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智能眼鏡。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的智能眼鏡,并沒有 Google Glass 或者微軟 Hololens 那樣的增強現實功能,也不能拍照攝像。其外表看上去更是平淡無奇。它或許是眼鏡行業最具革命性與實用性的創新技術。
它先進在哪里?
四個字:自動對焦。用戶無論是看遠處、還是看近處,眼鏡都能以物理方式自動調節鏡片,調整出最合適的焦距。使具有視覺缺陷的人(很不幸,天朝大多數的城市人口躺槍)能夠始終以最佳焦距、看到最清晰的景像。
它的實用價值在哪里?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后便有了“老花眼”,讀書看報要戴上遠視眼鏡。或者,原本戴近視眼鏡的中老年人,需要把眼鏡褪到鼻尖,低頭把眼睛向上瞟才能看見近處的物體。對于這兩種情況,目前的解決方式不外乎兩種:大多數人選擇忍受麻煩,閱讀時戴上遠視鏡,之后再摘下(或摘下近視鏡,之后戴上)。而少數人選擇配一副“雙焦鏡”,即鏡片上半部分為凸透鏡(遠視鏡片)、下半部分為凹透鏡(近視鏡片),所以實際上有兩個焦距。猶他大學的新技術在雙焦鏡之外,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研究團隊領導者 Carlos Mastrangelo 教授說:
“大多數有老花鏡的人需要不停摘下戴上,但你不再需要那樣做了。你戴上我們的智能眼鏡之后,視線永遠是清晰的。”該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 Optics Express 發表。
它的原理
該智能眼鏡的鏡片由甘油(glycerin)制成,后者是一種濃稠、無色的液體,它被包覆在兩層質感類似于橡膠的柔軟薄膜之間。鏡片背面的薄膜與三枚機械驅動器相連,后者像一個“透明活塞”那樣推動薄膜前后移動。該機械變化導致液體鏡片的弧度隨之變化,用以調節鏡片與眼球之間的焦距。而每次焦距調節的時間僅有 14 毫秒。雷鋒網獲知,該技術主要針對的是老花眼。
驅動裝置
Carlos Mastrangelo 表示:“眼鏡的焦距取決于鏡片的形狀。所以,為了改變光學效果,我們確實需要(用這樣的辦法)對薄膜形狀做改變。”
使用它的用戶只需要在手機 APP 輸入視力矯正信息,具備藍牙連接的智能眼鏡會自動校準。當前的原型設備使用的是該團隊特制的眼鏡框,使用電池驅動的電子設備控制驅動器。現在他們還在開發一個更簡潔、更輕的設計,并預計將在幾年內出成果。外媒表示,僅僅美國就有 1400 萬有視力缺陷,該眼鏡未來的商業化潛力巨大。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的眼鏡技術。以色列有家名為 Deep Optics 的公司,在 2016 年初發布了同樣是液體鏡片、薄膜包覆的技術概念,并表示該公司的技術能借助眼球追蹤來自動調焦。這樣的技術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眼鏡技術,甚至成為每一個普通近視、遠視患者的“望遠鏡”?我們拭目以待。
-
Google
+關注
關注
5文章
1772瀏覽量
57802 -
智能眼鏡
+關注
關注
8文章
669瀏覽量
729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