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藝術家與科學家早在100年前就對手機做出了驚人的預測,但他們都沒預測到手機所帶來的便利與尷尬都如此徹底。
當你正在趕火車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當你兩手拎滿東西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當下大雨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當你在聽音樂會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當你手里抱著嬰兒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當你與愛人走進婚禮的殿堂時,口袋里的手機響了。接?還是不接?
對現代人而言,這些場景早已司空見慣,但這卻是百年前,手機尚未出現的時代,藝術家對未來手機生活的預測。
1919年3月5日,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刊登了W.K. Haselden創作的一組漫畫——“當口袋電話響起時”,成功地預測了未來在各種場景下手機帶來的尷尬。
當然,作者沒有預測到后人為手機增加了振動和靜音功能
直到54年后,也就是1973年4月,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技術人員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民用手機,馬丁·庫帕也由此被稱為“手機之父”。
想象力推動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在手機出現前,少數“胡思亂想”的人就對擁有手機的生活就充滿了好奇。
1926年,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在一次采訪中,對未來的通訊方式進行了大膽預測,認為人們將使用可以放在口袋中的無線設備進行通訊。
“從無線電系統的誕生開始,”他說:“我看到這種新的電力技術應用比其他任何科學發現都更有益于人類,因為它實際上消除了距離。人類遭受的大多數困難與不便,是由于廣闊的地域范圍,使得個人和國家無法密切接觸而造成的。”
“無線電將通過智能傳輸,使我們的身體和材料以及能量傳輸實現更密切的聯系。”
在特斯拉看來,“當無線通訊應用普及時,整個地球將轉化為一個巨大的大腦,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真實而有節奏的整體。無論距離如何,我們都能立即與對方溝通。”
“不僅如此,通過電視和電話,我們將完美地看到和聽到彼此。盡管我們相隔數千英里的距離,和現在的電話相比(注:早期的有線電話),我們將輕松實現通話。每個男人的口袋里都將隨時攜帶這樣的一個設備。”
“我們將能夠目睹和聽到一些事件,如總統就職典禮、世界性體育賽事的開幕式、地震、戰爭等,就像我們在現場一樣。”
特斯拉還說:“在電力的無線傳輸商業化之時,信息傳輸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偉大的特斯拉!
偉大的特斯拉的驚人洞見早已變為現實。
在移動電話發明20年后,1994年美國南方貝爾BellSouth公司聯手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機——Simon PDA cellphone,人類通訊開始步入智能時代。
2007年iPhone面世,重新義了智能手機,使移動通訊進入全面智能化時代。
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早已全面接入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智能手機重塑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
手機還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甚至大腦結構,成為人類的“體外器官”。我們每天享受著手機帶來的便利,卻又悄然被手機所“俘虜”。
我們從擔心手機沒帶,到擔心電池不夠,再到擔心沒有wifi,手機就像一直與我們開著玩笑,迫使著我們不斷開發新的技術,去填補我們無止盡的“擔心”。
還有這句經典的網絡評論:“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看你,你卻在低頭玩手機”。
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對未來驚人的想象力和預測力。
不論是1919年創作漫畫的W.K. Haselden,還是1926年發表觀點的特斯拉,他們都預測到了新的通訊方式帶來的便利與尷尬。但他們卻沒預測到這種便利與尷尬都如此徹底。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61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8瀏覽量
158269 -
WIFI
+關注
關注
81文章
5309瀏覽量
204791
原文標題:關于手機,100年前的藝術家與科學家早已做出這樣的預測
文章出處:【微信號:drc_iite,微信公眾號:全球技術地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4年前11個月機電產品進出口額顯著增長
華為最新消息:華為終端業務已恢復到三年前 華為多款高端手機降價 華為懸賞300萬元求解難題
2024年前三季度半導體收入增長26%
鎧俠預測:2028年前閃存需求將激增2.7倍,受AI發展推動
2035年Chiplet市場規模將超4110億美元
中大百年和100個故事 | 科技老兵戴輝
日本計劃2030年前自研不可破解的量子加密技術
IFA 2024百年慶典“2024全球產品技術創新大獎”揭曉: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的風向標
榮耀參展百年IFA,折疊新品Magic V3海外正式發布
蔡司工業CT檢測設備廠家百年行業經驗,值得選擇
![蔡司工業CT檢測設備廠家<b class='flag-5'>百年</b>行業經驗,值得選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8D/wKgaombFYkGAAmWfAADMFo3C-so495.png)
雷軍稱小米汽車目標全球前五
LG新能源目標在2028年前全面推動干式涂層技術
本田宣布投資10萬億日元轉型電動,2030年前將推出7款新型電動車
2030 年2030 年關于人工智能的五點預測
![2030 <b class='flag-5'>年</b>2030 年<b class='flag-5'>關于</b>人工智能的五點<b class='flag-5'>預測</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E/DC/poYBAGLCjeiALm_WAAAYmfR7Qec47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