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預計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增速為6%,服務型機器人的增速將高達17%。服務機器人潛在市場巨大,即將迎來爆發期。能否取得未來服務機器人主動權,取決于原創技術和友好交互,特別是機器人的智商和情商。”日本工程院院士、歐盟科學院院士任福繼近日在2018國際智能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峰會上說。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巨大
在日本,服務機器人正發展迅速。任福繼預計,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服務機器人將與工業機器人擁有同等市場規模。2035年,預計日本機器人產業整體將達到9.7兆日元,其中服務機器人的規模將是工業機器人的兩倍。
任福繼表示,人類社會經歷了狩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之后,目前正處于智業社會,將來要過渡到無業社會。智業社會的特征是人工智能高度發達,人類的許多工作將會被機器人代替。服務機器人的重要課題是如何讓機器人感知情感并與人類進行情感交互。
目前,全球服務機器人發展較好的領域相對集中,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開拓還遠遠不足。市面上真正流通的服務機器人產品不多,并且市場整體呈現出大而不強的局面,產品嚴重同質化、低端化,個性化服務的產品稀缺。真正有智能的服務機器人幾乎為零。
任福繼表示,現在的服務機器人還缺乏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原創性成果和創新理念。服務機器人未來是朝智能化、情感化發展,最后達到人機共存,需要重點關注多元情感感知以及如何讓機器人認知人類情感并創生機器人自身情感。
中國創新速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郝玉成介紹,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40億元,預計2020年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截至2016年6月,我國服務機器人相關企業達到3000多家,服務機器人產業鏈的特點是產品和技術交叉纏繞。服務機器人已經從實驗室走入人們的生活領域,逐漸影響人們的生活。服務機器人正朝著家庭化、模塊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其服務的功能也越來越強。
盡管中國的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但相比之下,中國服務機器人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大部分產品還處于研發試驗階段,而投入使用并且實現產業化的服務機器人還很少。數據顯示,近三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量復合增長率高達19%,2015年銷量達到545萬臺,市場規模達82億美元,預計2020年服務機器人整機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美元。
“我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巨大,尤其是在醫療康復、助老助殘等方面,技術創新的速度滿足不了市場增長的需求。我國服務機器人產品中大部分缺乏相應的檢測規范和技術標準,尤其是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加快制定標準。”郝玉成說。
郝玉成認為,一些大企業進入服務機器人市場,以清晰的戰略、規范的管理,提升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水平。未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需要從戰略、理念、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快創新,加快提高我國服務機器人的系統智能化的水平,突破核心技術和底層技術的挑戰。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相關技術將在2020年到2025年出現拐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雅瑞資本與真格基金首席科技顧問王田苗說。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879 -
服務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文章
578瀏覽量
52637
原文標題:服務機器人即將迎來爆發期
文章出處:【微信號:tjrobot,微信公眾號:天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