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018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蘇州開幕。本此會議的主題是“智能體驗·智慧生活”,著力突出產品應用領域,集中展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算法的終端產品,共有來自10個國家的150家企業和人工智能機構參展,展出1千多種人工智能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王新哲表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工智能企業達2000余家,其中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五省市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百家。我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將人工智能作為推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務實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一是加強產業發展布局。
2017年12月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明確了未來三年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
二是推動產業核心技術攻關。
會同相關部門,統籌資源,支持計算機和智能終端產品的基礎軟硬件、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創新應用,筑牢人工智能發展的產業基礎。
三是促進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鼓勵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各環節的創新應用,系統提升制造裝備、制造過程、細分行業應用的智能化水平。
四是推動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機器人、智能語音等重點領域發展。
出臺《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指導建設國家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等。
王新哲指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部署,搶抓發展機遇,釋放發展潛力,努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第一,突破核心技術,增強發展動力。
推動產、學、研、用之間融合互動,引導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夯實智能傳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礎軟件等產業核心基礎,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融合發展。
第二,深化融合應用,升級智能制造。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實現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第三,加強部省協同,打造產業集群。
強化部省合作聯動,在推動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鼓勵引導各地區結合自身基礎和條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第四,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環境。
加快建立人工智能標準、測評、知識產權等服務體系,推動建設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和開放平臺,構建人工智能基礎支撐平臺。推動完善相關政策,特別是人才、財稅、金融等政策。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8瀏覽量
240297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2瀏覽量
76565
原文標題:工信部:四項舉措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文章出處:【微信號:mfg2025,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