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中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納米級膠片,各方面有所提升,但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454398 ? 作者:工程師吳畏 ? 2018-06-13 11:44 ? 次閱讀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光磁存儲的密度已經增長了很多倍,但業(yè)界一直沒能在一個全新的維度上,推出一種全息存儲設備。好消息是,一支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已經開發(fā)出了一種新型納米級膠片。這項新技術,能夠以 3D 全息圖的形式存儲信息,從而提高數(shù)據密度、讀寫速度、以及在嚴酷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實際上,全息存儲的概念已經存在了數(shù)十年,只是進展一直緩慢。

首席研究員 Shencheng Fu 對一種能夠以 3D 全息形式存儲數(shù)據的新型膠片展開實驗。

2005 年的時候,幾大科技企業(yè)攜手促進過“全息萬能盤片”(HVD)、全息驅動器、以及卡片的開發(fā)。2009 年的時候,通用電氣曾在一套類似的系統(tǒng)上有點小成就,但之后一直沒有了商業(yè)化的聲響。

東北師范大學的這套裝置,選用了一種新型膠片來作為全息存儲的介質??茖W家們從一種二氧化鈦制成的半導體薄膜和納米銀顆粒著手,其解決了先前研究中帶來困擾的一些問題。

中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納米級膠片,各方面有所提升,但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其通過激光改變電荷,向納米銀離子寫入信息。由于不同波長的激光會對粒子產生不同的影響,數(shù)據就被以 3D 全息的形式存儲了。研究團隊稱:

與傳統(tǒng)光學系統(tǒng)相比,新設備可以使用更少的物理空間,來存儲更多的數(shù)據。

這種 10×10 厘米(4×4 英寸)的全息膠片的厚度只有 620 nm,但存儲密度可達 DVD 碟片的 1000 倍。

中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納米級膠片,各方面有所提升,但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假設他們談論的是常見的雙層 DVD 盤片,那就意味著新型全息膠片的存儲容量約為 8.5 TB 。不過大多數(shù)全息原型存儲系統(tǒng)存在著一個問題,即外部紫外光很容易擦出掉數(shù)據。

從長期穩(wěn)定性來看,這項技術顯然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尤其是戶外或太空環(huán)境。為此,研究團隊增加了一套全新的安全措施 —— 電子接受分子的寬度在 1 到 2 nm 。

中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納米級膠片,各方面有所提升,但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因為這些分子非常小,它們能夠在半導體薄膜的孔內停留,而不會影響到這些孔隙的蜂巢形狀結構。一旦抵達,這些分子就會捕獲紫外線帶來的多余電子,然后才會對納米銀粒子造成嚴重破壞。

有關這項技術的詳情,已經發(fā)表在近日出版的《光學材料快報》(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上,原標題為:

《UV-resistant 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in noble-metal/semiconductor nanocomposite films with electron-acceptors》。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膠片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0

    瀏覽量

    8245
  • 全息存儲
    +關注

    關注

    0

    文章

    4

    瀏覽量

    816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文解析納米級針孔缺陷的性能研究

    在冷凝過程中起泡已被認為是與失效相關的主要機制之。然而,關于起泡形成的來源還存在著分歧。此外,人們還缺乏對促進蒸汽通過薄疏水薄膜滲透途徑的物理缺陷或針孔的了解。這些針孔控制在疏水聚合物和金屬基板之間的界面上的水泡的成核。在這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2-03 09:26 ?250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b>文解析<b class='flag-5'>納米級</b>針孔缺陷的性能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fā)全新納米級3D晶體管,突破性能極限

    11月7日,有報道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超薄半導體材料,成功開發(fā)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納米級3D晶體管。這款晶體管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小的3D晶體管,其性能與功能不僅與現(xiàn)有的硅基晶體管相當,甚至在某些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07 13:43 ?447次閱讀

    SK海力士開發(fā)出第六代10納米級DDR5 DRAM

    SK海力士宣布了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開發(fā)出全球首款采用第六代10納米級(1c)工藝的16Gb DDR5 DRAM。這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29 16:39 ?723次閱讀

    上海科學家精準操控原子“人造”藍寶石 為低功耗芯片研制開辟新路

    當芯片中的晶體管隨著摩爾定律向納米級不斷縮小時,發(fā)揮絕緣作用的介質材料卻因為厚度縮小而性能快速降低。如何為更小的晶體管匹配更佳的介質材料,成為集成電路領域科學家們的苦苦追尋的目標。 如今,中國科學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9 15:38 ?407次閱讀

    科學家開發(fā)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光纖激光器的實驗裝置圖 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科學家開發(fā)出了第臺可在電磁光譜的可見光范圍內產生飛秒脈沖的光纖激光器,這種能產生超短、明亮可見波長脈沖的激光器可廣泛應用于生物醫(yī)學、材料加工等領域。通常產生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25 06:43 ?363次閱讀
    <b class='flag-5'>科學家</b><b class='flag-5'>開發(fā)出</b>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受人眼啟發(fā)!科學家開發(fā)出新型改良相機

    新型事件相機系統(tǒng)與標準事件相機系統(tǒng)對比圖。 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科學家領導的個研究小組發(fā)明了一種照相機裝置,可以改善機器人觀察周圍世界并做出反應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22 06:24 ?362次閱讀
    受人眼啟發(fā)!<b class='flag-5'>科學家</b><b class='flag-5'>開發(fā)出新型</b>改良相機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新型高溫超導體

    據新華社報道,我國科學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fā)現(xiàn)。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qū)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成功證實在鎳氧化物中具有壓力誘導的體超導電性,而且超導體積分數(shù)達到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9 15:14 ?775次閱讀

    納米級材料尺寸測量:從微觀到宏觀,納米精度,中圖智造

    中圖儀器利用納米顯微測量技術,提供白光干涉儀和共聚焦顯微鏡等高精度測量設備,服務于半導體、電子、科研等領域,推動納米級材料尺寸測量的技術發(fā)展和行業(yè)應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12 15:32 ?1245次閱讀
    <b class='flag-5'>納米級</b>材料尺寸測量:從微觀到宏觀,<b class='flag-5'>納米</b>精度,中圖智造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fā)這傳感器!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fā)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xiàn)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jiān)測 神經探針是一種用來記錄神經活動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7 18:03 ?556次閱讀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b class='flag-5'>科學家</b>成功研發(fā)這<b class='flag-5'>一</b>傳感器!

    納米弦傳感器可開拓精密傳感應用

    從宏觀引力波探測器到納米級聲學器件,具有高長寬比的機械諧振器在精密傳感領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制造方面的挑戰(zhàn)和高昂的計算成本限制了這些器件的長度與厚度之比,在納米工程設計方面有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7 16:10 ?1w次閱讀
    <b class='flag-5'>納米</b>弦傳感器可開拓精密傳感應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chuàng)辦新的AI公司

    消息在業(yè)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蘇茨克維曾是OpenAI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及首席科學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會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1 10:42 ?570次閱讀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英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有機半導體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這種探測器不僅“身段”更柔軟,可貼合需要掃描物體的形狀,從而提高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3 06:29 ?364次閱讀

    我國科學家開發(fā)出新型激光切割技術

    飛秒激光直寫技術是一種具備三維加工能力的制造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等領域。然而,由于傅里葉帶寬定理對激光焦點橫向尺寸和深寬比的制約,在納米級精度上,直無法兼顧激光切割以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23 06:36 ?220次閱讀

    一種有效降低損耗的壓電式DC-DC轉換器開發(fā)案例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和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CEA-Leti)的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突破性的壓電式DC-DC轉換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07 09:48 ?915次閱讀

    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噬菌體的芯片納米“光鑷”

    瑞士和法國科學家攜手,開發(fā)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能以最小光功率捕獲、操縱和識別單個噬菌體,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基于噬菌體的療法,治療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04 14:07 ?652次閱讀
    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噬菌體的芯片<b class='flag-5'>納米</b>“光鑷”
    贵定县| 百家乐官网专用| 百家乐单打| 靖安县| 百家乐官网出庄的概率| 试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千阳县| 开心8百家乐娱乐城| 赌博药| 百家乐注册赠分| 金钱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棋牌小游戏| 百家乐官网平注秘籍| 德州扑克怎么发牌| 百家乐官网开户过的路纸| 大发888娱乐城 34| 风水24山走水| 新濠天地娱乐城| 百家乐怎么看门路| 体育投注| 赌博百家乐的乐趣| 利赢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英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财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生活馆拖鞋| 大发8888下载| 皇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云博娱乐城官网注册| 百家乐巴厘岛娱乐城| 乐宝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真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时代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博狗娱乐城注册| 博九网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官网长龙有几个| 威尼斯人娱乐官网| 百家乐官网投注五揽式| 大发888备用网| 百家乐视频游365| 赌场百家乐官网投注公式| 大发888大发888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