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發布《2024年汽車智能表面產業研究報告》。
本報告中,智能表面是指應用在車外或座艙內,通過電子傳感器與各種內飾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皮質、織物、木質、玻璃、塑料、天然纖維、金屬等)進行集成,可以被“功能化”(用于裝飾美觀或者指令下達),激活后可以產生光亮、熱度,或者發出指令、聲音等的一種內飾工藝。
智能表面車型銷量同比增長105.1%
2024年,汽車智能表面的應用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滲透率不斷攀升:
2023年 1-9 月,搭載智能表面的車型銷量為 25.6 萬臺。
2024年 1-9 月,搭載智能表面的車型銷量攀升至 52.5 萬臺,滲透率達 3.4%,該類型車型銷量同比增長105.1%。
從座艙搭載部位來看,智能表面主要集中在方向盤、中控臺、車門、儀表臺功能區等部位,提供傳感/溫控/照明功能。
2024年1-9月,不同智能表面車型中,將智能表面應用于中控臺的車型最多,銷量達到23.4萬輛;將智能表面應用于車門、車頂、方向盤的車型同比增長較快,2024年1-9月銷量分別達到11.1萬輛、2.1萬輛、7.5萬輛。
不同智能表面車型(按搭載部位)的銷量
數據來源:佐思數據庫
其中:
中控臺采用智能表面內飾,整合多種功能,如信息顯示、空調控制等,將原本繁瑣的物理按鍵轉化為簡潔的觸摸式操作界面,在外觀上使中控臺看起來更加簡約大氣與現代化;
在車門內飾板上,智能表面設計通過觸摸實現車門鎖控制、車窗控制等功能的集成化操作,并支持在未激活狀態下隱藏相關功能,增強車門內飾的觀賞性;
在方向盤上的智能表面則可以實現多功能控制,如音量調節、駕駛模式切換等,讓駕駛員的操作更加便捷。
凱美瑞2024款在中控臺采用靜電觸摸與花紋透過式面板,支持通過觸控控制空調溫度、風向、玻璃加熱等功能。
凱美瑞系列首次在2024款中控屏下方搭載靜電觸摸與花紋透過式面板
別克GL8/GL8新能源在前排車門通過新型融合工藝搭載smart touch光感觸控板,未激活時與內飾風格融為一體,激活時可通過觸控調節座椅位置或鎖定/解鎖車門。
別克GL8/GL8新能源smart touch光感觸控板
成本控制是智能表面量產的關鍵
2024年,汽車智能表面的滲透率仍不足5% ,其量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的關鍵是解決工藝與成本問題。其中,智能表面的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工藝成本與維護成本。
材料成本
除電子元器件外,智能表面飾件材料主要包括塑料、金屬、木飾板、透光革、織物等。2024年應用頻率最高的材質是塑料,相關智能表面車型更多是將“塑料材質”與“觸控方案”結合在一起應用,預計2024-2025年該方案仍會成為主流。
不同智能表面飾件材料的應用特點
整理:佐思汽研
智己在L7車型采用金屬門把手,LS7采用塑料材質門把手
沃爾沃塑料材質的中控觸摸按鍵
工藝成本
智能表面的工藝具備多種路線,包括IMD(含IML/IMR)、IME、OMD等,在實際應用中,廠商會根據成本與效果綜合選擇工藝路線。相比2023年,2024年智能表面供應鏈廠商數量進一步增加,IME工藝得到更大范圍的使用,是因為相對于IML/IMR等路線,IME成本較高,但能夠實現更高的輕量化程度與工藝復雜性。
IMR/IML/IME三種工藝路線的部分特性對比
整理:佐思汽研
對供應商而言,智能表面材料的創新與研發難度高于結構設計方案改變,所以供應商往往更傾向于優先對智能表面飾件的結構進行改變,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如:
通過模塊化設計,在有限的空間內將智能表面組件集成到不同的內飾模塊中,降低安裝和維修的成本;
在觸控芯片的選擇方面,采用更集成化的芯片設計,減少電路體積,降低能耗;
在時延性方面,采用更高靈敏度的電容式觸摸傳感器,提高智能表面對用戶操作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
在通信方面,為了實現與汽車整體電子系統的無縫對接,采用更高速、更穩定的CAN-FD協議。
智能表面設計如何提升客戶體驗
2024年,智能表面最常見的交互形式主要為觸控,相比傳統的按鍵操作更加省力,且能有效避免誤操作。以艾為智能表面解決方案為例,其觸控疊加壓感按鍵的設計,可以有效降低誤觸發,同時觸覺反饋的效果還能還原傳統微動開關的觸感,讓用戶在操作時能夠獲得明確的反饋,提升了操作的準確性與舒適性。
艾為觸控方案AW86205QNR-Q1功能框圖
來源:艾為
在智能表面設計上,消費者更加看重三點,包括提升科技感、優化空間利用率與美觀度、個性化定制。
提升科技感
汽車智能表面通過炫酷的觸摸交互方式,與充滿未來感的顯示效果,充分滿足客戶對于科技感的追求:
觸摸感應方面,采用電容式觸控技術,構建高靈敏度的觸控感應矩陣,無論是輕觸、滑動還是多點觸控手勢,均能實現精準且迅速的響應,其響應時間可低至數毫秒級別,有效避免了操作延遲所帶來的不良體驗;
觸摸反饋方面,通過內置的精密觸覺反饋裝置,如線性諧振制動器或偏心旋轉質量電機,可依據不同的觸摸操作生成恰到好處的振動反饋。如在進行菜單選擇時,會產生輕柔短促的振動;而在確認重要操作時,則會有稍強且持續時間稍長的振動提示,從而模擬出真實的按鍵觸感,增強了操作的直觀性與可確認性。
顯示方面,通過Micro LED或OLED技術,以直觀的圖形化界面呈現功能標識。
2024年3月,安通林提出門板方案構想NEXUS,搭載觸摸式智能表面,除了提供點亮視覺功能外,還通過內飾自適應熱表面技術提供加熱功能,同時支持搭載電子后視鏡功能,用于3D全息駕駛輔助系統,在需要時提供車輛外部道路的不同信息。
優化空間利用率與美觀度
傳統按鍵復雜的布局容易讓座艙顯得雜亂無章,而智能表面可以通過集成化的設計,減少實體按鍵的數量,如運用系統級封裝(SiP)與多芯片模塊(MCM)等電子集成技術,將原本分散的微控制器(MCU)、觸控芯片、顯示驅動芯片以及各類傳感器等電子元件高度集成于一個緊湊的模塊之中,有效減少了電子元件的物理占用空間,為其他座艙部件的布局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2024年相關車型搭載的智能表面,均支持觸控功能標識在未激活狀態下的隱藏,使得座艙整體更加簡潔大方,在有限的空間內營造出寬敞、舒適且美觀的視覺感受。如智能表面中控臺,原本用于控制空調系統、音響系統、車窗升降以及車輛駕駛模式切換等功能的多個實體按鍵,被整合為一個或幾個簡潔的觸摸感應區域,通過在顯示界面上呈現出直觀的功能圖標與操作提示信息,駕乘人員完成各種復雜操作會更加便捷。
2024年4月,馬瑞利推出全新的隱形智能表面產品,采用“去屏化座艙”的理念設計。該產品設計在副駕位,將屏幕安裝在半透明表面裝飾下方,搭載表面布滿微小孔洞的薄膜材料,當喚醒時,其中的燈光或 LED/OLED 點亮,光線會透過小孔穿出,顯示控制界面;未喚醒時與內飾表面融為一體。
馬瑞利隱形智能表面產品
個性化定制
不同的消費者對于汽車內飾有不同的喜好。智能表面可以通過工藝方案設計,設置實現不同的功能布局和顯示效果,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例如,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設置中控臺智能表面的主題顏色、顯示內容等。
2024年4月,常熟汽飾推出車門氛圍燈,由木紋LED、透光PU皮和透光織物由上而下依次組成,三者均可實現后期DIY燈光,其中木紋LED通過內嵌的感應振動機構,可以實現乘員自定義虛擬觸控功能。
-
觸摸按鍵
+關注
關注
7文章
121瀏覽量
67529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01瀏覽量
37653
原文標題:汽車智能表面研究:“塑料材質+觸控方案”成為主流,智能表面車型銷量同比增長105.1%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