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開發多方向應變傳感器,可實現面部表情識別和人機交互

傳感器專家網 ?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 2024-12-25 18:42 ? 次閱讀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精確地了解人體器官(如心臟、皮膚等)的生物力學特性,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效果的評估以及術后監控等方面都至關重要。

傳統的金屬應變片雖然應用廣泛,但其靈敏度通常較低,不能精確捕捉到軟組織表面微小的應變變化,在生物力學監測中有較大局限性。

此外,多數應變片通常只能在單一方向上檢測應變,這限制了其在多方向動態環境下的應用。例如,心臟等器官在跳動時不僅存在復雜的形變,還涉及到不同方向的應變變化,這使得傳統的應變片難以滿足監測需求。

基于此,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宋恩名課題組意識到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可植入/可穿戴的生物兼容性應變貼片,以便既能提升靈敏度、又能在多方向乃至全軸向上實現高精度的應變檢測,最終面向腦心血管疾病監測與病理定向。

eead6b56-c2ac-11ef-902f-92fbcf53809c.png

圖 | 宋恩名(來源:DeepTech)

超薄單晶硅材料因其高靈敏度和優異的機械性能成為了理想的選擇。因此這項研究旨在解決幾個關鍵問題:

提升生物力學監測設備的靈敏度,以便能夠檢測到更加微小的應變變化;

?

提供多方向的應變檢測能力,能夠在動態的軟組織上進行精確的應變監測,尤其是對腦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病理進行定向與定位;

?

解決傳統應變片在生物相容性和動態操作穩定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種可植入、穩定運行且可降解的方案,從而避免患者術后二次手術的風險。

?

通過多學科交叉與各方的協同合作,宋恩名與來自材料科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等領域的研究者們通力合作,開發出一種多方向應變傳感器,用于監測軟組織生物力學。

借此展示了一種可植入和可穿戴的應變片設備,其結合了多個超薄單晶硅傳感器,能夠用于動態地監測生物組織表面的多方向應變分布。

器件滿足了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的重要需求,展示了其廣泛的應用前景,能用于從心臟脈搏監測到面部表情識別,再到眼內壓評估等多種場景。

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設備能夠在體內評估心臟疾病并準確定位病理方向,具有集成到全降解植入物中的潛力。

eef28a42-c2ac-11ef-902f-92fbcf53809c.png

(來源:Science Advances)

這一成果主要基于超薄單晶硅納米薄膜的全向應變傳感器,在未來的潛在應用包括:

1、醫療領域的軟組織生物力學監測:可用于實時監測心臟、眼角膜等組織的動態力學變化,幫助診斷和跟蹤心臟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青光眼等病癥。

2、可穿戴設備:能夠集成到智能可穿戴設備中,用于監測人體運動和健康狀況,如心跳、血壓等,提供便捷的日常健康管理。

3、植入式生物電子設備:由于其生物兼容性和可降解性,傳感器可作為長期植入裝置,避免二次手術,應用于術后恢復監測和疾病預防。

4、面部表情識別和人機交互:該設備能夠檢測面部肌肉的微小運動,可應用于表情識別、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系統中。

日前,相關論文以《基于超薄晶體硅的全向應變計,用于可植入/可穿戴軟組織生物力學的表征》(Ultrathin crystalline silicon–based omnidirectional strain gauges for implantable/wearable characterization of soft tissue biomechanics)為題發在 Science Advances[1]。

Bofan Hu 是第一作者,宋恩名擔任通訊作者。

ef15a23e-c2ac-11ef-902f-92fbcf53809c.png

圖 | 相關論文(來源:Science Advances)

下一步課題組計劃將應變傳感器陣列化,以覆蓋更大范圍的軟組織,實現多點高精度的應變分布檢測。

同時,其計劃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利用大量實驗數據訓練模型,自動識別和分類不同的生理信號和病理狀態。

通過多傳感器陣列與深度學習算法的結合,預計將能實現更復雜的心臟疾病的實時診斷,并能預測病變區域的發展趨勢。這將大大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為臨床提供更精確的治療決策支持。

參考資料: 1.Hu, B., Xu, D., Shao, Y., Nie, Z., Liu, P., Li, J., ... & Song, E. (2024). Ultrathin crystalline silicon–based omnidirectional strain gauges for implantable/wearable characterization of soft tissue biomechanics.Science Advances, 10(41), eadp8804.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措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人機交互
    +關注

    關注

    12

    文章

    1217

    瀏覽量

    55533
  • 表情識別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3

    瀏覽量

    7435
  • 應變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64

    瀏覽量

    471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清華牽頭深開鴻參與:混合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獲批立項

    攻關任務,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責推進。 該項目的目標是研發一套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機交互軟硬件系統,旨在提升人機交互的自然性、智能性和高效性。通過結合清華大學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領域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1-23 16:33 ?339次閱讀

    基于石墨烯的分層摩擦電傳感器實現運動監測和軌跡跟蹤

    1 成果簡介? 柔性傳感器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醫療監測和人機交互方面的變革潛力日益得到認可。盡管取得了這些進步,但開發結構簡單、大面積制備的柔性傳感器陣列以
    的頭像 發表于 01-21 09:26 ?90次閱讀
    基于石墨烯的分層摩擦電<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可</b><b class='flag-5'>實現</b>運動監測和軌跡跟蹤

    漢陽大學:研發自供電、原材料基傳感器,開啟人機交互新篇章

    近日, 韓國漢陽大學王偉教授團隊 在人機交互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種 自供電 、 原材料基 、 具有最小化信號通道數 的傳感器陣列設計方法。這一研究
    的頭像 發表于 01-06 17:42 ?146次閱讀
    漢陽<b class='flag-5'>大學</b>:研發自供電、原材料基<b class='flag-5'>傳感器</b>,開啟<b class='flag-5'>人機交互</b>新篇章

    納芯微與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合作研發成果亮相JSSC

    近日,納芯微與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ICD實驗室的徐佳偉、洪志良教授團隊合作,圍繞智能傳感芯片開展深度產學研融合,成功開發了應用于TMR磁傳感器、心率血氧采集的高精度模擬前端芯片。相關合作
    的頭像 發表于 01-06 15:12 ?296次閱讀
    納芯微與<b class='flag-5'>復旦大學</b>微電子學院合作研發成果亮相JSSC

    天合光能與復旦大學共建先進光伏技術校企聯合實驗室

    里程碑。 (彭慧勝、陳奕峰代表雙方揭牌) 復旦大學校黨委常委、校長助理、科研院長彭慧勝院士,天合光能副總裁、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奕峰博士出席本次活動,見證聯合實驗室簽約并揭牌。復旦大學
    的頭像 發表于 12-03 19:15 ?638次閱讀
    天合光能與<b class='flag-5'>復旦大學</b>共建先進光伏技術校企聯合實驗室

    具身智能對人機交互的影響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中,人機交互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領域之一。隨著技術的進步,人機交互的方式也在不斷演變。從最初的命令行界面,到圖形用戶界面,再到現在的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每一次技術的
    的頭像 發表于 10-27 09:58 ?446次閱讀

    超薄單晶硅全向應變傳感器-用于軟組織生物力學植入/可穿戴檢測

    系數,適合在準靜態條件下在特定方向上進行傳感。 ? ????? 近日, 復旦大學宋恩名/梅永豐 北京大學韓夢迪 團隊設計了一種植入/可穿戴
    的頭像 發表于 10-22 18:05 ?943次閱讀
    超薄單晶硅全<b class='flag-5'>向應變</b><b class='flag-5'>傳感器</b>-用于軟組織生物力學植入/可穿戴檢測

    基于傳感器人機交互技術

    基于傳感器人機交互技術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它極大地推動了人機交互的便捷性、自然性和智能性。本文將詳細探討基于傳感器人機交互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7-17 16:52 ?1045次閱讀

    復旦大學半導體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 近日,2024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際研討會(IEEE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在美國召開。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6-27 15:01 ?540次閱讀
    <b class='flag-5'>復旦大學</b>半導體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人機交互界面是什么_人機交互界面的功能

    人機交互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簡稱HCI或HMI),也被稱為人機界面(MMI)、操作員界面終端(OIT)、本地操作員界面(LOI)或操作員
    的頭像 發表于 06-22 11:03 ?2850次閱讀

    中山聯合光電:精密光學實驗室簽約落地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

    5月7日,中山聯合光電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付秀華精密光學薄膜實驗室”簽約儀式在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舉行。聯合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0:08 ?851次閱讀
    中山聯合<b class='flag-5'>光電</b>:精密光學實驗室簽約落地長春理工<b class='flag-5'>大學</b>中山<b class='flag-5'>研究院</b>

    晶能光電復旦大學合作研究用于可見光通信的紅色發射微型發光二極管

    近日,復旦大學和晶能光電合作課題組關于硅基InGaN紅光Micro-LED在多色顯示和高速可見光通信方面的應用研究成果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0:52 ?1422次閱讀
    晶能<b class='flag-5'>光電</b>與<b class='flag-5'>復旦大學</b>合作<b class='flag-5'>研究</b>用于可見光通信的紅色發射微型發光二極管

    利用應變傳感器陣列實現復雜的人體運動捕捉

    基于柔性傳感器的運動捕捉技術在個性化醫療、人機交互、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諸多領域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3-17 09:11 ?1366次閱讀
    利用<b class='flag-5'>應變</b><b class='flag-5'>傳感器</b>陣列<b class='flag-5'>實現</b>復雜的人體運動捕捉

    人機交互的三個階段 人機交互的常用方式

    交互經歷的三個階段:命令行界面交互階段、圖形用戶界面交互階段、自然和諧的人機交互階段。
    的頭像 發表于 03-13 17:25 ?3382次閱讀

    嘉善復旦研究院復旦大學研發全無機鈣鈦礦集成光科技

    近期,浙江嘉善復旦研究院聯合復旦大學研發的基于全無機鈣鈦礦的多功能集成光子器件問世,文章以“Inorganic Perovskite-Based Active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Photoni
    的頭像 發表于 02-23 16:06 ?1427次閱讀
    百家乐官网庄的概率|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注册| 大发888 大发888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在线手机玩| 网上百家乐赌场| 捞金博彩论坛| 属虎和属龙合伙做生意| 博彩投注网| 正规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口诀| 大发888网址怎么找| 包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新东方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一路发娱乐城| 百家乐现金网平台| 轮盘必胜法| 任我赢百家乐自动投注分析系统| 久治县| 视频百家乐赌法| 葡京百家乐官网玩法| 一直对百家乐很感兴趣.zibo太阳城娱乐城| 丰台区| 百家乐真人游戏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游戏玩法规则| 百家乐免| 百家乐官网真人百家乐官网皇冠| 迪威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 筹码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技巧看| 真人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 蓝盾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宝都棋牌游戏| 百家乐2万| 重庆市| 宝龙百家乐娱乐城| 皇冠现金网怎么样| 百家乐网络公式| 百家乐官网开户送十元| 凱旋门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沙| bet365提款| 百家乐海滨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