國芯”引發的全民熱議仍在持續。業界學界輿論界紛紛檢視,我們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短板何在?路在何方?站在歷史機遇的風口浪尖,6月2號DeepTech“萬眾一芯點石成晶”北京峰會盛大召開,匯集行業各路大咖,深層次多角度討論半導體產業,特別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境況和未來走勢,探討突圍而起的機會與方向,全面揭示中國芯的道路方向。
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兼紫光展銳CEO 曾學忠先生受邀來到現場,分享了主題為“未來已來 創芯有道”的精彩演講。
曾學忠談未來十年大勢
觀點一:未來技術的驅動力來自于芯片
未來10年是數據時代,世界上的數據量每兩年都要翻番,2013年羅蘭貝格分析報告里提到,全球的數據量已經達到了4.4ZB,在未來的10年、20年、40年,每兩年翻番的數據量還會繼續演進下去,每個行業都面臨著勢不可擋的數據大潮。數字時代的技術核心有三點: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而這三大基礎要素最重要的源動力都來自于芯片,沒有芯片中國的BAT,或者說三大基礎要素的支撐者,他們的競爭力是蕩然無存的。
未來10年也是人工智能時代, 5G和AI將會迎來爆發,技術變革的驅動力也來自芯片。所以,未來10年不管經濟如何發展,都離不開芯片。如果說鋼鐵是工業時代的基礎,芯片就是數字時代的基礎,整個半導體行業決定了未來世界的發展走向。
曾學忠談全球產業格局
觀點二:未來半導體市場一定是全球互為一體
過去三四十年,全球芯片行業是以美、日、歐企業為主,高端市場幾乎都被他們所壟斷,但未來這10年甚至更久,中國芯片市場份額將不斷擴大。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而且在2017年全球十大芯片設計排名榜上,中國企業已占兩席—紫光展銳和華為海思。芯片設計是整個芯片行業的頂端,它對行業、對產業的貢獻是1比10比100的關系,1元的芯片可以撬動行業100元的價值,這就是為什么芯片設計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龍頭的重要性。世界是平的,也是平行的。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應是平行發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互為一體。
曾學忠談“中國芯”崛起之道
觀點三: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的雙輪驅動
未來10年中國半導體產業要在世界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核心技術靠化緣是化不來的。
從2G、3G到4G再到當前5G,紫光展銳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并取得了眾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成果。2018年展銳推出了SC9850KH芯片平臺,這是中國首款真正實現商用的自主國產CPU芯片,也是中國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嵌入CPU關鍵技術的4G芯片平臺。同時展銳也推出了首款 8核人工智能芯片平臺SC9863,為主流消費者進入5G時代、AI時代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國際合作也非常重要,國際合作是手段,核心是促進自主創新。2018年展銳在5G的研發上開啟了“5G芯片全球領先戰略”,先后與中國移動、英特爾、華為、是德科技、羅德與施瓦茨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打造中國5G高端芯片,成為5G芯片全球領軍品牌之一,并計劃于2018年內推出首款5G芯片,2019年下半年商用首款5G手機平臺,實現與5G移動網絡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場。
芯片產業是一個重資產、高投入、長周期的產業。在紫光集團芯云戰略的指導以及資金人才的支持下,如今紫光展銳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前三的手機基帶芯片設計企業,未來也致力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泛芯片提供商以及中國領先的5G通信芯片企業,展銳的定位是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芯片設計公司。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努力,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決心和信心,充分發揮芯工匠精神。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39 -
半導體產業
+關注
關注
6文章
509瀏覽量
3444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8
原文標題:展銳Insights | 曾學忠:未來已來 創芯有道
文章出處:【微信號:Spreadtrum,微信公眾號:展訊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