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航空局在研發宇宙飛船的過程中提出來的,并于1979年形成產品。
智能傳感器是現在正在高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人們普遍認為智能傳感器是具有對外界等信息進行自動收集、數據處理以及自診斷與自適應能力的傳感器。一個良好的智能傳感器是由微處理器驅動的傳感器與儀表套裝,并且具有通信與板載診斷等功能。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曾表示,傳感器將是未來萬物互聯的核心基礎。當前,全球信息技術發展正處于跨界融合、加速創新、深度調整的歷史時期,呈現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特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興起,推動計算架構、模式及職能傳感出現重大轉折,市場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預計到2019年,我國智能傳感器市場將達到960億元的規模。
智能傳感器與一般傳感器有什么不同?
1. 提高了傳感器的精度
智能傳感器具有信息處理功能,可通過軟件修改各種確定性系統誤差(如傳感器輸入輸出的非線性誤差、服務誤差、零點誤差、正反形成誤差等),還可以適當補償隨機誤差、降低噪聲,大大提高了傳感器精度。
2. 提高了傳感器的可靠性
集成傳感器系統的小型化,消除了傳統結構的某些不可靠因素,改善整個系統的抗干擾功能,同時它還有診斷、校準和數據存儲功能(對于智能結構系統還有自適應功能),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3. 提高了傳感器的性能價格比
在相同精度的需求下,多功能智能式傳感器與單一功能的普通傳感器相比,性能價格比明顯提高,尤其是在采用較便宜的單片機后更為明顯。
4. 促成了傳感器多功能化
智能式傳感器可以實現多傳感器多參數綜合測量,通過編程擴大測量與使用范圍,有一定的自適應能力,根據檢測對象或條件的改變,相應地改變量程反輸出數據的形式;具有數字通信接口功能,直接送入遠地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多種數據輸出形式,適配各種應用系統。
智能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1. 土木工程
我國作為重大的土木工程和基礎設施大國,橋梁、水壩、核電站、供水供電系統工程等使用年限長達幾十年,由于腐蝕作用、材料老化等環境和自身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損傷和災害抵抗力下降等問題,因此智能傳感器在土木工程領域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土木智能傳感器技術研發初步展開,國內例如北大、東南大學、24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開展深入技術研發,同時,以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蘇州維納中心等為代表的科研機構已建立起智能傳感器中試服務平臺,助推國內饞呀創新發展。
2. 醫學
在生物醫學領域中,智能傳感器作為核心部件被應用到了眾多的檢測儀器中,關乎到人體健康往往對醫用傳感器有更高要求,不僅對其精確度、可靠性、抗干擾性,同時在傳感器的體積、重量等外部特性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智能傳感器在醫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傳感器的發展水平。
例如:醫學領域中,糖尿病患者需要隨時掌握血糖水平,以便調整飲食和注射胰島素,防止其它并發癥。通常測血糖時必須刺破手指采血,再將血樣放到葡萄糖試紙上,最后把試紙放到電子血糖計上進行測量。這是一種既麻煩又痛苦的方法。美國Cygnus公司生產了一種"葡萄糖手表",其外觀像普通手表一樣,戴上它就能實現無疼、無血、連續的血糖測試。"葡萄糖手表"上有一塊涂著試劑的墊子,當墊子與皮膚接觸時,葡萄糖分子就被吸附到墊子上,并與試劑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電流。傳感器測量該電流,經處理器計算出與該電流對應的血糖濃度,并以數字量顯示。
3.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逐漸走向體系化、規范化、智能化管理,在城市內建立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統,利用智能信息搜集與處理、數據通信等技術實現人、車和路信息的多元統一,進一步智能調控交通運行系統,利用道路傳感網絡獲取當前交通系統中基礎設施、各類車輛以及人群移動的狀態等數據,使交通系統實現智能檢測與控制成為可能。
目前在汽車安全行駛系統、車身系統、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已經實現了智能傳感器的規?;a,隨著智能傳感器的不斷更新改良,其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是一種監測汽車輪胎壓力和溫度的智能監測系統,監視器收集各個輪胎的溫度和壓力數據,并根據輪胎溫度和壓力數據的異常情況發出不同的報警信號提醒駕駛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對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發揮積極作用。溫州大學的雷鵬飛、沈華東等人對紅外傳感器在智能車避障系統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與設計,避障傳感器放射的紅外線在一定范圍內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傳感器檢測到紅外線反射回的信號并發送給單片機,單片機通過輸入內部的算法對車輛輪胎的方向、距離進行智能協調,從而完成躲避障礙物動作。同時獨輪式平衡車作為新興的個人交通工具也是利用內置傳感器收集用戶的姿勢信息控制平衡車的前進方向與速度,成為傳感器在交通領域的一大創新。
4. 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涉及到的技術非常多,包括傳感與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等智能信息技術,依托安置在農產品種植區的各個傳感器節點和通信網絡,實施檢測農業生產的田間智慧種植數據,實現可視化管理、智能預警等。
比如:實現測量問世花卉大鵬的溫濕度傳感器,通過對花卉大棚內的環境的控制主要針對于環境濕度、溫度等進行測量和控制,用溫濕度傳感器根據溫室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自動實施噴灌調溫,確保溫室經濟作物生長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
智能交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807瀏覽量
43562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274瀏覽量
82778 -
智能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6文章
602瀏覽量
55417
原文標題:物聯網技術 | 智能傳感器技術快速入門大全(含案例)
文章出處:【微信號:dkiot888,微信公眾號:鼎酷IOT部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