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3月谷歌Alpha 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開始,全球掀起人工智能(AI)浪潮。中國自然不例外,不僅國務院印發并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AI推至浪尖,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百度也喊出“All in AI”的口號。
“AI+”成了全球技術變革的標簽,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其中。但是,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在一場名為“AI大學未來客棧”卻為創業者們“潑冷水”醒醒腦:“在這個AI時代的創業一定要冷靜”。
中國AI風口蓄能 創業進入白熱化
技術創新是時代主旋律。王詠剛表示,技術社會發展的引擎正由移動互聯網逐步轉變為AI賦能,每一個主流應用程序背后都有一個AI在支撐著。
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2030年發展目標: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國家戰略、市場熱情以及技術發展共同推動了人工智能創業生態。
市場熱情有多高漲?據《騰訊2017年人工智能白皮書》顯示,企業增長數量從2004年的29家到2015年達到峰值166家,截止2017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總量擁有592家,全球排名第二,占比23%。
同時,AI創業浪潮也少不了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據IT桔子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我國創業投資機構共發生767項針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案例。從投資金額來看,2017年上半年融資額超過150億元,累計融資額升至635億元,占全球融資總額的33.18%。
AI創業者面臨的三大難題
王詠剛認為,我們目前正處于人工智能商業化的第四個階段:Robotic AI。其階段開始于2015年,AI深深嵌入每一個硬件產品與每一個應用場景,操控每個終端硬件,如谷歌無人車企業Waymo。同時他還強調,現階段的創業難度遠高于互聯網創業時代,創業者面臨著三大難題。
一是,不同于以往互聯網時代的制作APP、云服務等側重解決信息組織問題,人工智能更看重如何提高效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經濟產出。他說:“提供人工智能的產品需要處于客戶的價值觀念路徑上,‘買單’是個非常嚴厲的詞。”
二是,人才問題。據領英2017年7月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超190萬人,其中華人AI人才達14萬人,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僅為5萬人,而中國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遠不能滿足。王詠剛補充說道,現如今的創業者大多數是科研處生的團隊,可能掌握了很好的論文與技術理論,但在沒有辦法得到商業落地。
三是,人工智能需要與行業深度整合,了解人工智能技術不代表行業背后的領域知識。他舉例,如智能醫療,不了解醫療機構以及醫學方面的系統知識,就很難把論文上的知識應用其中。
三思后行 AI創業需要冷靜對待
王詠剛坦言,AI時代不是一個短平快的時代,需要深耕細作。目前人工智能只是在單一節點上達到或超越人類,今天所有的AI應用,還處在紅利的節點上,還沒有結成一個面。
同時他也對近期Uber無人車致死事故表示,無人駕駛離真正落地還很遠,商業化充滿挑戰。他對AI創業者提建言:不能用過于理想的心態,而應該用冷靜去思考。
華創資本合伙人熊偉銘也認為,假設這個公司沒有場景應用,充其量。只是一個算法公司,它必須要技術領先;但如果有場景應用,會把它定義為“深度學習輔助應用公司”。而當前投資人更看重落地能力。“更看好綁著應用出來,比如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2
原文標題:AI創業的三大難題!創新工場給創業者“潑冷水”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漢王在上地UPSIDE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挑戰賽中榮獲三等獎
光庭信息超級軟件工場SDW2.0亮相CES 2025
光庭信息超級軟件工場SDW 2.0重磅發布
再創佳績!友思特榮獲“機器人技術成果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再創佳績!友思特榮獲“機器人技術成果<b class='flag-5'>創新創業</b>大賽”<b class='flag-5'>三</b>等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14/wKgZO2dGdzaAVdbbADzHztfSlz8824.png)
友思特新聞 友思特榮獲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智能裝備行業賽初創組優勝企業!
![友思特新聞 友思特榮獲廣州科技<b class='flag-5'>創新創業</b>大賽智能裝備<b class='flag-5'>行業</b>賽初創組優勝企業!](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9B/wKgaoWc--WCAGxqFAAK0Fz5cKCo471.png)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29/wKgaombuJ0mASuJsAATdvW459fQ290.jpg)
中軟國際模型工場加速各行業智能化進程
![中軟國際模型<b class='flag-5'>工場</b>加速各<b class='flag-5'>行業</b>智能化進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E0/wKgZombrwTuASAN-AAPPLt805g425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