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ula Ramos博士,前Intel技術布道師,Voxel51開發者關系主管
翻譯:劉力,算力魔方創始人
一,前言
有時,生活可能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和壓倒性,但請記住,我們也是如此。隨著今年即將結束,我正在反思2024年教會我的一切以及2025年帶來的興奮。今年,我面臨了一些挑戰,這些挑戰將我推向了情感的邊緣。我在冥想、有意識的反思、冷水療法、鍛煉和感恩中找到了我的平靜。生活中的挑戰,無論它們是來自工作、家庭還是意外的曲折,都不是簡單的障礙。它們是促使我們向內看、成長并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教訓。
二,擁抱“為什么”和“什么”
這不僅僅是問“為什么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而是“我能從中學到什么?”當我們轉變視角,專注于成長時,每一次經歷都成為了我們通往目標的墊腳石。擁抱這種心態有助于我們充分發揮潛力,并發現對自己以及我們能實現的事情的信心。
三,通過日常習慣恢復平衡
我的一個朋友向我介紹了詹姆斯·克利爾的書《微習慣》,我強烈推薦它。受到每20天增加一個新習慣的想法的啟發,我成功地將五個新習慣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做法幫助我在決策過程中找到了清晰和自信。以下是現在為我一天奠定基礎的早晨例行公事:
5:00 AM- 冥想:連接我的內心。
5:15 AM- 鍛煉:提升我的精力并銳化我的專注力。
6:00 AM - 冷水治療:振奮身體和心靈。
6:15 AM - 與丈夫一起喝咖啡:分享感恩和聯系的時刻。
6:30 AM - 為兒子準備一天:將歡樂和笑聲帶入我們的早晨。
7:00 AM - 開始工作:以愛和意圖接近任務。在所有這些之后,我才看我的手機。通過保護這些清晨時光,我保持了為我一整天設定基調的平靜。這些小而有意識的習慣讓我腳踏實地,幫助我以清晰的頭腦和富有同情心的心面對挑戰。你今天想建立什么習慣?
四,人工智能與正念相遇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對人工智能及其對我們生活的積極影響充滿熱情,人工智能向善,以及人工智能在現實世界場景中的應用。與此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如何與正念相交。雖然人工智能不能為我們做內心的工作,但它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使這個過程更加易于訪問和個性化。
以下是人工智能支持自我發現和正念生活的一些方式:
1,引導反思:
人工智能驅動的日記:應用程序如Reflectly或Day One使用人工智能驅動的提示幫助你探索你的情感,識別模式,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蹤你的成長。
情感分析:新興平臺可以分析文本或語音筆記來衡量情緒和壓力水平,并提供重新構建或應對的建議。
2,冥想支持:
自適應冥想應用程序:一些應用程序使用人工智能根據你當前的壓力或專注水平調整會話長度、背景音樂或引導冥想的類型(例如,Calm、Headspace和更新的人工智能驅動平臺)。
實時反饋:可穿戴設備如Muse提供基于EEG的見解,顯示你的大腦在冥想過程中的反應,并讓你看到在平靜你的大腦方面的切實進展。
3,建立更好的習慣:
習慣追蹤工具:人工智能驅動的習慣應用程序可以發送定制提醒并適應你的日程安排,溫和地促使你保持一致性,并將大目標分解為可管理的步驟。
4,進展跟蹤:
壓力和專注監測: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Garmin、Fitbit)使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分析來解釋生物特征數據,幫助你了解壓力峰值何時發生以及如何相應地調整你的正念實踐。
長期趨勢:通過查看每周或每月的總結,你可以看到你的情緒、專注力或能量水平如何隨著你的日常習慣的變化而變化。對于那些不熟悉人工智能的人來說,將這些工具視為引導你走向自我意識和健康習慣的知識型助手。然而,真正的旅程、日常努力和內在啟示仍然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也可以在Spotify或Inside上找到一個好的播放列表,并跟隨指導冥想或音樂來找到平靜。這些應用程序將在這個主題上生成更多建議。對于技術愛好者來說,將人工智能與正念結合的潛力是巨大的,為更深層次的自我發現提供了創新途徑。
五,展望2025
如果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尋找平靜和新的機會,我鼓勵你建立培養清晰度的習慣。隨著我們進入2025年,可能性無窮無盡。即將到來的一年邀請我們擁抱我們學到的教訓,并帶著目標向前邁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繼續,我希望我們看到更多將技術和正念結合的應用程序,為我們提供更多與自己和周圍人聯系的方式。像你和我這樣的人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保持工作和生活之間的更健康平衡。然而,技術只是方程式的一半。我們真正的力量在于我們從經歷中學習、適應和創造意義的能力。通過專注于我們的“什么”,我們可以經受任何風暴并變得更強大。
六,最后的話
我感謝今年的教訓,并對接下來的一年充滿期待。在2025年,我希望你信任你的成長,擁抱你的旅程,并將每一次經歷,無論好壞,都視為成為最好的自己的墊腳石。人工智能可以引導我們,但最終的答案在于我們內心。讓我們帶著信仰、目標和愛步入2025年。新年快樂2025!愿它成為我們所有人迄今為止最好的一年。
如果你有更好的文章,歡迎投稿!
稿件接收郵箱:nami.liu@pasuntech.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算力魔方?”!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