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氣象自動監測系統是現代氣象觀測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不僅能夠實時、準確地監測和記錄各種氣象要素,還為氣象監測、防災減災、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
一、系統組成
室外氣象自動監測系統,通常由傳感器、防護主機、數據傳輸系統、電源系統、不銹鋼立桿、智慧氣象管理云平臺等部分組成。
1.傳感器:負責監測各種氣象要素,將其轉化為電信號或數字信號,并將其上傳至防護主機上。常用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風速風向傳感器、雨量傳感器、輻射傳感器等。
2.防護主機:負責接收來自傳感器網絡的信號,進行初步的數據處理,將處理后的數據發送到數據傳輸系統。
3.數據傳輸網絡:負責系統的數據傳輸,包括傳感器與主機(有線傳輸)、主機與云平臺(4G/5G、LoRa、NB-IoT等無線傳輸)兩部分的數據傳輸。
4.電源系統:為整個系統提供電力支持,系統支持市電、太陽能電池板兩種供電方式。當系統應用在不利于布線的室外時,可采用40W太陽電池板,電池容量30Ah。系統采用低功耗運行,科連續工作7-10天。
5.不銹鋼立桿:負責安裝傳感器、太陽能電池板、主機等硬件設備。
6.智慧氣象管理云平臺:云平臺負責接收來自數據傳輸系統的數據,并進行存儲、備份和管理。平臺具備數據查詢、分析、可視化等功能,方便用戶隨時了解氣象變化情況。
二、主要功能
室外氣象自動監測系統的運行,大致分為“采集-處理-傳輸-接收-存儲-分析”六個步驟,包括監測、無線傳輸、數據管理、報警、歷史記錄管理等功能。
1.云監控:傳感器網絡中的各種傳感器實時采集大氣中的氣象要素數據,包括CO2、負氧離子、氣壓、雨量、臭氧、風速、風向、光照度、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PM2.5/PM10、太陽輻射、雨雪等氣象參數,以及噪聲、煙霧、蒸氣等參數。
2.數據分析處理:云平臺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類存儲,并生成曲線圖,支持歷史查詢、報表導出、數據下載等功能。
3.集中管理:云平臺支持接入不同地區的多套系統,集中監控所有氣象信息。用戶只需登錄到云平臺上,即可查看各地的氣象參數變化。
4.遠程報警:具備自主報警功能,即根據預設的監測參數上下限,自動推送聲光報警、語音、APP信息、微信公眾號信息、電子郵件等通知。
5.賬號管理:根據應用系統工作人員的職責、負責區域等,對不同管理賬號授予不同管理權限,授予管理、編輯、操作、只讀等權限。
6.視頻監控:支持接入高清網絡攝像頭,監控視頻與監測的氣象參數同步傳輸到云平臺上,多元化顯示氣象信息。
7.私有化部署:支持系統功能定制、私有化部署,可將監測參數存儲到用戶的服務器上。
三、應用優勢
1.實時監測: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測大氣中的氣象要素數據,為氣象監測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
2.高精度:傳感器采用工業級生產標準,具有高精度和穩定性,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自動化:整個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測和數據傳輸,減少了人工干預和誤差。
4.遠程監控: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端等信息終端的云平臺管理界面,遠程查看氣象數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5.可擴展性: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擴展和升級,如增加傳感器種類、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等。
6.多領域應用:系統組成設備可靈活選配,可廣泛應用于防災減災、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等領域。
室外氣象自動監測系統是氣象觀測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具有實時監測、高精度、自動化、遠程監控、可擴展性和多領域應用等優勢,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氣象服務。
審核編輯 黃宇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756瀏覽量
815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