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萊斯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款無透鏡、寬視場、超薄的熒光顯微鏡“FlatScope”。其厚度比信用卡更薄,小到足以放在指尖上。它可以生成高幀頻、分辨率達微米級的三維熒光圖像,可應用于內窺鏡、大面積成像儀、柔性顯微鏡等方面。
顯微鏡,通常是由一個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主要用于放大人的肉眼無法觀察的微小物體,使之對于肉眼可見。這一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了微觀的原子時代。
在生物學中,傳統的熒光顯微鏡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嵌入細胞或者組織中的顆粒被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研究人員會采集來自這些粒子的熒光信號。這項技術讓科學家們們能以納米級的分辨率,探索和追蹤生物制劑。
但是,熒光顯微鏡與所有的傳統顯微鏡、望遠鏡和攝像頭一樣,分辨率由透鏡尺寸決定,所以往往會又大又重,從而限制了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
此外,傳統顯微鏡的透鏡陣列架構還存在一個弊端:隨著透鏡變小,它要么采集更少的光線,要么將成像的視場變小。
這項研究開始是作為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研究可植入的、高分辨率神經接口計劃的一部分。這種寬視場的顯微鏡,厚度比信用卡更薄,小到足以放到指尖上。它可以生成高幀頻、分辨率達微米級的三維熒光圖像,三維圖像的總體積能覆蓋幾立方毫米。
下圖是萊斯大學的研究生Vivek Boominathan(左)和Jesse Adams正在搭建平面顯微鏡的實驗。這款無透鏡的平面攝像頭可作為熒光顯微鏡,它能用于捕捉三維數據,并從視場中任何地方的物體構建圖像。
算法可聚焦顯微鏡捕捉到的三維數據的任何部分,從而生成視場內物體的微米級細節鏡像。
Robinson 表示,這么高的分辨率讓該設備成為了顯微鏡。他說:“你手機或者數碼單鏡反光相機中的攝像頭可以達到百微米級的分辨率。當你拍攝一張宏觀照片時,分辨率約為20到50微米。我將顯微鏡看成一種讓你在微米尺度成像的設備。這意味著比頭發絲直徑更小的物體,例如細胞、細胞的組成部分或者精細的纖維結構。”
實現這種分辨率需要修改 FlatCam 的掩模,進一步削減到達傳感器的光線量,并重寫軟件。Robinson表示:“這并不是毫無意義地將FlatCam 的算法,簡單地應用到我們用于成像遠處物體的同樣的技術中。”掩模類似透鏡照相機的光圈(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透鏡,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但是它距離傳感器只有幾百微米,并只允許部分光線通過,限制了數據量,從而簡化處理過程。
Robinson 說:“在一個百萬像素的攝像頭中,計算問題需要一百萬乘以一百萬個矩陣元素。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矩陣。但是因為我們通過行和列的模式將其分解,我們的矩陣只有一百萬個元素。”將數據從600萬兆字節削減至更實用的21兆字節,這意味著處理時間的縮短。早期的 FlatCam 版本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圖像,而現在的 FlatScope平面顯微鏡捕捉三維數據的速度可達到每秒30幀。
Veeraraghavan 表示,物聯網的蓬勃發展將為平面攝像頭和顯微鏡帶來許多應用。這反過來又會降低成本。他說:“與傳統的攝像頭相比,這個技術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因為我們不需要透鏡,所以不需要制造后組裝。可以想說,該產品可以從生產線上不斷地生產出來。”
從Veeraraghavan的表述中,不難發現,在物聯網發展的大潮中,FlatScope 及其關聯技術將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由于市場前景好,所以成本也有望降低,另外它在生產制造方面較傳統產品也有優勢。
從用途來看,它的應用場景可包括:臨床用可植入內窺鏡、戰場用的手掌大小的顯微鏡、大面積成像儀、柔性顯微鏡等。研究人員指出,目前他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熒光應用,FlatScope 也可用于明視場,暗視場和反射光顯微鏡。
原文標題:指尖上的三維熒光顯微鏡:無透鏡、超薄、超輕!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